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科技传播的人文思考 由李政道先生在祖国大陆掀起的"科学与艺术"之旋风,引起了科技传播的人文思考.  相似文献   

2.
21世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大力推进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高层次、有创造性的各类人材,应试教育难以背负其重任,教育深层次的改革势在必行,而美育是冲破传统应试教育桎梏的突破口。近代著名学者蔡元培,主张以美育提高国人的民族素质。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等人提倡科学与艺术相结合,当今世界各国都以科学为国策,以艺术为人本。重视和普及艺术教育,要求中学生了解和学习以美术为主的人文学科课程,增强中学生的美感体验,提高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既有专业的知识…  相似文献   

3.
编辑大型画册《科学与艺术》时,沉浸其中,所感悟到的韵味与意境,令人有一种享受美景的快感。其实,科学并非常人想象的那么艰涩,它的美丽通过艺术的表述可以展现出无穷的魅力。画册出版后,每次翻阅时,李政道教授畅谈科学与艺术关系并身体力行的情景,就会一幕幕浮现在眼前:在审定《科学与艺术》画册付印样时,对画作应表现的气魄提出看法,并阐述画册表现的思想;在《科学与艺术》画册出版座谈会上,漫谈“科学与艺术”结合思想的渊源;接受报社记者采访时,坦言与艺术家的愉快合作;与科学界和艺术界人士共同探讨科学的艺术表现手法,等等。当我们走近这位科学大师,不仅可以感受到他那博古通今的艺术情怀,更可以理解和认识他的艺术实践。从某种意义上说,李政道教授为倡导科学和艺术结合所作的努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主席题写书名的《科学与艺术》画册在京首发 画册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并于10月21日在北京炎黄艺术馆举行了首发式。由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主编的这本画册汇集了20余幅由吴作人、李可染等13位当代中国名画家创作的有关科学主题和寓意的画作,这些画作开辟了科学与艺术结合的新天地,创造出了新的艺术领域,令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5.
去岁金秋,我国科学界和艺术界的名流汇聚在首都炎黄艺术馆,就杰出物理学家李政道教授主编的《科学与艺术》大型画册出版进行座谈。画坛大师吴冠中操着浓重的江苏口音激动地说:“我年轻时上浙大也是学自然科学的,后来才走上从事艺术的道路。可是,我一直以为,科学和艺术是不搭界的。后来,李政道教授回国,经常同我聊聊。他认为,科学与艺术都源于人类的创造,都追求着真理的普遍性,都追求真、善、美。科学与艺术是相通的,密不可分的,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他还出了题目,让我们创作。通过实践,我逐渐接受了李先生的观点。科学和艺术的本质是一致的,只是后来社会分工把它们分开了。现在,科学与艺术之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与中国博士后桂峰我国的博士后制度的产生,凝结着众多专家学者的心血。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邓小平和李政道。自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政府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陆续培养出一大批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1977年我国恢复了高考招生制度,1978年开始...  相似文献   

7.
本书阐释了宇称不守恒定律的产生真相及物理科学史上的重大意义,记录了李政道不凡的成功道路。本书也是中国科学发展和教育决策的历史侧面反映,首次披露文革年代李政道的忧国情怀和相关高层内幕,同时揭示了李政道与杨振宁半个世纪学术恩怨的内幕。  相似文献   

8.
于右任是陕西三原人。在三原,明代王恕、王承裕父子和马理先生开了一代学风,成为有名的三原学派;清末"国子监学正"贺瑞麟是有名的"程朱派",朱佛光先生以科学与经学并重、教授学生而著称关中;被誉为"西北奇才"的于右任,更是有志于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作为民主革命战士、社会活动家,于右任不遗余力创办各类学校,热心支持教育普及,并把它融于革命斗争和社会改造之中,泽惠乡梓,成为民国史上重开三原学风的先驱。  相似文献   

9.
从发展起源、认证机构、认证对象、认证形式及证书管理等方面对美国档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英国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进行比较,同时结合对影响我国档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发展取向的因素的分析,在制定职业标准、选择考评方式、建立教育培训体系以及发挥档案学会作用等方面对档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构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好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这样一枚硬币就代表了文化。”这是著名科学家李政道的名言。由湖北美术出版社策划并编辑出版的《神奇美丽的神农架》大型摄影画册,恰似一枚耀眼的金币,流光溢彩,熠熠生辉。她以独特的视角在艺术地描绘神农架古老、美丽、神奇的同时,真实地展现了这一不愧为当今“科学大观园”的稀世珍藏,融科学和艺术为一体,创造了认知与审美的双重效应。一、科学和艺术完美结合,穷天地造化,寓环保意识和呼唤于审美之中这是《…  相似文献   

