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关于电视短新闻的文字稿的写作,目前有着不同的说法,其分歧主要集中在对画面和声音功能的不同理解上。在电视新闻的传播过程中,电视画面和声音是紧密联系的,不是相互游离的。它们的相互联系可以说自一条电视短新闻的构思之初就开始了。新闻写作是以采访为基础的,电视也不例外。当我们在考虑电视新闻写作的时候,其实往往是已经经历了前期采访、现场采访拍摄、初步编辑等过程,此时构成电视短新闻的典型画面已经成型,我们主要考虑如何写出与这些画面相匹配的语言文字稿。有人很形象也把电视新闻的写作比喻是“带着镣铐跳舞”。这个“镣…  相似文献   

2.
电视消息,不同于报纸赋予的“消息”这一概念的含义。“现代汉语词典”称:“消息:关于人和事物情况的通报”。电视新闻画面的现场性、镜头的流动性、决定了它在报道某一新闻事件时不能像报纸似的“简要”,因为观众既希望看到关键的瞬间,也希望尽可能多地了  相似文献   

3.
刘继光  范莉 《新闻前哨》2001,(11):27-27
电视新闻除了和报纸新闻、广播新闻一样具有新闻性这一共性外.还具有电视的特殊性──以画面为特征,集视听为一体的传播方式,每一条好的电视新闻,必然是声音与画面的有机结合。换句话说,就是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电视画面和声音在传递信息方面,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今年湖北电视台为纪念中国共产党80周年开辟的《老区纪行》和《旗帜》等新闻栏目,从电视画面中强烈地感受到,经过几十年艰苦奋斗,老区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画面中建国前和建国后人民生活的对比,让人真实地感受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电视画面“是一个…  相似文献   

4.
赵前卫  王波 《视听界》2005,(5):49-50
活动画面和有声语言构成的表意系统是电视最大的特色。追求新闻现场直播、追求画面是电视新闻竞争的利器,然而,与这股潮流背道而驰的一种电视新闻报道形式——图片新闻却正悄悄在电视新闻中运用。所谓电视图片新闻是运用单张或成组新闻摄影照片,结合文字解说来报道新闻,它是把在报纸、杂志中使用的新闻图片报道引用到电视新闻中的一种报道形式,也是摄影在电视这个平台上的延伸。由于主客观原因,有些新闻没有活动的画面,这时图片新闻可以作为补充,成为新闻源。如CCTV—5曾播发的《大威晋级》,当时没有及时的活动画面,新闻就采用摄影记者拍…  相似文献   

5.
随着电视的普及,观众对电视画面的真实性和表现真实性的拍摄技巧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电视拍摄的众多手法中,长镜头愈来愈显示出它独特的表现力和不可比拟的魅力。 那么何谓长镜头呢?长镜头即用一个比较长的镜头进行“多构图”,运用推、拉、摇、移等方法,多层次,多景置地连续地对一个场景、一个事件(在电影中称为一场戏)进行拍摄,而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镜头段落。 今天的电视沿用了电影的语言,而长镜头也被普遍地运用在电视新闻和纪录片作品中,并且愈来愈发挥出它的明显效用。 鉴于长镜头在电视新闻和纪录作品中被广泛地采用,而且倍受电视观众的赞赏,有必要从理论上探讨一下长镜头在电视新闻纪录作品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电视新闻应发挥画面的独特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新闻除了和报纸新闻、广播新闻一样具有新闻性这一共性外,还具有电视的特殊性─—以画面(图像)为特征,集视听为一体的传播手段来对新近发生的和正在发生的事实进行报道。每一条好的电视新闻,必然是声音与画面(图像)的有机结合。换句话说,就是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电视画面(图像)和声音在传递信息方面,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在今年中央电视台揭批邪教“法轮功”的报道中,亿万观众从画面(图像)和声音中,真实而强烈地感受到了邪教“法轮功”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和其反人类、反科学、反社会的本质。可以说,“法轮功”练习者自焚、…  相似文献   

