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刘德志 《物理教师》2005,26(1):59-60
高考难题的特点之一是:题中设计的物理情景复杂,它不是一幅静止的画面,而是一幅幅不断变化的图像.令考生有越想越复杂的感觉.笔者通过长期摸索发现,若把题中的一些物理情景,利用有关物理规律,把它合理地"固定"为"模型",这样题目难度会大大降低,且使物理过程清晰形象.下面就以2004年(广东卷)的  相似文献   

2.
在考试中,学生普遍遇到简单题会兴高采烈,遇到难题会垂头丧气,全然忘记了高考最终要的是名次而不是具体的分数。学生对难题有着一种恐惧心理,恐惧到影响正常的学习、考试,到底什么题才是难题呢?目前学生认为"难题"有以下三种。第一种难是不会。不会的原因是遇到从来没有接触过的知识或接触过但遗忘了的新知识。第二种难是复杂。复杂就是题干冗长,信息繁杂,过程曲折且所给的情景是不熟悉的,做完题后还感到心中没底。  相似文献   

3.
在高考物理试卷中,有的试题立意新、情景新,题设条件模糊,制约条件少,出现解题过程和结果的多种可能性,利于成绩拉开档次。这些试题有的已知条件个数多,有的条件对解题方向错误引导,造成干扰;还有的物理过程交待不细或过程关系复杂,难于理清相互关系,我们把具有上述特点的试题称作物理模糊题。  相似文献   

4.
2007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陕西卷)第23题,源于接力赛交接棒训练的运动学问题,物理情景紧密联系实际.[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时代要求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造性、开拓性的新一代,以促进入的发展为本,这是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也是高考命题的原则。因此,纵观高考物理试题一般情景比较新,即有不少所谓的“生”题,突出了对考生的能力考查,通过这些新题型考出了真实水平,也否定了当前高考复习中普遍存在的题海战术。2005年高考物理试卷(江苏卷)第15题正是体现上述理念的一道考题。  相似文献   

6.
<正>近几年高考物理的难度居高不下,学生对于高考有着很大的畏惧感,对于物理高考题是又恨又爱:恨的是太难了,感觉学了也不一定会,做了也不一定对;爱的是无论是老高考还是新高考物理都是“原始分”制,所得分数就是高考分数,使物理成为高考中区分度最大的学科之一.分析高考试题发现物理高考题目难,学生不会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试题情景化,有一些题目本身并不难,但是经过情景包装导致学生没有读懂题,不知道应该怎么去解题.2.试题中应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需要学生计算出结果或者用字母推导出结果,但是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和推导能力太差导致很难得分,而且占用了考试中的大量时间,使学生答题的时间变得很紧张.3.学生的实验能力差,平时对于实验不重视,连简单的实验操作和教材中的原始实验都掌握不熟也使学生很难拿到分数.以上是高考中物理的分数低的三个主要因素,本文笔者就情景化试题进行分析,为学生学习提供帮助,以下着重分析现在高考中情景化包装的几种情况和学生以后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对2004年全国理科综合卷第25题的物理情景,虽然似曾相识,但多数考生都不熟悉这个物理情景.为了深入理解这道好题,为了熟悉这个物理情景,先做个探究试验.在水平桌面上放一条薄塑料布(代表第25题中的塑料布),在塑料布上放一个5角(或1元)硬币(代表圆盘).然后试着用较小的水平加速度拉动塑料布,再用较大的水平加速度拉塑料布……反复观察、试验,你会发现:  相似文献   

8.
教学中发现,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许多问题,都与对问题的物理情景建立、理解有关。很多难题“难”就难在物理情景不清,因此无法运用物理规律解题。对教学中的物理概念、规律理解不好,也与教师没有设立合适的物理情景进行教学有关。可以说,学生学习物理的第一步就是建立正确的物理情景。物理问题都是通过某种物理情景呈现的,这与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一些有形客体或理想模型密不可分的。从因果关系看,“景”是通过“物”呈现出来的,作用于人的感官才能“触景生情”,物理客体的运动变化产生物理情景,反之,物理情景寓于物理客体的运动变化中。从心…  相似文献   

9.
高考数学试卷中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的最后一题往往是具有较高区分度的题,也是许多老师与学生心目中的难题。这些题目为什么难?一是解题思路较难想到,二是情况很复杂,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三是对学生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要求较强。为了攻克难题,在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一线优秀的教师和学生在备考中花了很多时间进行专门的研究和练习,有了一些很好的想法与经验。  相似文献   

10.
物理信息给予题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高考物理题由于脱离或缺乏日常生活、生产及现代科技中的实际背景 ,造成大部分物理试题中物理概念、规律跟所求解的问题发生直接对接 .因此 ,积累相当的解题经验成为高考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题海战术”则是最有效的武器 .物理教学有异化为“物理习题教学”之虞 ,高分低能和高分低素质是其衍生物 ,学生学业负担加重也不可避免 ,信息给予题的出现则在一定程度上能克服这些负面的东西 .一、信息给予题的特点及一般解题方法信息给予题是一种新情景 (或背景 )试题 .它的题干以日常生活、生产及现代科技中的某个事件、问题为情景提供一些信…  相似文献   

