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开课到底追求了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各级各类的"公开课"可谓风靡一时,教师的聘用、晋级、评优等等,无不要上公开课.为了一堂公开课,教师不知要付出多少心血: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准备各种教学素材、反复试讲征求意见……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只要这堂公开课被领导评为了优质课,以后的好处可谓多多.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各级各类的“公开课”可谓风靡一时,教师的聘用、晋级、评优等等,无不要上公开课。为了一堂公开课,教师不知要付出多少心血: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准备各种教学素材、反复试讲征求意见……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只要这堂公开课被领导评为了优质课,以后的好处可谓多多。公开课,我们到底追求了些什么?现实中的公开课,已经造成了与教学实际的严重分离,更多的是一种功利色彩。有许多人在各级各类的公开课中获得了一份份大红“证书”,可实际的教学中并不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有的教师为了一堂公开课,花费了几个星期的时间和精…  相似文献   

3.
公开课上常常出现这样的场景:教师巧妙的提问、学生踊跃的举手、一段精彩的回答,热烈的掌声响起,给予学生鼓励,给予教师肯定…… 一堂成功的公开课上,这种充满默契的一问一答是必不可少的精彩环节,有些提问可谓“点睛之笔”,有些回答可谓“恰如其分”.  相似文献   

4.
荣文燕 《小学生》2012,(8):88-88
当前的公开课教学,可谓“花开满堂”。尤其是在新课改的春风下,更是“群芳吐艳”。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我觉得:应该让公开课少一些热闹,让其恢复原来的真实。多给常态课一些关注,让课堂真正为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5.
公开课教学既是教师间进行教学方法交流的一种手段,又是具有示范意义的教学活动。要讲好一堂公开课,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从课程的组织到实施,每一个环节都是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考验。  相似文献   

6.
顾名思义,公开课是指课堂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即整个教学活动都处在对外开放的情境中,以利于教学评论和研究。时下,公开课已成为非常流行的词了,凡是说到教学研究都要找人上一堂公开课。诚然,公开课本身并没有错。试想,如果课堂教学不对外交流,互相讨论研究,教育怎会得到与时俱进的发展呢?但令人费解的是当今各色公开课为什么不知不觉地变成了“优质课”、“示范课”了呢。在这样的课上,教师是学生思维的“先知”,学生是教师思  相似文献   

7.
陶志坚 《考试周刊》2013,(75):156-156
在公开课上,上课老师除了要面对授课的学生外,还要面对旁听的教师、家长或专家等,上课难度要比常规课大。本文就如何上好一堂生物公开课提出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大凡站过讲台的,没有不对公开课“敬畏三分”的。俗话说得好,“人有脸,树有皮。”要想出类拔萃,脱颖而出,那么,“公开课”是一条不错的捷径!客观地说,一堂成功的公开课应当是对先进教育理念的有效传播,应当反映一所学校乃至一个地区的教育教学新动向,应当成为广大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迅速成长的路标和灯塔。  相似文献   

9.
教学公开课或观摩课是每位教师职业生涯中都要经历的一种教学活动。职称评选或职务晋级也需要教师开展一定数量、级别的公开课。公开课是教师是教师教学技能、教育技术技能、教学思想的一次展示活动。一堂优质的公开课从教学目标和内容的制定,到各个知识点的教法、重难点的突破方案、科学探究环节、课程结尾的小结涉及大量的教学细节。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兰溪县厚仁中学潘建教师回答: 每一学年,教师都要向学校、教研组汇报教学方面情况,或参加一些教学技能比赛.这个时候往往以教学公开课的形式展示教学的艺术水平.如何上好一堂公开课,成为很多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探索的问题.笔者多次观摩和开设公开课,积累了一点心得.下面就公开课的目标定位、内容设计、注意问题等方面和广大同行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正大多数上公开课的教师总想凭借千百次的精心预设,经过N次实战演练,向听课嘉宾完美地展示自我,以图获得广泛好评,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当然,授课教师也知道要精心演绎一堂完美的公开课也离不开学生的巧妙配合。于是,教师事先放好诱饵,预设圈套一步步诱导学生,学生或假装上当,或假装热烈讨论教师提出的无疑而问的问题。这样,伴随着师生们以假乱真的表演,成就了教师一堂成功的公开课。评课教师也把评价的注意力仅仅集中在授课教师身上。成功的公开课,授课教师可以独享"甜  相似文献   

