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4 毫秒
1.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湖南教育源远流长,湖湘文化博大精深.纵观湖南历史,湖南教育与湖湘文化可谓是一对孪生兄弟:湖湘文化的传承是湖南教育发展的文化底蕴,反过来,湖南教育的发展又是湖湘文化传承的优质载体.  相似文献   

2.
湖湘文化的传承是湖南教育发展的文化底蕴;湖南教育的发展是湖湘文化传承的优质载体。两者密不可分,一脉相承,具有兼容性、合一性、同一目的性,表现出一种十分牢固的血缘关系。主要精髓本质是忧国忧民、传道求仁,经世致用;汇合百家,兼容并蓄;图变求新,敢为天下先;重教兴学、磨血育人。  相似文献   

3.
湖南教育促进了湖湘化的发展,而湖湘化又反过来丰富了湖南教育,其结果是使湖南人才辈出,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4.
论湖湘文化与湖南近代私立学校的办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区域文化传承的载体,湖南近代私立学校受到湖湘文化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在办学特征上更是深深地打上了湖湘文化的烙印.其具体表现为:教育救国的办学宗旨、图变求新的办学理念、经世致用的办学方针、磨血育人的办学精神等.这些特征是湖湘文化的精华所在,是催发并推动湖南近代私立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湖南近代私立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灵魂.研究和借鉴湖南近代私立学校的这些办学特征,对当代湖南民办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恒久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5.
最近,湖南省委、省人大、省政府有关领导都在翻阅国家教育规划课题成果《湖湘文化与湖南教育》一书,尤其省委书记、省人大主任张春贤还专门把课题主持人和主要参与者找去,就如何建立教育强省,继承和发展湖湘文化与湖南教育的优良传统进行了一次深层次的研讨。  相似文献   

6.
湖湘文化源远流长,它从深层次影响了湖湘教育思想的近代嬗变,孕育了湖南特质的人才教育思想。经世致用、敢为人先的湖湘人才特质之所以能够传承不绝,主要依靠湖南地区的书院教育。湖湘书院的传统精华:教育宗旨、自由自主精神和独立办学模式,可以为湖南高等教育的现代转化提供契机。涤荡于湖湘文化和书院传统下的湖南高等教育,必须在目的、内容、方法、思想等方面形成特点,才能走出一条富有湖湘特色的现代化之路。  相似文献   

7.
湖湘文化与湖南教育的交互关系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湘文化与湖南教育发展两者密不可分,一脉相承,具有兼容性、台一性、同一目的性,表现出一种十分牢固的交互关系。湖湘文化的主要内涵和特点是忠君爱国,忧国忧民;传道求仁,经世致用;汇合百家,兼容并蓄;图变求新,敢为天下先;重教兴学、“磨血”育人。  相似文献   

8.
土家族历史悠久,长期居住在湘鄂渝黔边邻地带,人口有八百多万,在湖南西部就生活着两百多万土家族人.他们创造和传承了极富民族特色的传统音乐文化.自古以来,土家族民间音乐与湖湘文化就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土家族民间音乐作为民族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湖湘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对湖湘民族自信心、湖湘民俗节日、湖湘文化产业、湖湘音乐创作、湖湘音乐教育等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湖南是红色文化资源大省,红色基因与生俱来,红色资源得天独厚。应把传承湖湘红色基因和红色文化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推动“三个融入”、打造“三个平台”、构建“三个机制”,创新湖湘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深入推进红色文化育人,全面提升大学生文化素质和精神素养。  相似文献   

10.
一定的教育思想总是深受一定的文化影响;在历史演进和嬗变的过程中,湖湘文化与左宗棠教育思想的发展具有紧密的联系。湖湘文化是左宗棠教育思想形成与发展的文化底蕴,并促进了其近代转变。  相似文献   