7.
长镜头,又被称作“段落镜头”或“多构图镜头”,它是指在一个持续时间较长的镜头内,用推、拉、摇、移等拍摄方法多层次、多景别地表现同一场面的景物。电视新闻中,长镜头在记者出镜现场中应用的最大优势,在于它可以加强电视新闻记者出镜现场的纪实性效果,并强化新闻的现场真实感。  相似文献   

8.
关跃进 《青年记者》2017,(20):51-52
电视短新闻是电视新闻报道中经常采用的基本新闻体裁,它可以迅速、简要、及时地对新近、正在或者即将发生的事实和事件进行电视报道.它的时长在1分30秒之内(包括1分50秒),报道的是新闻事件的概貌,而不详讲新闻事件的经过.电视短新闻以其短、快的特质契合了现代快节奏的生活,适应了电视线性传播规律,能满足受众快速获取新闻信息的需求,是电视新闻记者手中重要的“武器”.同时,电视短新闻要捕捉到鲜活的现场画面、节点性画面、现场声、同期声等电视新闻元素,对电视新闻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电视新闻实践中,一些记者轻视电视短新闻,认为长新闻更能体现水平;一些记者由于自身能力原因,采编的电视短新闻生硬、简陋,可视性差;一些新闻节目为保障节目时长,从编辑思想到考核都鼓励采编长消息,人为拉长单条新闻时长;这些造成了一些电视短新闻质量不高、数量不够的现状.笔者在近20年的电视新闻实践中认识到,电视新闻记者要采编出合格的电视短新闻,在电视短新闻这个“螺蛳壳”里做出“道场”来,需要具备以下四种能力.  相似文献   

9.
张执松 《记者摇篮》2009,(11):96-96
摄像机是电视新闻记者的主要采访工具,镜头相当于记者的"第三只眼",熟练地使用镜头去拍摄新闻素材是记者的基本功,也是形成声画合一新闻报道的必要前提。一般来说,电视新闻素材主要有蒙太奇镜头组拍摄和长镜头拍摄这两种拍摄方式。  相似文献   

10.
电视镜头将生动的、具体的、典型的画面形象展现给观众,使观众从中获得新闻信息、科学文化知识和“美”的享受。本文结合笔者从事电视新闻报道的工作实际,就如何利用电视镜头宣扬传承古城的灿烂历史谈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1.
电视短新闻是简明扼要、迅速及时报道新闻事实的新闻体裁。各家电视台新闻节目中短新闻始终唱主角。每年电视新闻评奖,要求参评作品中短新闻占较大比例,并且严格规定短新闻的长度不得多于1分30秒。电视短新闻一般一条新闻一个主题,一条新闻一个现场。电视短新闻的“短”,是由于记者选拍到新闻事件中最具动感、最富价值、最为典型、最有冲击力的瞬间镜头,这一动态镜头虽然短,也能使短新闻有较多的含金量和信息量。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更积极有效地利用短新闻的体裁优势,来丰富我们的电视新闻的内容,增强可视性,值得我们进一步实践…  相似文献   

12.
电视画面作为一种镜头语言必须遵循语言学的基本规律,因此,适用于文字语言的各种修辞方式,同样适用于镜头语言。在一些电视专题节目中,排比式、比喻式镜头的运用已经相当普遍。电视新闻作为对具体新闻事件的报道,其画面语言的表达应该对新闻事实发生发展基本过程的实际样态作直观展现,似乎与语言的修辞手法无法搭界,但实际上,  相似文献   

13.
“电视现场短新闻”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电视新闻体裁。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公认的定义。不过,我们初步认为可以这样定义:“电视现场短新闻”是电视记者在新闻发生的现场,以简短而精辟的解说、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现场画面,在第一时间内向受众传递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重大(重要)新闻事实的一种电视新闻体裁。  相似文献   

