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在“海量信息”时代,新闻媒体想要发挥舆论的导向作用,关键在于吸引群众阅读,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解决新闻报道的吸引力问题。这其中,离不开新闻工作的平视态度和平民视角。对新闻时评而言,选取平民视角可谓一流“妙手”。  相似文献   

2.
汪梅 《新闻窗》2007,(4):118-119
作为《贵州日报》读者天地版重要栏目之一的“百姓信箱”,其坚持从平民视角来报道群众身边的“小事”,栏目文章篇幅短小,内容精炼,因为最能反映基层老百姓的心声,解决老百姓的困难,所以越来越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贾岳 《新闻传播》2007,(10):25-25
不久前,燕赵都市报总编辑李炳庠在“民生立报”改版动员会上提出:“新闻学也应该倡扬‘穷人的新闻学’,那就是以改变弱势群体的社会命运为己任,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代言”。由此,我想到了燕赵都市报备受读者好评的“三小”(做小记者、做小编辑、为小老百姓服务)的“平视”视角,以及媒体的另外三种视角:俯视、仰视和斜视。[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内行的人们撰写文章,发表演说,创作散文诗词,乃至拍生活照片,无不精心讲究“角度”或日“视角”。记者或通讯员从事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拍摄新闻图片,当然应该更加重视精心讲究了解、观察、认识和表现客观事物的“角度”或日“视角”。在深入调查研究、准确把握新闻事实本质的基础上,记者力求采用新颖的角度、独特的视角,可以既有助于突出新闻价值,又有利于大大增强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和亲和力,甚至可能推出“独家新闻”。 古典诗文中关干精心讲究认识、表现事物、景物、风光的“视角”的典范事例,无疑可以为记者或通讯员提供有益…  相似文献   

5.
1994年元旦,邯郸人民广播电台为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在河北省南部首开直播节目,同时开办了“清晨热线”栏目。八年来,“清晨热线”栏目以她突出的成绩,在邯郸市创造了很多第一;在全市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媒体中的受众人数第一,老百姓与官员的参与率第一,对百姓反映的难点、热点问题的反馈率和解决率第一,老百姓的赞誉次数第一,受到地方党委与政府主要领导的称赞,成为深受群众喜爱的名牌栏目。  相似文献   

6.
周历历 《青年记者》2006,(22):42-43
近几年的“五一”、“十一”、“春节”三个长假,为老百姓的消费、休闲提供了充裕的时间,从而也奠定了假日经济坚实的基础,节假日新闻也逐渐成为新闻报道链条中的重要一环。发挥记的主动性,全方位、多层次地做好节假日的新闻报道,不仅能为假日经济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也将整体提升全年的新闻报道质量。  相似文献   

7.
如何让经济报道更贴近百姓?可在三个方面尝试:①要有“平民视角”,从老百姓的角度来看经济动态和经济现象;②要有“平民思维”,用老百姓的思维方式来分析问题;③采用“平民表达”,用老百姓的语言说话,用讲故事的方法写经济新闻。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传媒一贯重视典型宣传的同时,另一种新闻现象渐渐地引入注目起来,这就是平常所说的“小人物报道”或“平民化的新闻浪潮”,人们耳熟能详的如央视的《生活空间》、中国青年报的《冰点》。但如果要给此类新闻起一个名称的话,还应该用《深圳法制报》一个专版的名称:零度新闻。因为同是“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零度”这一关键词较为准确地传达了这类新闻在视点、视角、立意等具体传播技术层面上的方法论意义;更重要的是,“零度”还形象地表征着全面、客观、实在地向受众提供生活与人生定位的新闻观。  相似文献   

9.
在电视界,时常听到这么一句话:“镜头朝下唱民歌”,意思是说电视新闻的镜头要对准老百姓、围绕老百姓来报道,不能“仰视”上层,看不到老百姓,使我们的电视新闻让老百姓觉得高高在上,缺少亲和力。那么,电视新闻宣传如何入情入理,如何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如何符合中央提出改进电视会议报道的“三贴近”要求,从而使电视新闻达到“人文关怀”呢?笔者觉得,要做到这点.新闻记者应端正思维方式,摆正镜头位置,从选题、采访视角和平民心态等入手,才能使我们的电视新闻达到“唱民歌、实施人文关怀”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宗戎 《视听界》2004,(5):42-43,41
目前,在中国电视片创作领域中,“平民化”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之一。对中国的纪录片来说,更是如此。“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几乎成了整个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创作口号。“平民化”的内涵“平民化”是一种基于平民视角,具有观众意识,创作出让观众喜闻乐见的作品的创作态度。具体地说,从节目素材的选取上,要从老百姓生活视角、审美趣味出发。纪录生活、贴近生活、贴近百姓,反映老百姓关注的题材;在节目制作流程中,要追随生活,参与生活。创作者既是参与者,又是记录者:从美学形态上说,“平民化”追求自然和本色,努力做到情感和观念的表达亲密无间;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11.
张志进 《新闻窗》2012,(4):109-109
一、在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的框架下实现价值提升《现代汉语词典》中,“平民”的解释是“泛指普通老百姓”,而新闻报道中的平民化视角,是指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将报道的出发点和着眼点都落实于普通百姓的身上。在新闻内容的报道上,新闻的选材应围绕老百姓所关心的话题,报道与他们的切身利益相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2.
民生新闻的立足点,是民生内容、民本取向,它关注社情民意,聚焦社会热点、难点,彰显服务民生、以人为本的传播理念,在叙事上,自觉采用平民视角,讲求故事化表达,即不光“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而且是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深受广大读者的好评。  相似文献   

