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是大势所趋。武汉作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的中心城市,有优势在低碳经济发展上先行先试,将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积极探索,勇于实践,闯出一条低碳经济乃至低碳城市建设的新路子,实现武汉经济发展的新跨越。  相似文献   

2.
城市低碳经济的发展面临技术、资金等难题,财税金融的发展给低碳经济解决资金瓶颈提供借鉴,通过分析我国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现状,选择相适应低碳财税金融工具,针对性建议推动城市低碳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可拓综合评价——以武汉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准确地评价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可以为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指明方向和提供决策依据。从经济技术、能源排放、社会发展、资源环境四个方面构建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可拓工程方法建立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可拓评价模型,并以武汉市为例,从单项指标和整体上对其低碳经济发展进行全面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给出低碳经济发展的几点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环境下,发展低碳经济是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的关键,也是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但由于资源型城市的区域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有必要对其低碳经济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在DEA模型的基础上,对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赤峰、鄂尔多斯等10个资源型城市进行相对综合评价及技术和规模有效性评价,结果表明: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锡林郭勒盟、鄂尔多斯市、阿拉善盟的低碳经济发展良好,包头市、乌海市、赤峰市、巴彦淖尔市的低碳经济发展落后,是内蒙古低碳经济发展的阻碍因素。据此提出内蒙古自治区各个资源型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低碳经济是21世纪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系列经济形态的总称,是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宣城市应结合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发展机遇,将我市的环境保护工作提升至新的层次,以污染减排为动力、以生态市创建为契机、以低碳经济发展为方向,把宣城打造成和谐、低碳、绿色的现代化城市.  相似文献   

6.
通过政策模型分析法,可以发现政策中的问题,探求政策创新的路径和策略。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和城市低碳发展激励政策的模型分析,应当以创新与扩散模型为基础,同时考虑政策系统中的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和政策环境等因素。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和低碳经济发展激励政策还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在对城市圈政府及政府部门、企业和公众的激励方面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和建设低碳城市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在对国内外低碳经济发展与低碳城市建设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深入剖析我国低碳建设的制约因素,并提出实现我国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高铁将对沿线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持续而不断扩大的效应.高铁将成为区域经济、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同城效应使城市间、区域间界线弱化,有利于城市公共服务的共享和不同地域的文化交流与融合;高铁负虹吸效应使武汉面临要素被流出的压力,使武汉面临提高综合交通和高铁配套交通能力的压力,使武汉面临要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的压力.如何放大高铁正效应,防止和减小高铁负效应对武汉发展的影响,主要从增强武汉综合竞争力、增强武汉综合交通能力、增强武汉综合服务功能三个方面作了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9.
低碳城市的发展路径研究   总被引:88,自引:1,他引:87  
以变暖为特征的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全球性问题,并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危机和挑战.本文以低碳城市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阐述低碳城市的理论内涵,简要介绍国内外典型低碳城市的发展现状,最后提出基底低碳(能源发展低碳化)、结构低碳(经济发展低碳化)、方式低碳(社会发展低碳化)和支撑低碳(技术发展低碳化)的低碳城市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0.
城市低碳竞争力的高低是低碳城市建设成果的直接反映,同时低碳城市建设的推进需要提前找到城市低碳竞争力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建立城市低碳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系统动力学建模对武汉城市圈、珠三角等4个城市群2007到2016年间的低碳竞争力进行仿真预测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城市群城市低碳竞争力整体排名变化比较大,武汉城市圈和京津唐城市群的竞争力随时间变化呈现平稳的变化趋势,而珠三角和呼包鄂城市群分别呈上升和下降趋势。最后,针对结果分析,从政府、企业和居民3个层面提出提升城市低碳竞争力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