14.
在纪实类节目的兴起过程中,摄像记者运用“镜头”打破了“电视只能机械式再现生活”的局限性,其中有“段落镜头”之称的长镜头可以说功不可没,它的特有的“写实”和“写意”功能最大限度地凸显了电视“百闻不如一见”的优势,以实的形式表现出虚的思想和精神,造就了电视画面的丰富信息和独特神韵。  相似文献   

15.
电视媒介主要是通过视觉和听觉向受众传递信息,视觉语言、听觉语言和复合语言构成了电视语言系统。对于电视新闻来说,画面语言是它的基础语言。电视新闻就是靠具有形象特征的画面和声音同步进行信息传递、叙述事实的。一条优秀的电视新闻是声音和画面(包括字幕)完美统一的结晶。然而,在现实中,一些好的新闻体裁由于没有充分运用电视画面语言的独特优势,而未能达到应有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6.
电视是靠画面说话的媒体。对于电视新闻记者来说,拍到珍贵的电视画面是梦寐以求的事。珍贵画面往往又被电视人称为好镜头,一组(或者一段)表现力强、人物状态好的好镜头是优秀报道最主要的构成要件。它不仅是电视新闻的点睛之笔,也是电视有  相似文献   

17.
电视新闻的“两张皮”现象,指的是文字解说与镜头画面相互脱节,从而影响新闻传播效果的情况。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分两种,一种是文字解说与镜头画面这两种语言在性质上的较大反差造成的,体现了电视新闻的内在固有矛盾.另一种是编辑记者在主观认识上的偏差和实际操作失误造成的,比如忽视新闻价值和特性、放弃电视手段优势、投机取巧拼凑镜头画面等。其中第一种原因是造成“两张皮”的第一位和根深蒂固的原因。本文试图通过对新闻语言这种构成新闻作品的物质手段的分析,找出电视新闻作品形式的原理,从深层次上解决其“两张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方汉林  张辉 《新闻前哨》2001,(11):29-29
要使电视画面语言成为观众所能理解和接受的语言,需要电视新闻工作者在构图、布光、镜头运用、画面组接等各个方面下功夫,进行深入研究。 首先,要了解观众看电视新闻的目的。当今世界瞬息万变,观众看电视新闻的目的,主要是在最短时间和最快速度获取新闻信息,了解事件真相。因此,要求记者有扎实的基本功,记者所采制的新闻言简意赅,通俗易懂,观众易于接受。其次。强调新闻必须用事实来说话。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但新闻真实并不等于拍出来的画面就一定真实。这就要求记者在拍摄中把握好摄影技巧的同时,必须摒弃导演、摆布的拍摄手…  相似文献   

19.
我们知道,电视新闻画面侵权是指在电视报道中,在采编过程中由于电视画面导致对报道对象或画面中人物的肖像、名誉、隐私等权利的侵害。笔者感觉电视新闻画面侵权的问题确实应该引起电视新闻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从理论研究角度来讲,很有必要对其特性和成因进行探究和分析。一、电视新闻画面侵权的特性电视新闻画面侵权与其他新闻侵权相比,有其自身的特性:1、具有易发性。一是由于电视信息表达方式的  相似文献   

20.
无论是广播、报纸、还是电视 ,新闻节目都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也可以说是这三种媒体立身的根本。广播、报纸、电视的各自特点这里不必多说。而如何让电视新闻声画并茂的优势充分地体现出来 ,则是每一个电视新闻工作者应该掌握的工作技能。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学会让电视镜头说话。电视工作者都知道“画面语言”一说 ,画面语言也称为镜头语言 ,意思是通过摄像机所拍摄的镜头传递信息 ,表达感情。这其实就是指让镜头说话。不过在实践中 ,因为电视新闻队伍普遍年轻化 ,经验不足 ,又往往是文史类专业的毕业生 ,在从事新闻行业之前 ,对影视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