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顺心 《家教世界》2013,(8):165-166
语文以读为本,成功地朗读,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还给予学生精神上的熏陶。以声情并茂的范读创设出浓浓的教学氛围,唤起学生的情感,迅速调动学习的兴趣。技巧点拨,让学生掌握朗读方法,朗读技巧的运用,会给朗读润色。多种形式的朗读教学,让语文课堂上书声琅琅,课堂灵动起来。  相似文献   

2.
英语阅读课读前教学环节是激发学生兴趣,激活背景图式,为阅读准备语言知识的重要活动,设计读前环节要关注教学目标,研读文本,更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常用的方式有图式激活语义建构图、预测、多媒体导入法、单词预教法等,选用合适的方式还要注意把握合理的尺度,才能为阅读教学活动整体服务,做到阅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读前活动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激发学生对阅读课兴趣最有效的途径,是提高阅读课效果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就阅读课教学读前活动设计进行了探究,提出了设计活动应遵循的原则,并结合笔者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六种可行的活动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笔者执教的一节常态阅读课进行了回顾和反思,旨在探究如何使阅读课成为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习惯、发展学生学习策略和能力、学生乐于参与的课型。  相似文献   

5.
自读课是一种教学的课型,既非教读,也非自学。要上好自读课,教师应做好三件事:课前预习的定向,课后阅读的延展,课上活动的开放。尤其是,语文活动要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要切合文本特质,还要切合教学基点。  相似文献   

6.
李迎春 《考试周刊》2015,(31):94-95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不重视读前活动设计,更注重读中和读后教学。作者依据阅读及图式理论阐述通过读前活动帮助学生建构激活背景知识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同时结合教学实例探讨了如何进行读前教学活动设计。在帮助学生建构未知背景知识方面,作者设计使用了三种读前活动,即运用视频、运用图片、学生动手查找;在帮助学生激活已知背景知识方面,作者设计使用了思维导图、预测、K-W-L三种读前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策略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7.
诗歌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文学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笔者在高职语文诗歌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采用"四读一拓"的教学步骤,以期能帮助学生把握鉴读诗歌的基本要领。  相似文献   

8.
教什么和怎么教,是语文老师每天面对的问题。教什么,是第一位的问题,是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作者认为教的应该是文本内部的矛盾。怎样教,就是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深处。课的整体框架,可以用活动课型和球形;课的细节处理,可以借助引读和细磨;课堂的教师姿态,教师要"贴"着学生教。  相似文献   

9.
阅读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的策略性,教师在教学中尽早给学生传授阅读技巧和策略,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动机,提高其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主要对大学英语阅读课读前活动策略进行探讨和研究,旨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动机,从而提高其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0.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有效的提问对学生的语言学习活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笔者将结合课堂教学实践案例谈谈提问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使用策略,旨在通过提问优化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让阅读教学踏上高效的轨道。  相似文献   

11.
读是语文课堂中阅读教学的中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即要依据教学目标、教材特色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确立读的目标、内容与方式,让学生能够与书本无缝隙的接触,让学生感受文字的妙处,通过阅读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发展,提升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2.
自读课文教学还面临着一些现实困境,主要表现在教师角色定位不明,活动情境意义迷失,素养本位意识缺失等。执教者应该巧借助读系统、关注学习经验、拓展对话空间、搭建活动支架,以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文章首先阐述了在小说自读课教学中,学生在教 读课上学到的方法和经验似乎难以转化成自身的阅读能力的 问题,然后在自读课的有效阅读活动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究,包 括基于正确理解与运用语言文字的阅读活动、基于体悟语篇章 法逻辑的阅读活动、基于提升迁移思维的相关阅读活动。阅读 活动使学生的文学素养得到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创 新思维,启发学生感受到更多的阅读乐趣。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选取2008年全国第四届小学英语教学研讨会活动中的部分教学片段,探讨了开展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林艳 《现代企业教育》2014,(12):306-306
对于初中语文课本中各种类型的名家作品,传统的课堂讲读法难以实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体性,不能较好激发学生的阅读思维和创新思维。因此,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尝试了"活动式"教学,组织学生开展"读,说,写,评"活动,以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激活阅读思维,提升创新能力,满足学生语文学习自主性和主体性的诉求。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充分地读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于小学生来说,要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对他们的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在读的时候对句子的意思清楚地掌握,才能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好地掌握各领域知识。通过读,学生能更好地感悟课文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7.
如何进行语篇教学,如何让学生能更好的掌握阅读技巧,是我们每一个小学英语教师值得学习和探讨的问题,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启蒙期也是关键期,所以,教师应该抓住小学这个关键阶段,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和能力,从而为以后进行有效阅读做好充分准备,本文展开笔者观点。  相似文献   

18.
积极主动、健康向上的阅读活动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而课堂阅读教学由于受教学目标任务限制,学生的阅读行为始终带有被动学习的阴影;课外阅读由于量大面广,具体指导难度大,效果难以准确检测,过程难以控制。利用课堂教学时间由学生自主设计、自主组织实施的佳作荐读活动能取二者之长.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就是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语文课本为凭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在教师的指导下的学生语文阅读实践活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以读为本。在课堂教学中,以课文为本,落实学生读书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把课文读"薄"、读"厚"、读"活",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一剂良方。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堂教学,是基于文本的教学,引导学生正确“读懂”文本,是进行感悟式教学的一般要求。学生自读和教师导读,都离不开“悟”。读悟是感悟式语文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