11.
2012年和2013两年浙江高考给人的感觉是“平和而不平凡”,以物理情景为载体考查学生知识和能力.对于学生而言,这是好事,“物理终于不难了”,但是对于老师,课堂要求更高了,因为“减压”同时还要“增效”,这是个大大的难题.高考复习的目标可以细分成三块,一是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到位,二是分析问题的能力到位,三是其他素质到位.而且这些目标不是一步到位的.“炒冷饭”显然有悖于高三复习效果的优化,那么到底怎样复习才能使课堂减压增效呢?笔者记得在一次二模试题中有这样一个看似常规的实验题让阅卷老师大跌眼镜.题目如下:某同学为了研制自制土豆电池的电学参量,从实验室找来一些器材如下:电压表(0~1 V),电流表(0~500 μA,内阻约100 Ω),滑动变阻器R1(0~10 Ω),电阻箱R2 (0~9 999.9 Ω),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相似文献   

12.
1 什么是超难题 在高考试题中,一般把难度值小于0.4的题目称为难题。应该说,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设置一定数量和比例的难题以获得理想的区分度,是十分必要的。但分析这些年来的高考生物试题,不难发现,几乎每年都会出现难度过大的题目,它们的难度值甚至低于0.2,笔者把这样的题目称之为超难题。例如,2001年高考生物单科试题(广东、河南卷)中,超难题约占25分(分别是多选题的第27、30、31题,非选择题的第37、38题);  相似文献   

13.
2005年高考(江苏卷)的第18题是全卷最有分量的一道压轴题,此题取材于中学物理中典型的碰撞模型,物理情景新、能力立意高,有很好的区分度,不过,笔者觉得参考解答中对第(4)小题的解答似乎不够完整,还有一种情形需要补充。  相似文献   

14.
2005年高考数学试题没有出现偏题、怪题,都是考查最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基本知识.高考之后。老师都说:题不难、不怪、不偏;学生也说:感觉可以、不会很差.但分数下来之后,老师困惑、无奈;学生伤心、惊叹.问题出在哪儿?——基础不过关(即基础知识、基本运算、基本数学方法不过关),基础的缺陷造成了容易题拿不稳(分),中档题拿不全(分),高难题拿不到(分).要抓好基础的落实,必须落实好两个“针对”,一要“针对高考”,二要“针对学生”.所以要根据高考实际,真正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抓好基础,抓好落实,即所谓“以纲为纲、以本为本”.高中数学的基本技能很多,最重要的是运算能力,考生应加强运算能力的训练和提升.  相似文献   

15.
2006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①中第24题及2003年高考理综全国卷(新课程)第34题均涉及传送带问题。这类问题中物体动静交织,能很好地考查学生对所学物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要解决好这类问题,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能独立地对所遇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高考难,高考物理尤其难”,这是很多考生对高考物理的由衷感慨!物理为什么会让这么多学生感觉到难?物理到底难在哪里?高考复习中,教师究竟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才能提高复习的效率及学生的能力呢?在连续多年的高三教学中,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笔者的心间.本人也作了一些肤浅的总结和尝试,个人认为,高考复习重在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17.
宋连义 《物理教师》2008,29(9):33-37
2008年山东高考理综物理部分恰当体现了“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的精神,试题突出主干,情景求新,新而不难、不偏,活而不怪,不避陈题、注重推陈出新,具有“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新中求实、体现课改”的特点,偏题、怪题、难题在试卷中基本绝迹,转而注重考查物理的思维方法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尽力调整题海战术对高考结果的影响,这种变化趋势能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给下一年的高考备考,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8.
在高考物理试卷中,有的试题立意新、情景新,题设条件模糊,制约条件少,出现解题过程和结果的多种可能性,利于成绩拉开档次.这些试题有的已知条件个数多,有的条件对解题方向错误引导,造成干扰;还有的物理过程交待不细或过程关系复杂,难于理清相互关系,我们把具有上述特点的试题称作物理模糊题.  相似文献   

19.
2002年高考理综最后一题,是一道研究对象(有两个质点)所处的场复杂(重力场与电场复合),状态难以判定,解题过程复杂的难题.也是道考察学生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的好题.据了解:一部分学生不知从何下手.也有一部分学生知道从何下手,但由于过程复杂,涉及对象多,没能解得正确答案.下面笔者运用一种简易的方法解答该题.  相似文献   

20.
电磁感应图象作图题一例卢日伦(广西天等县高级中学,532800)电磁感应图象作图题历来是高考中的难题,它考查的不仅是电磁感应的知识,更关键的是考查学生对图象与物理过程的对应关系的分析能力,而这点恰是学生的薄弱环节.本文试图从下面一个题目的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