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捷 《现代出版》2006,(2):21-23
国家提出“十一五”期间要全面转变经济增长模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靠人力资本(人的知识和能力)的积累和效率提高实现经济增长。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出版产业经济也必然要相应地转变增长模式,走新型出版产业可持续发展之路,在发展中要求创新科技的含量及其对经济的推动比重要显著增大,特别是以教材及其他教育图书为主要业务范围的教育出版社,如何实现以上目标呢?作为一个教育出版社的策划编辑,我认为核心策略是优化配置出版资源,提高资源研发利用效益。具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观点摘要     
《出版参考》2012,(7):6
正王亚非:产业创新将创造经济增长的文化模式安徽出版集团党委书记、总裁,时代出版传媒公司董事长王亚非在《中国新闻出版报》撰文说:出版产业创新由初期转企改制的宏观体制创新,进入微观机制创新、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新阶段。从转企改制启动到经营性出版单位转企的全面完成,从一两家出版企业上市过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共享经济模式与出版产业下的出版模式,采用文献分析和数据分析法对共享经济平台视阈下的几种出版模式进行定性探究,由此说明,一方面,共享经济商业模式与出版模式均作为产业经济的一种商业模式而具有高度和紧密的相关性;另一方面,平台资源再利用出版模式、B2C供应链平台出版模式、P2P平台出版模式、出版联盟输出模式等四种模式在实施出版资源和作品的共享中各具优势.在出版内容共享理念的学术资源优化和整合中,B2C供应链平台出版模式符合当下出版业创新产品和服务的发展实际,契合共享经济发展规律,实现出版资源供应链平台交互共享,创新竞合发展.  相似文献   

4.
张建萍 《新闻爱好者》2011,(12):117-118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话题一直受到全社会的关注。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实现模式,可分为粗放型和集约型两种形式。如何切实践行科学发展观,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有新突破,是当前乃至今后很长一个时期内的工作重心。兼具事业属性与产业功能的电视媒体在中国经济社会转变增长方式的背景下,用什么样的成长方式持续地长大,是一个必须面对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我们要从过去的资源主导型经济向创新主导型经济转变,重点发展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太阳能光伏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东莞市经济转型。"东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冼周恩表示。近日,东莞联合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和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共同建设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广东(东莞)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中心,为东莞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入"智库"。  相似文献   

6.
从报纸传媒行业整体来看.科学发展就要求报纸的内容要贴近群众,产业的发展要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作用。同时,报业发展要注意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培育创新机制,优化报业结构,协调发展,不断增强发展后劲和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本试图探讨如何通过管理体制的改革、运行机制的创新和产业发展模式的选择,将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实到报业集团发展的实际中。[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张健  韩锐 《出版参考》2015,(17):28-29
在“互联网+”的浪潮下,教育出版以其具有的内容资源优势、品牌优势与市场优势,完全可以抢占数字出版的先机.那么,教育出版如何将传统教育出版的优势与互联网的优势结合起来,实现业务再造和产业升级?如何构造数字教育出版的价值链,构建可持续发展之路?这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出版社面前的重要课题.经过多年探索,我们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理念和模式.理念即出版社的角色定位.笔者认为出版社的角色定位要与新的互联网思维相契合,要转变旧的发展理念.在转变理念的同时,把握教育数字出版的本质,构建数字化生态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8.
赵旭辉  王芳  苑丰 《出版广角》2013,(15):74-75
教育出版面对内外部环境的新变化,必须转变发展方式,寻求产业升级,通过创新商业模式,实现从产品到服务的转型。教育出版向服务转型意味着重新思考如何为客户创造价值,这将是一场从"卖书"到"卖服务"的变革,也是一场从一次性销售收益到贯穿整个产品服务生命周期、长线循环收益的变革,更是教育出版业向知识服务业升级的产业变革。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经济战略的正式启动,互联网已成为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中国经济社会由此进入一个新的经济生态环境.文章结合共享经济、网红经济、社群经济、聚合经济等新经济形态来分析出版产业由传统业态向互联网业态的转变,为"互联网+出版"产业发展提供思考路径.  相似文献   

