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7 毫秒
1.
做生态文明的倡导者、做自然环境的守望者、做环保文化的传播者。近年来,报道环境信息,传递环保动态,倡导环保文化,"绿色传播"成为国内新闻媒体热门报道领域和新鲜话题。  相似文献   

2.
以绿色报道承载生态文明的新闻理想 2009年10月8日,<南方周末>从新闻部和经济部抽调一批资深记者,组成以专职报道"绿色新闻"为使命的采编团队;在版面设置上,打破传统的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新闻分类模式,打造出了一个全新的绿色新闻平台-"绿色新闻"板块."绿版"每周4个版,旨在关注从个人到企业、从区域角度到全球视野的环保话题,主要靠热点新闻调查、独家专题和高端观点立版,新闻口号是"尖锐、敏锐和新锐";通过不断提供深入的调查、精辟的观点、精彩的新闻故事,以获得每一个向往和谐发展、绿色家园的人的共鸣,记录并推动中国的绿色进程.  相似文献   

3.
经济神话在三十年工业化道路的中国不停地上演,资源和环境危机成为不可忽视的衍生品,"绿色之路"适时被提上议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于是,关于"绿色环保"的新闻题材占据了更多的版面,"绿色"  相似文献   

4.
眼下,"大数据"随着数字化纪录、存储和传输技术的日臻完善,而广泛被应用于电视新闻传播中,但在电视新闻中,"大数据"新闻的报道却出现不少重包装、轻内容,重数字、轻事件等方面的缺点,新闻要素少了。那么,如何提升"大数据"在传播中的"高颜值"成了重要的一环。笔者结合平时采访经历,从何为"大数据"和"大数据"新闻传播、"大数据"电视新闻在传播中瓶颈有哪些?如何增强"四个意识",变"大数据"为"好新闻"等三个方面,浅谈电视新闻报道如何提升"大数据"在传播中的"高颜值"。  相似文献   

5.
是否只有从事环保报道的记者才需要采写环境新闻?如何以环境的视角审视经济、社会等其他类型报道?如何以可持续发展的环保理念来采写新闻?用环境视角审视新闻顾名思义,"环境新闻"就是围绕环境  相似文献   

6.
近日,"中国出口塑料大米"事件在微博中引发激烈探讨。本文以框架理论做基础,以该事件作为研究对象,以《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为内容指导,浅谈国家应当如何加强网络虚假新闻的管理。研究认为造成网络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无外乎以下三点:首先,互联网新闻信息提供商许可审查制度的欠缺导致虚假新闻的产生。其次,新闻的预先审查工作没有做到位,导致虚假新闻肆意传播。再次,监管部门之间合作不到位,导致对虚假新闻监管力度不够。因此国家应当从以上三个方面入手来打造一个绿色健康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7.
2009年10月,南方周末在全国纸媒首创绿色新闻版块(简称绿版),以每周四版规模、独立成叠的形式专注绿色新闻,记录中国的绿色进程,至今三年有余.这三年多里,中国环境问题持续升温,低碳、绿色日益成为社会各界的关注焦点,中国的新闻实践中也日益细分出绿色新闻这一专有领域,涌现出一批专注绿色报道的媒体和记者.在南方周末首开先河之后,2010年4月,南方日报开办“绿”版,21世纪经济报道开辟低碳周刊,第一财经日报改造环境周刊,而搜狐、腾讯等主流门户网络也均先后设立绿色频道,很多影响力媒体也先后开创绿色栏目或版面,进军绿色传播领域.  相似文献   

8.
<正>主持人语:新闻是大众所熟知的,在人们心里最通俗的理解大概就是那些报道出来的大大小小的事件。其实在新闻学术界,最权威的新闻定义,是1943年陆定一提出的,"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后来又有很多学者专家都对新闻做过定义。从古代到当下,媒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口头传播到文字传播,从印刷出版再到电子传媒,新闻的传播和接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高卫华,中南民族大学三级教授,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新闻系主任。中南民族大学教学名师,省级精品课《新闻学概论》主持人,"新闻学品牌专业"主持人,"民族文化传播研究中心"负责人。2010年被授予"湖北省教育系统先进女教工"。研究方向:新闻传播理论,民族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10.
张隽波 《传媒》2012,(7):63-64
近年来,环保新闻已成为各大媒体必不可少的报道内容,并呈逐年增多的趋势。由于环保新闻涉及面较广、内容相对专业,作为传播科学知识的大众传媒,更应该贴近基层、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吃透"环保政策"和"公众需求"的两头,避免在报道中出现不该有的偏差。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2013年5月13日,由中国印刷技术协会、中国印刷杂志社联合主办的"《中国印刷》绿色出版行动合作签字仪式"在京举行。此次活动旨在传播绿色理念,通过实施绿色印刷技术促进绿色出版,为实施绿色环保贡献一份力量。据悉,我国整个出版印刷产业链的绿色环保进程正在不断提速。从环保耗材到印刷全过程的绿色化,再到绿色出版的各环节,一个完整的环  相似文献   

