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界》2014,(10):2-10
<正>个人简介徐潜川,安徽庐江人,毕业于人民大学法学院。曾为《财经》杂志法治记者、法经刊副主编。主要报道有《娄烦矿渣山不能承受之重》、《器官"黑市"》、《维稳机器》、《王立军"遗产"》、《红潮》、《刘汉朋友圈》等。其作品《器官黑市》获腾讯网"2012年度调查报道奖"和《南方周末》"年度致敬"。  相似文献   

2.
《新闻界》2014,(6):2-12
<正>个人简介王晨,前财新传媒《新世纪周刊》调查记者,现为搜狐新闻总监业务助理、策划组主编,负责"点击今日"、"数字之道"、"谣言终结者"等栏目策划。曾参与高铁事故、揭露高铁利益链以及铁道部窝案报道,主要作品有《奢侈动车》、《张曙光浮沉》、《危险的关系》、《高铁国产化幻觉》等。其中,《奢侈动车》获腾讯网"2012年度调查报道奖",并收录在纪实作品《大道无行》一书中。  相似文献   

3.
荣辱榜     
首届北大公益传播奖入围作品出炉
  首届北大公益传播奖入围作品名单出炉,《中国新闻周刊》、《凤凰周刊》、《南方都市报》、《中国青年报》等多家媒体的优秀作品入围。本次活动共设有公益人物报道、深度调查报道、公共政策报道、特稿、评论、年度公益媒体人等十大奖项,所有作品将从公共性、创新性、重要性、影响力等层面进行评选。  相似文献   

4.
199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广播电视传播专业,同年7月进入河南电视台,在经济部任《财经快讯》和《今日信息》节目主持人。1997年10月至今在都市频道任《都市报道》主持人,并主持过多种类型的节目。曾获1997年度河南省优秀播音与主持作品奖一等奖、1998年度河南省优秀播音与主持作品奖二等奖等奖项。  相似文献   

5.
《新闻界》2013,(22):1-12
<正>个人简介袁凌,1973年生于陕西,现任《财经》杂志记者、《Lens》杂志主笔。曾任《新京报》社会新闻副主编、新浪网新闻中心副总监兼主编、《财经》杂志上海站记者、《凤凰周刊》主笔等。主要报道有《北京SARS后骨坏死患者不完全调查》、《十问三峡》、《救助基地?奴工地狱!》、《血煤上的青苔》、《守夜人高华》、《走出"马三家"》等。发表小说、散文、学术随笔若干,著有诗集《石头凭什么呼吸》。  相似文献   

6.
作为华南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媒体,《南方都市报》在确立新闻报道价值观与评价体系的路上,又进行了极富建设性的探索。该报从2006年起,开始盘点过去一年,评选《南方都市报》年度新闻报道奖,由总编辑、执行总编辑领衔组成的评审委员会。该奖一年一评,评奖对象为前一年度(1月1日~12月31日)发表于《南方都市报》、由《南方都市报》员工采写的稿件(图片)、编辑的版面等新闻报道作品。奖项则包括:普通新闻报道奖、人物报道奖、深度调查报道奖、现场新闻摄影奖、策划/系列报道奖等14大门类。  相似文献   

7.
《财经》杂志从1998年创刊至今长期坚持生产高质量深度报道(尤其注重"揭黑"题材调查性报道),享有很高的社会公信力。其调查性报道生产的成功可以归结为媒介内部的管理制度、具体的采编业务原则、对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本土化实践三方面因素。国内其他媒体生产深度报道(尤其是调查性报道)时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借鉴《财经》调查性报道生产的成功因素。  相似文献   

8.
俞运宏  商建辉 《今传媒》2015,(3):162-163
《财经》杂志从1998年创刊至今长期坚持生产高质量深度报道(尤其注重"揭黑"题材调查性报道),享有很高的社会公信力。其调查性报道生产的成功可以归结为媒介内部的管理制度、具体的采编业务原则、对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本土化实践三方面因素。国内其他媒体生产深度报道(尤其是调查性报道)时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借鉴《财经》调查性报道生产的成功因素。  相似文献   

9.
1988年,我进入电视新闻行业。怀着对电视、对新闻的梦想,我执着地走过了27年,其间经历了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首届中国—亚欧博览会直播报道等重大宣传战役的洗礼。十多件获得"中国新闻奖""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中国影视大奖提名奖"的作品见证了我的付出和成绩。当了27年记者,我仍然激情不减当年。我笃行"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新闻理念,坚信只有真正用自己的脚板"走"出的报道,其真实性和影响力才  相似文献   

10.
《新闻界》2014,(16)
<正>□个人简介王星,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南方都市报首席记者,深度新闻部驻京记者。曾任南都"网眼"版编辑。曾两度获南方周末年度传媒致敬、南都新闻奖年度大奖。报道《爱国青年韩宠光的特别一天》获第八届南都新闻报道金奖,《久敬庄里的强奸案》获第八届南都新闻报道银奖和腾讯网"2012年度调查报道奖"。2013年创立自媒体专栏"坏新闻"。  相似文献   

11.
黄枫 《今传媒》2007,(10):4-5
肖东坡,中央电视台"乡约"栏目主持人兼制片人.1994年进入山东电视台,1997年到央视"乡村季风"栏目担任记者、主持人至今.作品曾获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一等奖,2002年获得中国播音与主持作品奖惟一的电视作品一等奖,中国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金话筒奖金奖提名,中国电影电视神农奖金奖(两项),全国对农节目奖一等奖(三项).2001年,所主持的"乡村季风"获得中国新闻名专栏称号.  相似文献   