10.
王菲 《出版科学》2015,23(1):11-16
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了中国出版产业实物外贸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发现:中国出版产业的发展以及经济自身的惯性共同促进了经济增长,但出版产业自身的发展却与经济增长相脱离,它对来自自身的扰动冲击表现得更为强烈.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市场经济在出版产业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通过深化出版产业以市场为导向的体制改革、重视出版产业的人才挖掘与培养、推动出版产业的业态转型与升级、加强出版产业的集团化与多元化发展等措施实现中国出版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出版业保持了持续稳定的发展,但也存在资源配置效率较低,与其他文化产业相比发展速度较慢等问题,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我国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之后文化消费需求的巨大增长,出版产业应该解放思想,不断深化改革,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转变出版产业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实现出版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话题一直受到全社会的关注。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实现模式,可分为粗放型和集约型两种形式。如何切实践行科学发展观,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有新突破,是当前乃至今后很长一个时期内的工作重心。兼具事业属性与产业功能的电视媒体在中国经济社会转变增长方式的背景下,用什么样的成长方式持续地长大,是一个必须面对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谢清风 《编辑之友》2011,(10):123-125
国际化是英国出版产业最大的特点之一,学界和业界对此有所涉猎,但大都停留于介绍层面。笔者认为,系统阐述英国出版的国际化模式,对正在进一步推进"走出去战略"的中国出版业具有借鉴意义。图书贸易模式图书贸易模式指通过商品贸易的方式将英国出版商生产的成品图书推  相似文献   

14.
构建国际型教育出版集团是转变出版产业发展方式,推动中国教育出版“走出去”,促进中外文化教育交流与合作,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使我国从出版大国迈向出版强国的必由之路。文章从构建国际型教育出版集团的意义、国际型教育出版集团的基本架构、拥有国际型教育出版人才是关键.以及努力实现出版传播方式国际化四个方面,全面阐述了...  相似文献   

15.
吴刚 《出版广角》2014,(18):26-28
正"走出去"图书走商业化运作模式,实现国内国外出版社双方共赢,并非是不可实现之事,其关键在于按照国外出版公司的组稿和论证模式进行策划,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走出去"图书项目的盈利,实现项目本身的商业化运作,从而使我国的图书"走出去"工作可持续发展,使中国图书走向世界之路越走越扎实。  相似文献   

16.
众筹出版是指出版方通过众筹平台向社区成员进行小额筹资的一种商业模式,它对传统出版业的影响表现在延伸了传统出版的产业链、为传统出版的市场渠道提供新路径、促进传统出版业社会资本的增长。众筹出版模式启示传统出版业创新要把握社交网络时代的创新路径,实现出版产品"人格化"转型,重视在线社区的建设和维护。  相似文献   

17.
吴佳琦 《大观周刊》2012,(45):176-176,225
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不只是单纯的民族自治或地方自治,而是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结合,是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的结合。当今世界,民族融合、全球化、城市化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与趋势。要实现少数民族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要从提高教育水平和人口素质;加速产业转型;有步骤的加快民族自治区的城市化进程等方面着眼。  相似文献   

18.
金军  王菊 《出版广角》2014,(2):68-69
随着国家由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转型进程的不断深入,教育出版也随之面临自身发展方式的转变。而在这一过程中,要适时把握数字化机遇,不断对教育出版的商业模式进行创新,实现教育出版向服务转型,以促使教育图书出版快速适应时代需要,以最终实现教育图书出版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关于产学研的问题,大家一直以讨论为主,在实际的运作中,使得出版产业、编辑出版专业教育、编辑出版研究都能受益的产学研模式还没有形成。"产学研"必须结合出版产业是内容组织加工传播的行业,因为写作的人可能不在出版产业,大多可能是在文学界、社会界、科学界等领域,由此出版产业与提供内容的机构合作,那么这个合作毫无疑问具有产学研的特点。但是现在我们讨论的产学研主要关注产业运作、产业发展和教育的关系,以及和整个产业研究发展的关系。出版产业毫无疑问必须要进行产学研结合,第一个层次是内容的产学研。第二个层次是将产  相似文献   

20.
倡导绿色出版加快推进出版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峰 《编辑之友》2010,(11):22-26
如果说改革开放的30年实现了由出版小国向出版大国的转变,完成了规模数量的积累,出版生产力水平和产业发展规模都已达到了这一阶段的高峰,那么改革开放30年后的发展,应着力完成由数量规模向质量效益的转变.实现这一转变,旧的粗放式的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出版业的发展水平与国家的整体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实力不相适应、与人民群众多元化的文化需求不相适应的现状,必须改变产业集中度低、分散经营、竞争能力不强、图书出版品种效益不高、市场化程度不高、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事实,实现发展规模、发展实力、发展方式、发展质量的均衡,推进出版内容、出版业态、出版手段、出版形式的创新,实现净资产的增长快于总资产的增长,重版图书品种量高于新版图书品种量,发货码洋高于造货码洋,利润率增长高于产值率增长的良性运作机制,倡导集约式、质量效益型的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新型绿色出版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