13.
“平民视角”最近几年象春风吹遍新闻传媒,从一些栏目的宗旨上我们可以略见一斑。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时事追踪报道、新闻热点分析、社会问题透视、大众话题评说。“东方时空”的“生活空间”:讲述老百姓身边的事。可以这么说,“平民视角”融入了新闻传媒对受众深厚的爱,是新闻传媒追求的新境界。但是“平民视角”操作不易,颇费心血。“平民视角”是回应受众日益变化的信息需求而诞  相似文献   

14.
“百鸟”鸣,“雪花”停,山乡百姓喜盈盈。首届“记者节”前夕,进贤县白圩乡实现了村村通广播电视。这个昔日寂静的广播电视“盲点”乡,如今广播电视已在那里百余个村落中安家落户。这是南昌市广播电视局自1998年开始接受“包乡扶村”任务以来,为该乡老百姓办的一件大好事,经过三年的扎实努力,终于使白圩乡的老百姓圆了多年梦寐以求的广电梦:第一年投入6万元实现了乡政府所在地开通23套广播电视;第二年投入16万元实现了各行政村广播电视“村村通”;第三年投入28万元在各自然村实现村村通广播,并初步形成以行政村前端机…  相似文献   

15.
我们的经济报道中经常是专家在唱“独角戏”。不可否认这种专业视角在经济报道中不可或缺.但如果仅仅只有专家视角却未免显得单薄。要真正学会从老百姓的角度来看经济动态和经济现象,学会关注日常生活,关注细节,实现平民化视角与专家视角的融合,让读者在了解经济事件是什么的同时,也能了解这些事件对他们日常生活的实际影响。[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繁华都市,人们随处可以看见诸如“带你进入信息高速路”“快、快、快,领略神奇空间”等充满了煽情意味的宽带广告。可惜的是,剃头挑子一头热,尽管“宽带”一词频繁出现在各种媒体,大多数老百姓好像对它还是观望有余,热情不足。人们普遍感到“宽带”离自己还有很大的距离。 接入商热情似火,老百姓淡然处之。一冷一热之间,究竟存在着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从管理学角度再论"读者第一"与"图书馆员第一"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从管理学角度,论述了“读者第一”是图书馆的办馆宗旨,同时“图书馆员第一”的提出亦有其合理性,它为我们研究图书馆的人事管理机制、人事激励机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但“图书馆员第一”是服务于“读者第一”的,实施“图书馆员第一”是为最终实现“读者第一”,是实现“读者第一”的手段。  相似文献   

18.
把汪光焘副市长和普通老百姓一同请到北京电视台演播室,共同讨论大家关心的危房改造问题,这是第一次。这个第一次,让荧屏架起了一座“市长”和“百姓”的连心桥。 电视台穿针引线 2000年11月,我们接到任务,配合北京旧城的危旧房改造,做一组系列节目,详细地介绍北京危旧房改造政策的历史延续过程和日前的现状,特别是要向观众详细介绍市政府的19号文件。北京是一座世界瞩目的历史文化名城,但是,北京需要赶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加速向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迈进。在北京的“十五”规划中,明确了加快北京旧城危旧房改造的进程,准…  相似文献   

19.
张达伟 《青年记者》2006,(14):50-51
故果要说起去年中国的电影,一部影片不得不提,那就是《无极》。但是它对观众的贡献并不是只提供了一个观赏性高的大片,而在于它催生出了一部网络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并由此引发出了一场关于“解构”的大热潮。与之相对应的是荧屏上一部纯粹娱乐性的电视剧《武林外史》火得一塌糊涂。从广义的媒体定义来说,这些正是媒体自我反省和改变的表现。而在一贯以严谨要求的新闻报道方面,这样的“解构意识”也正在逐步得以体现,不光在新闻报道内容方面更加贴近了百姓,就连形式也开始了跟普通读和观众的对接,“用老百姓自己的方式‘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相似文献   

20.
刘天鹏 《今传媒》2004,(4):34-36
应该说,经过几年的实践,全国以“说新闻”为主要播讲方式的电视新闻节目都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其中尤以北京台《晚间新闻报道》、湖南台《晚间新闻》以及江苏台《南京零距离》为代表。这些节目大都将镜头对;隹百姓生活,以平民化的视角,朴素的人本理念和广大电视观众平等地交流。这些节目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他们拒绝了以往电视节目贵族化的倾向,用老百姓的语言说老百姓身边的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