12.
海尔 CEO 张瑞敏曾经说过,《21世纪经济报道》的记者“善于挖内幕新闻,有些报道很有参考价值”。盖洛普是全世界最有名的调查公司,最近,它调查了我国的六份财经媒体,调查结果显示,《21世纪经济报道》的  相似文献   

13.
郭璇  宁黎黎  张涛  董浩 《中国广播》2012,(6):4-5,89
主题:灾区重建:"大爱换来的新生"5月8日,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赵忠颖带领的全国22家联盟台、 《中国广播》杂志、 《中国广播报》、新浪网等41位记者、编辑,组成中国广播联盟四川线路报道小组。全国百家电台携手"走转改"在"5·12汶川大地震"四周年之际,采访团走进曾经的重灾区德阳、绵阳,以"大爱换来的新生"这一主题展现灾后重建成果。中央电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 《新闻纵横》、 《此时此刻》等节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 《天下财经》、 《天下公司》以及其他联盟台的《早新闻》和《新闻联播》等节目,以连线、专题、录音特写等报  相似文献   

14.
又一个年度的中国记者节来到了。大凡在这个庄严的时节,新闻界的朋友们都要重温新闻记者的使命,国人也会再次体悟新闻舆论的力量。今年记者节前的几个月,发生了一件令社会各界尤其是新闻界刻骨铭心的事件:富士康公司诉记者案。事件的经过和缘由是:6月15日《,第一财经日报》发表记者王佑采写的题为《富士康员工,机器罚你站12小时》的调查报道,一个星期后,该报再次推出后续报道。富士康公司据此于7月3日向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交一份民事诉状,以名誉侵权纠纷为由,将记者以及《第一财经日报》编委翁宝列为被告,要求“依法追究被告的侵权责任”,…  相似文献   

15.
袁诚 《今传媒》2011,(6):46-47
近些年来,有关"国进民退"或"民进国退"的讨论很多,但反映在新闻传播领域的研究甚少。本文将视角放在财经类周刊的国企民企报道对比研究,通过对《财经》、《财经国家周刊》、《第一财经周刊》一年的国企民企报道进行研究,总结出财经类周刊国企报道的总体报道格局与议程规律。  相似文献   

16.
王耀林,原哈尔滨日报政治报道部主任,主任记者。她生于1958年,少年求学于黑河、哈尔滨。中学毕业后下乡到大兴安岭劳动锻炼。恢复高考后她考入大连外国语学院法语系。1982年到哈尔滨日报社工作,任政法记者,1984年任《新晚报》编委,1990年任《哈尔滨日报》政治报道部主任。在十年的记者生涯中,她追踪报道了哈尔滨市发生的许多重大事件和案件,以锋利的笔锋、辛辣的文风写出了大量新闻报道,许多作品荣获省市优秀新闻奖。她是广大读者喜爱的优秀新闻工作者。1992年8月,她在中国驻非洲贝宁大使馆工作期间不幸因公殉职。  相似文献   

17.
《军事记者》2014,(8):63-63
解放军报社在往年编印优秀作品选的基础上,从2014年起决定评选颁发年度新闻奖。参评作品是发表于上年度《解放军报》及《中国国防报》《解放军画报》、中国军网、《军事记者》《中国民兵》《环球军事》《国防教育》《国防参考》上的新闻作品,包括各种新媒体作品。每一项先评出入围作品3名,最后产生金奖1名。评选条件特别重视原创首发、独创性及传播效果,以及在军报发展史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记者频频曝光自己的辞职信,揭露所谓报社运营的"内幕",控诉自己遭受的不公和报社生态的现状。是什么原因让报社记者有如此不满?"不满"的背后隐藏的是记者们何种目的?该文运用马斯洛理论,通过分析前《21世纪经济报道》、《财经》、《南方周末》、《中国时报》和《安报》记者的辞职信,揭露辞职背后的隐情。  相似文献   

19.
热点转向     
据《中国记者》报道:目前,我国传媒竞争热点已从娱乐转向财经。 湖南电广传媒斥资8600万元,精心打造的大型实时直播财经类电视节目《财富中国》,已在120多个城市、80多家电视台成功落地。财经类报刊发展更加迅猛,广州的《21世纪经济报道》创刊,北京的《新财经》改版,上海的《理财周刊》试刊。热点转向  相似文献   

20.
王慰平简介:钱江晚报副总编辑,钱江晚报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编辑。1984年进入浙江日报社,1986年底参与《钱江晚报》创刊,先后担任记者、编辑、编委;后"携笔从戎",主持钱江晚报广告、发行业务,在媒体经营领域提出并实践了诸多创新理念,助推钱江晚报收获骄人经营业绩。其在新闻及经营领域的作为皆获得肯定:多篇新闻作品获中国新闻奖、省好新闻奖等奖项,2007年获中宣部等六部委颁发的"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2006年获浙江省第三届飘萍奖,两度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中国报业协会评为"全国报业先进经营管理工作者",获中国广告协会"全国晚报十大杰出广告人"称号,其策划、编辑的《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一书获浙江出版界最高奖"树人奖"及全国首届牛顿杯科普好书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