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在高考物理试卷中,有的试题立意新、情景新,题设条件模糊,制约条件少,出现解题过程和结果的多种可能性,利于成绩拉开档次.这些试题有的已知条件个数多,有的条件对解题方向错误引导,造成干扰;还有的物理过程交待不细或过程关系复杂,难于理清相互关系,我们把具有上述特点的试题称作物理模糊题.  相似文献   
2.
在高考物理试卷中,有的试题立意新、情景新,题设条件模糊,制约条件少,出现解题过程和结果的多种可能性,利于成绩拉开档次。这些试题有的已知条件个数多,有的条件对解题方向错误引导,造成干扰;还有的物理过程交待不细或过程关系复杂,难于理清相互关系,我们把具有上述特点的试题称作物理模糊题。  相似文献   
3.
由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 ,所受外力为零或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且相互作用力为一对恒力时 ,以子弹击中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块为最典型 .将其情境迁移 ,或系统迁移 ,或对初始条件与附加条件做某些演变、拓展 ,便可构成许多问题情景各异的综合性题目 ,我们称此类题为“子弹打木块”类题 ,由于这类题目几乎涉及力学的全部定理、规律 ,因此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 ,且常作压轴题出现 .一、子弹打木块原型题 1 在光滑水平面上置一质量为M的木块 ,另一质量为m的子弹以水平速度v0 击中木块 ,如图 1所示 ,若木块对子弹的阻力恒为f,子弹没有穿出…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农村成人教育与当地经济发展相结合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以提供实用技术为主的成人教育与飞速发展的生产力相对滞后,特别是农村成人教育的不够完善,远远还不能满足经济建设的需要。目前,一些农村成人教育工作仍然处于低谷,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不落实,三待提高,一个不适应所致。两不落实,即成教组织没有真正落实,所需经费没有落实。三待提高,就是领导干部水平有待提高,成教工作人员和教师的业务素质有待提高,成教办学条件有待提高。一个不适应,即培训方式死板,还不适应新时期的发展。成教组织不落实,并不是说…  相似文献   
5.
物理估算题在中学物理教材中占有一定数量。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加强估算题型的训练,对于培养学生利用物理知识,把握问题的本质,抓住主要数量关系、忽略次要因素进行快速数量级计算,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  相似文献   
6.
李振岭 《物理教师》2000,(10):12-12
在直流电路中,当某一电阻阻值发生变化时,将引起电路各处电阻的电压、电流和电功率都随之发生变化,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先看一道习题.  相似文献   
7.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体现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即突出教师“引发”与学生“思考”的地位,是摆在每一位数学教师面前的重大研究课题。教育心理学指出:“给学生提出问题,即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不能单纯地利用已有知识和习惯的方法去解决,这时就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与求知欲。”显然,精心设计课堂提问,[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李振岭 《物理教师》2001,(11):39-40
题目 :从下列实验器材中选出适当的器材 ,设计测量电路来测量两个电流表的内阻 ,要求方法简捷 ,有尽可能高的测量精度 .(A)待测电流表A1,量程 5 0mA ,内电阻约几十Ω .(B)待测电流表A2 ,量程 30mA ,内电阻约几十Ω .(C)电压表V ,量程 1 5V ,内阻rV=1 5kΩ .(D)电阻箱R1,阻值范围 0 -9999.9Ω .(E)电阻箱R2 ,阻值范围 0 -99.9Ω .(F)滑动变阻器R3 ,阻值 0 -1 5 0Ω ,额定电流1 .5A .(G)滑动变阻器R4 ,阻值 0 -2 0Ω ,额定电流 2A .(H)电阻R0 ,阻值是 4 0Ω ,功率是 0 .5W (作保护电阻用 ) .(I)电池组 ,电动势为 …  相似文献   
9.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安培力作用的运动问题,是“磁场”一章的重点,广泛应用在电动机、磁电式仪表中,是高考热点.这类题除可考查对该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和应用外,还常考查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功和能量的转化等的综合应用,题型多为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  相似文献   
10.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体现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即突出教师"引发"与学生"思考"的地位,是摆在每一位数学教师面前的重大研究课题。教育心理学指出:"给学生提出问题,即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不能单纯地利用已有知识和习惯的方法去解决,这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