12.
最近,我听了本校一位老师教余光中先生的《听听那冷雨》。这篇文章,可谓精深难懂,教师要在一节课内把文章上完,并且让学生读懂,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赏析作品的写作特色,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听后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一堂公开课成功的标准是什么?说实在的,有时候我们的公开课大多是开给听课老师的,因为对于上课者来说,一堂课能否打动听课老师,  相似文献   

13.
郑序坚 《新课程研究》2007,(8):42-42,5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研活动的广泛开展,观摩课、研讨课、评优课等各种形式的公开课可谓屡见不鲜。上好一堂公开课确实不容易,教师们都有共同的体会,上课教师觉得"累",指导教师感到"烦",而听课教师(特别是农村中老年教师)往往是"看看感动,想想激动,回到现实却没有行动",有着"望尘莫及"之感。这些现象的存在,应该说有其深层次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以便解决长期以来教师们感到困惑的,但是又不得不做的事情。  相似文献   

14.
公开课是一种理想的教研模式,它对于同行间的交流、探讨和提高大有益处。如今,在中小学每年都要举行公开课的观摩和优质课的评选活动。诸多教师登台亮相,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一堂公开课,大至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教学内容和步骤的安排,小至板书的设计,语言的推敲,乃至对课堂气氛的调控,突发因素的处理,都最能表现出任课教师的功力和素养,听课者亦看得清清楚楚,并能获得启示与教益。  相似文献   

15.
大凡教师都听过公开课。一堂好课,听起来会令人心潮澎湃,如沐春风,三日之后仍余音绕梁,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16.
教学中的公开课历来成为教师展示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的平台。为了准备一堂公开课的教学,为了得到评委的肯定和同行的称赞,教师得花上数星期甚至数月的时间精心设计、精心彩排。教师所想的就是如何在这场“表演”中出色完成任务。于是,在公开课中便出现了一幕幕“精彩的”教学片段。在此,笔者就某些数学公开课中出现的“精彩片段”谈谈自己的点滴感想,与同行们共勉。  相似文献   

17.
我曾承担过一堂全校公开课,课题叫“母亲河”。回想这堂课的教学过程,深深体会到要做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历史与社会课教师是多么的不易。与此同时,也让我体验了教学的成功与教学的乐趣,并感受到教育的力量与教师的使命。  相似文献   

18.
最近,笔者听了一堂公开课,总感觉们的的教师在竭力渲染课堂气氛,缺少课堂氛围的自然生成,把讲台当成了展示自身的舞台,为公开课而讲,为听课者而授。我们都知道,  相似文献   

19.
“导入新课-学习新课-拓展延伸”,大多语文课都遵循这样一个流程,其中由课内向课外的拓展延伸往往是最后必不可少的一环。实施新课改将课程资源引入教学以后,教师有了更多的课程内容选择权,于是课外资源的拓展成了每堂语文课的固定环节,公开课表现得更为突出,似乎少了课外拓展(课外延伸)这一环节,就不是新课程,更不是一堂成功的公开课。事实并非如此,语文课并非每堂都要引入课外资源.即便选用.也还有一个什么时候选用、选用什么样的内容的问题。下面结合笔者所听课例的几个片段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与实施,公开课越来越受到一线教师和教育理论工作者的关注。公开课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对于新课程理念的推行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全国到地方,各种形式的公开课都如火如荼。公开课在教师成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几乎所有优秀教师成长都经历了从听公开课到上公开课这样一个过程。公开课对于教师认识的提升、专业技能的提高、改革热情的激发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有幸聆听了几堂教师培训的公开课,心中总感觉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