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以功能语法中的人际意义理论为基础,分析弗罗斯特诗歌修墙中的人际意义特征,通过分析诗歌中语气和情态的分布特征,以此更深的理解诗歌的主题。  相似文献   

2.
诗歌是各种语篇中艺术性较高的一种,杜甫是中国古代伟大的诗人,其诗意蕴深邃。以往对杜甫诗歌的分析大多是用文学、史学、美学或三者相结合的方法,强调意象的情感功能,而很少有学者运用认知语义学的理论来分析杜甫诗歌意象的认知功能。本文尝试将图形—背景理论这一认知语义学的重要理论运用于杜甫诗歌作品的分析中,并依据图形—背景分离原则解读杜甫诗歌的意境、意义建构的过程及认知机制,以传达诗人独特的感知。  相似文献   

3.
刘鸽 《文教资料》2011,(23):8-10
评价理论是系统功能语言学在对人际意义的研究中发展起来的新词汇语法框架.它关注语篇中表达各种态度的语言资源。诗歌《春夜喜雨》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语类,同其他语篇一样,也是概念、人际和语篇三大元功能的结合体。本文依据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从评价理论的视角对《春夜喜雨》及其英译进行分析和对比研究.旨在论证该理论对诗歌语篇的解释力度,以及探讨在翻译过程中转换原文中评价意义的标准。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有效地进行古代诗歌教学,本文结合笔者自己的教学实践,主要从了解诗歌创作背景、读懂诗歌大意、赏析诗歌意象、品味诗歌语言、分析诗歌表达技巧五方面,阐述了古代诗歌教学的方法,总结了古代诗歌阅读和鉴赏的要领.  相似文献   

5.
诗歌《登高》的评价意义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价意义体现语篇的人际功能,涉及人们对世界的看法和态度。能否表达出原文的评价意义,与译者对原文的理解程度和价值取向有关。杜甫诗歌《登高》的四种英译文在评价意义的表达上不尽相同。译文中的差异更多起源于译者对于原文的理解,和不同文化中人们对客观世界经验的认知不尽相同。诗歌语篇的翻译要转换成评价意义,在文化环境允许的条件下,直译是达到等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人际意义为理论基础,解析了《纪念日,在委员会办公室》中的直接引语的人际意义。发现作者通过借人之口表达了自己的评判,表达对事件或人物的态度,表明了作者、读者及原话语发出者即人物之间的关系,蕴涵作者的价值判断,实现语篇的人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黄遵宪在不同场合,对诗歌本位、诗歌的形成、诗歌的创作的主体、诗歌作品、诗歌功能等方面问题,都表达了自己独特的看法。其诗学思想是晚清特定历史时空下的产物,其中既有继承中国传统诗学思想的一面,又具有反传统的一面,这使他的诗学思想呈现出新旧杂糅、中西合璧的特色。  相似文献   

8.
文章就如何识别意象和形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形象是没有渗透作者思想感情的客观物象,而意象则是诗人表达情感的载体。我们在诗歌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形象,以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9.
古诗词主观性强,范围广,内容多,难以把握,是高考语文复习中的一个重难点。古诗词鉴赏题要求考生全而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生活阅历和市美情趣进入作品,感知诗歌形象,品味诗歌语言,领略诗歌的表达技巧,并用自己的语言加以表达,这需要考生具备扎实的古诗词鉴赏基本知识和分析整合能力。笔者试结合一些高考试题,分类谈淡古诗词鉴赏的技巧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鉴赏中国诗歌时,我们可以发现诗人常常借用一些特定的事物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表达自己的思想。久而久之,这些事物就被赋予了某种特定的内涵。但是要想准确的把握诗中意象的象征意义,需要我们具体诗歌具体分析。可以根据诗歌的作者、写作背景分析。  相似文献   

11.
牧风是听着江淮先民的传说,吮着草原的奶水,在两种文化的哺育下成长起来的一位颇具书生气质的现代诗人。他的诗歌有一种传统诗歌精神。音乐律动使牧风诗歌回旋着轻缓的愁思和温馨的祥和。散文诗体由于随意灵动的特点被牧风所青睐。  相似文献   

12.
李白是我国文学史上具有传奇色彩的诗人。观其一生,游侠经历对他的生活和创作都有深刻影响。文章对他的游侠经历和游侠精神作了初步探讨,并简要分析其渊源。  相似文献   

13.
把对民族命运在特定时代的深切关注,民族不屈精神的独特书写与对人类生存困境的感悟、剖析的哲理性思考相融合,是穆旦现代派诗歌的显特点,这同诗人身处的时代环境以及他所接受的化影响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14.
许浑是晚唐一位优秀而颇受争议的诗人,不少诗家认为他“气体卑弱”,实属不当。许浑诗歌无处不充满“气”,其中包含作者的人格情志之“气”、声律的抑扬顿挫之“气”、结构的缜密严谨之“气”、辞句的工整精切之“气”。  相似文献   

15.
曹操是我国历史上汉魏时期的大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他还是一个慷慨激昂又忧患苍凉的诗人,并以其诗作和忧思,反映着一个时代。钟嵘《诗品》谓之“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他的诗是深刻的现实主义精神与强烈的抒情性相结合,具有慷慨悲凉、古朴刚劲、沉郁雄浑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6.
杨慎是明朝云南文坛上有着特殊影响的一位大诗人,其云南诗歌凝结着云南戍途生涯的复杂情感。在云南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熏陶下,杨慎交错复杂的情感以审美意识形态外化于诗歌,其诗歌彰显出独特的风格取向。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第四届紫金山文学奖得主、中年诗人义海的诗歌创作其实已有三十年。在博士、院长、教授、翻译家等一堆称号中,义海最喜欢的还是诗人这个称谓。作为学院派诗人,他一直坚持智性写作,以酒神精神的张力,以语言学狂欢的哗然,以唯美主义的深情,以构架中西文化交流桥梁的自觉,构成当代华语诗坛的独特景观。  相似文献   

18.
论朱湘的文化身份——纪念朱湘逝世70周年、诞辰100周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湘是现代著名诗人 ,他对现代新诗的救赎精神与美学维度的营构是他人难以企及的 ,但他的文化身份是复杂的。精美朱湘 ,焦虑朱湘 ,边缘朱湘 ,悲剧朱湘 ,这些才是真实朱湘的有机构成 ,也是在新的文化语境中认知朱湘的人、诗、人与诗的悖逆及悲剧价值的法门  相似文献   

19.
一箫一剑铸精神--评龚自珍诗词中情志的发展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自珍作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最初"一位诗人、思想家,他的诗、词、文,以鲜明的风格特色、经世致用的进步内容,揭开近代文学的序幕.他的诗、词作品中,既始终有一条不变的爱国主义的情志主线,同时还有一条情志发展演变的轨迹,即青年时的豪情壮志,中年时的悲情愤志,晚年时的哀情颓志.诗人用一箫一剑铸就了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20.
《离骚》中的三个世界层面即国民政治世界、香草美人世界和纯粹精神世界是有机统一而又逐层提升的。诗人自始至终都有强烈的现实政治关怀;在艺术及的层面上,从香草世界向美人世界的延展,尤其是从第一次神游到第二次神游的飞跃,真正体现了诗人的精神力度和审美趋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