11.
科技博物馆在传播前沿科学知识、提高公民科学素养、营造城市科技文化底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各类科普场馆数量逐年上升,观众参观量与日俱增,教育活动内容不断丰富。同时,新形势下国内科技博物馆也面临科学教育创新的转折点与急迫点。本文在分析国外科技博物馆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总结思考它们在新阶段教育研究、藏品管理、社区公众等方面的优势及创新特色,为国内场馆结合馆情突破现有瓶颈,对标世界一流提高自身科学教育能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对于"馆校结合"来说,基本策略决定了宏观的发展方向,设计思路决定了具体项目的水平与效果。基本策略与设计思路不够精准,是"馆校结合"在某些地方遭受学校方面冷遇的常见原因。通过分析研究"馆校结合"的各方需求、国内外科学教育/课程标准、当代科学教育理念与发展趋势、科技博物馆资源优势与教育特征,并结合部分科技博物馆的经验与案例分析,提出了"对接《课标》+场馆特色+先进理念"的基本策略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趣味创意"的项目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3.
在全社会实行学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实现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高职教育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就业竞争能力与就业市场接轨的重要契机。本文分析了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对高职教育发展的影响并阐述了高职院校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应把握的若干要点。  相似文献   

14.
远程教育是对利用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以代替教师课堂面授教学的各类教育的总称。广义的远程教育包括利用大众传统媒介进行的各种社会教育。狭义的远程教育则专指各类远距离教学院校、机构组织实施的各种层次、规格、形式的正规教育(包括扫盲在内的基础教育,颁发学位文凭的高等学历教育,颁发各类证书和不发证书的各类职业技术培训,继续教育等)。目前,函授教育和广播电视教育是远程教育的两种主要形式。许多国家在开展档案教育特别是对档案在职人员的教育培训时,都采用了远程教育方式,其中,以中国、英国、美国和澳大利亚的档案远程教育较…  相似文献   

15.
印度政府一直致力于改变义务教育相对薄弱的现状,基于科技博物馆的非正规科学教育是一条有效的途径。本文结合印度的历史发展与社会背景,依托印度政府提出的两项教育政策和三项科技政策,联系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结合印度加尔各答的比尔拉工业技术博物馆和尼赫鲁科学中心的具体案例,阐述和浅析印度基于科技博物馆的四类中小学科学教育在科学知识普及、科学精神传播、专才培养、参与式互动、针对性教育活动等方面的特点,试图为探索发展中国家基于科技博物馆的中小学科学教育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的杨振宁热,与杨振宁与李政道的决裂、晚年娶翁帆为妻等社会新闻有关,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即西南联大研究正在愈加受到学界的重视。如果说西南联大代表了现代中国教育的桂冠,那么从西南联大走出的杨振宁、李政道、王浩、殷海光、邹承鲁等人便是这顶桂冠上最耀眼的明珠,而这其中又当以获得了诺贝尔奖的杨振宁和李政道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诠释“科技艺术”的内涵,通过案例展示科技艺术的国际现状,介绍中央美术学院在科技艺术方面所开展的工作,阐释科技与艺术相融合的重要意义,结合策展案例论证科普与美育的关系,提出技术史是连接科学、艺术与工艺的方法,科技史与艺术史要紧密融合,在科普中要注重美育。  相似文献   

18.
媒体视点     
高规格的科技论坛中国财经报道/中央台10月8日 10月7日,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以“21世纪科学的挑战”为题的大型学术报告会,拉开了中国工业高科技论坛的序幕。这是由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国家经贸委、教育部等16家单位联手举办的有史以来工业界和科技界最大的  相似文献   

19.
我国建立档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一项职业准入和晋升制度。在档案行业中建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对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促进档案事业的发展以及完善国家职业资格体系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国家各级各类档案机构和部门应重视并加快该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工作。  相似文献   

20.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一项职业准入和晋升制度。在档案行业中建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对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促进档案事业的发展以及完善国家职业资格体系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国家各级各类档案机构和部门应重视并加快该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