12.
2009年10月8日,<南方周末>打破了传统的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新闻分类模式,集结了环保、能源、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采编精英,打造出一个超级绿色新闻平台--绿色新闻板块.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绿色新闻板块已经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13.
最近,全党上下、全国上下都在认真学习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如何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加强国民素质教育,是摆在新闻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为此,我们以“素质问题与新闻传媒”为题做一组特别报道,从内涵与影响,角度选择与形式创新等方面探讨素质报道。我们提出了一些问题,请一些新闻工作者从不同方面共同探讨。 1、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水平、道德水平、法制意识是新闻媒介的责任。在您的日常报道中,从事过哪些有关国民素质方面的报道?或者有哪些报道使您将之与素质问题联系到了一起? 2、提到素质问题,您通常会想到哪些词汇和报道语言?您觉得素质问题的报道应当涵盖哪些报道领域和报道面?这需要一个记者具有怎样的眼光、视角与思维方式? 3、对于素质报道,可以运用哪些手法和方式,进一步提高传播技巧,完善传播效果,使之成为促进全民族素质提高的途径之一? 4、您关注过哪些素质问题的报道?有无留下深刻印象的?对您的报道有无借鉴和启发? 5、素质报道本身对新闻从业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您通常通过哪些途径提升自身素质? 我们期望通过大家的思考与讨论,改进媒体的素质问题报道,提高记者和媒体自身的素质。  相似文献   

14.
栾轶玫 《今传媒》2007,(12):45-47
中国重点新闻网站在这样一个网民急速增长的时代,如何将典型报道与主题宣传借助网络深入人心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题目.新媒体带来的技术变革对典型报道产生了哪些影响,带来了哪些机遇?在当下新媒体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国内重点新闻网站如何能更好地传播先进的思想与文化,如何占领青年人的舆论阵地等等都是当下急需面对与解决的命题.本文正是在上述这一情境下展开的,着重研究在现阶段网络传播日益发达的媒介环境中,以中央主流新闻网站为代表的国内重点新闻网站是如何进行典型报道的?有何特点?传播效果如何?改进的方向在哪里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关注低碳环保,生态文明和人类可持续发展,以此作为构建绿色城市的良好契机.本文将从传播学视角分析上海世博会建构的四种"绿色世博"形象,即主办方的"绿色世博"理念、大众媒介打造的"绿色世博"、客观现实中的"绿色世博"以及人们在复杂的传播系统中感受的"绿色世博",并对四者的相互关系及"绿色世博"形象的传播影响力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新闻界》2021,(7):4-14
一百年来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在中国的传播,同时也伴随着他们传播思想的传入。以往我们对这方面的研究有所忽略,藉此纪念中国共产党百年,本文以《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最早在中国的传播作为起点,着重研究这两部著作中包含哪些他们的传播观,他们的传播观如何影响到中国共产党人,进而对中国革命产生了影响。这对于深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研究,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学术价值。作者认为,研究马新观的前提,是要知道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如何走过来的。如果连"来时的路"是什么样子都不知道,"不忘初心"便无从谈起。本文做的工作,便是呈现这段"来时的路"。  相似文献   

17.
臧娜  张燕楠 《中国记者》2015,(2):101-102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文化生活的丰富,大众文艺报道逐渐成为社会新闻领域一个重要报道类别。这一题材的报道在逐渐变得开放、轻松、通俗的同时,也出现了娱乐至死、群体炒作、浅薄低俗等问题。这些情况在有关"广场舞"的大量报道中集中体现,"报道标签化""叙事妖魔化"等问题,激发了研究者对于大众文艺报道传播策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广义的生态文明传播具有双重含义:一是作为企业的媒介组织在内容生产与经营管理中的环保实践:二是作为传播者的媒体所进行的环保传播。学界的研究往往聚焦后者,忽视前者。本研究认为,西方媒体关于“Google搜索侵害自然环境”的新闻争议表明,建设生态友好型媒体不能够忽视媒介自身的生产与经营过程的环保实践。强化传媒业自身的环保,应培育传媒业的绿色企业文化.重视内容生产与传播过程中的节能减耗和绿色经济效益,倡导绿色广告或“绿色营销”,从技术层面推进“绿色传媒工程”。  相似文献   

19.
随着博客、播客等"自媒体"越来越频繁地参与新闻传播,"公民报道"一词被引入新闻传播领域.一般认为,公民报道是指"来自普通公民的非专业新闻报道.他们或是现场的目击证人,通过现代科技,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直接传送给大众媒体;或者自己创办小众媒介,实现在一定范围内的新闻生产与传播".①显然,更多的公民报道是和新的媒介技术紧紧结合在一起的,虚拟的网络空间是其成长壮大的温床.  相似文献   

20.
李苹 《传媒》2006,(7):52-53
近年来,"口述实录"这种记录个体情感故事的报道形式风靡武汉各传媒."口述实录"这种报道形式已在广播、电视及报刊中广泛运用,而且采用"讲故事"方式报道新闻的做法也越来越多.有报纸更在做专题新闻策划时,借用口述实录的表达形式,采用口述新闻,使小版面上有了大容量,做足做活了新闻,赢得了读者好评.口述实录最佳的表现形式就是忠实记录,原汁原味地讲述故事本身.由此可见,"口述新闻"是一个再确切不过的好名字,因为它"讲"故事、"说"新闻,而不是通过记者的展示来呈现故事.口述新闻找到了一种恰当的方式,由"讲述人"用语言把目击的新闻和发生过的故事讲出来,与读者共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