11.
井多德 《教育文汇》2003,(6):17-17,48
教育与文化可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任何社会的教育总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发生发展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都是一定社会文化的表现。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无不体现该国的文化精神。另一方面,文化总是通过教育的传承作用,促使个体参与文化实践、实现文化创新来保存发展文化的。没有教育,文化就不可能发展。任何文化都要建立相应的教育作用机制,而教育作用机制又制约着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给高校文化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和矛盾,高校文化建设有着独特的特点和趋势。湖湘文化是历代湖湘民众在湖湘大地上所创造的实物、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从社会上学到的能力和习惯的总和,包含了湖湘物质文化、湖湘制度文化和湖湘精神文化三个层面。湖湘文化对丰富湖南高校文化教育内容,创新高校文化建设方法,实现高校文化建设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主要阐述了湖湘文化的精神实质与特点,提出湖湘文化融入湖南高校文化建设的途径,并指出湖南高校应该充分汲取湖湘文化的营养,依托三湘本土,结合高校自身发展的传统与现实,将湖湘文化的优秀成果融入湖南高校的文化建设中,打造湖南高校文化建设的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13.
《滁州学院学报》2018,(1):24-27
区域文献学和区域文献史的研究已然成为当今研究新热点。区域文献史的研究不应割裂古今,而应倡导"大文献学"的研究视野,应该着眼于文化视野。湖南文献产生的历史悠久,其与湖湘文化的发展密不可分,应当加快湖南文献的整理研究,凸显湖南文献的文化传承和保护功能,总结湖南文献的理论体系与指导方法,找出湖南文献的发展规律,从而促进湖湘文化的创新。  相似文献   

14.
期刊作为一定历史时期和特定领域文化发展的基础性载体,其文化自觉体现着对社会文化价值的认知,以及对社会文化发展与建构的理想。湖湘语文作为《湖南教育》的主打栏目,在其主题创意、过程策划、内容呈现和策划语言上,无不彰显着其承继湖湘精神的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15.
期刊作为一定历史时期和特定领域文化发展的基础性载体,其文化自觉体现着对社会文化价值的认知.以及对社会文化发展与建构的理想."湖湘语文"作为<湖南教育>的主打栏目,在其主题创意、过程策划、内容呈现和策划语言上,无不彰显着其承继湖湘精神的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16.
湖南水系众多,三湘四水不但是湖南的生命之源,也是精神之源,不但养育了我们形体,也培育了湖湘文化独特之根性.通过选取湖湘文化中较具代表性的文学、理学、政治学三个方面有代表性的人物,来探讨湖湘文化与湖湘之水的关联.从中发现,湖湘文化的形成过程与水有无法割裂的联系.这对宏扬与传承湖湘文化拓展了新的视野,也为开创湖湘文化的未来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文化的传承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底蕴与源泉,而教育现代化则是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与目标。因而,如何弘扬、汲取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推进教育现代化便成为目前我国学术界瞩目的焦点。  相似文献   

18.
湖湘文化是在洋务运动后期才逐渐走向近代化的。在这个过程中,各种学会发挥了重要的载体作用。湖湘文化的近代化与湖南社会的近代化同步,社会经济、政治、民俗文化等都在这一过程中步入近代的行列。这个过程对湖南近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教育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时代赋予教育传承创新、引领文化的历史使命,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最高要求。教育从诞生起就流淌着文化的血液,理应成为主流文化的传承者、先进文化的创新者、社会主义的引领者,积极融入和带动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对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第一,以公民教育传承主流文化。文化是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精神生产,是最需要教育传承的领域。教育是为人之学,而文化则是教育的核心灵魂,文化事业是民族的事业。教育的重要职责在于保留、传承、弘扬优秀文化,通过文化育人,把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成为社会的合格公民。  相似文献   

20.
艺术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载体。任何优秀的艺术作品都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反映,更是经历了人类历史进程的筛选而沉淀和结晶下来的人类优秀文化的宝贵财富。这些艺术作品往往因为凝聚了社会发展的文化精髓而得以长久流传后世,深入人心,形成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艺术教育是传承优秀文化的重要途径。艺术教育是以"美"为核心的文化传承教育。通过艺术类课程,学生能了解艺术中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