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不言而喻,阅读教学本质上是一个对话的过程,包括学生与文本之间、教师与文本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话,文本则是一切对话之本。从某种意义上说,对话是一种言语感觉和言语智慧的传递,阅读教学的过程其实就是教师凭着对文本独到的言语感悟和言语睿智,去唤醒、点化学生的言语悟性和灵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课堂上的师生交流、互动是教师经验与学生经验碰撞的过程,也是教师将学生经验引向目标经验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的反馈言语对学生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影响:及时且恰当的反馈语不仅体现了师生平等的对话方式,凸显了教师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更彰显了教师的语言智慧、教学智慧.因而,对语文课堂中的教师反馈言语进行剖析,有助于教师尤其新人职教师对师生课堂互动的认识与理解,进而可以达到语文课堂的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里,对话不仅是指外在的言语行为,更强调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对话主体(包括学生、教师、文本)理性的碰撞、精神的相遇和情感的交流。  相似文献   

4.
正一、运用平等策略,以学生为主体对话教学中师生之间是民主的、平等的关系。实现师生之间真正的民主、平等关系是对话教学的前提。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言语策略上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乐于开口,乐于实践。教师课堂言语的选择与使用最能体现这种师生心理世界的开放特征和民主与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应  相似文献   

5.
正一、运用平等策略,以学生为主体对话教学中师生之间是民主的、平等的关系。实现师生之间真正的民主、平等关系是对话教学的前提。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言语策略上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乐于开口,乐于实践。教师课堂言语的选择与使用最能体现这种师生心理世界的开放特征和民主与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应选择使用能体现这种民主平等关系的言语策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学生、文本间不同言语生命交流融合、共生共建的过程。对话作为实现课堂效益的有效策略和途径,越来越受到重视。引领成为提高对话有效性的推动力。但我们的课堂上,部分教师放弃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不注重发挥教师指引的功效,导致课堂上的对话流于形式、内容空洞肤浅。下面是《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的两则教学案例。  相似文献   

7.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中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这几种对话形式的运用,其根本目的,是让学生能理解和感受文本,从中获得启迪与熏陶,并在多种对话过程中学得与习得言语,积累内化,直至运用言语。这就明确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阅读活动中的主体,是阅读教学中的中心,是所有对话  相似文献   

8.
教学互动:支持因素与实施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学互动是教师与学生双方间主动的合作与对话,是教学主体的生命活动过程,是实现教学创新的关键。支持课堂中“教学互动”发生的主要因素有言语、情感和动机三方面。在课堂实践中,教师可采取言语交流、合理的教师期望、情绪调节、激发兴奋点、培植思维发散点、科学评价等策略,将互动的观念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  相似文献   

9.
袁婷 《贵州教育》2014,(17):40-42
教学过程中的对话既是教育过程,也是教育现象。在新课改中我们认为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活动是文本、教师、学生之间多重对话的一种建构,这种建构应该是在理解文本基础上的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因此,教师作为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和促进者如何引导学生在平等的对话交流中达到训练言语、张扬个性、陶冶情操的目的是十分重要的,而课堂提问是其中最基本的表现形式,也是最为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里的“对话”不是人际交往中的言语交流,而是一种教学对话,是教师、文本、学生之间多元互动的有效“对话”。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实现有效的“对话”?如何让课堂因“对话”而精彩呢?下面我就来谈谈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培养学生的对话能力是实施对话教学所要达到的主要目的之一。培养学生的"言语型对话"能力,需要教师在教学理念上重视"言语型对话"的评价作用,并从对话与问题、问题与情境的密切关系着手,通过追求三者间的水乳交融,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言语型对话"能力。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语言信息的能力.小学生正处在口头言语与书面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实施有效的课堂阅读教学策略,对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达成课堂阅读目标、取得教学效益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中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这几种对话形式的运用,其根本目的是让学生能理解和感受文本,从中获得启迪与熏陶,并在多种对话过程中习得言语、积累内化,直至运用言语。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需要采用一定的教学策略,搭建学生与文本之间有效对话的桥梁,我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以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4.
培养学生的对话能力是实施对话教学所要达到的主要目的之一.培养学生的"言语型对话"能力,需要教师在教学理念上重视"言语型对话"的评价作用,并从对话与问题、问题与情境的密切关系着手,通过追求三者间的水乳交融,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言语型对话"能力.  相似文献   

15.
对话教学是在新课程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形态,主要有言语型对话、理解型对话、反思型对话三种课堂实践形式。言语型对话在现在课堂教学中已经运用比较普遍。理解型对话是人与文本的对话,分师本对话与生本对话。师本对话指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其持有的先入为主之见为前提而对文本的理解。教师与文本各有自己的视界,当教师带着自己的成见去理解作为课程内容的文本时,就一定会出现两个不同的视界,即教师的视界和文本的视界。教师理解文本的过程,就是教师与文本在各自视域的基础上通过积极的对话不断形成新意义、新思想的过程。生本对话实质就…  相似文献   

16.
教师调节是指在课堂多维对话过程中,教师借助言语、非言语信号(含面部表情、手势、神态等),作出及时、科学的现场调节的一种教育教学行为。然而,有些课堂在教师调节的处理上有失偏颇。具体表现在:随意型,教师调节缺乏整合与深度;认识  相似文献   

17.
新课堂要求从“教师中心论”“学生中心论”走向“师生对话论”。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对击始发灵光。教学的本质就是主体间的交往和对话过程。对话,不仅是一个时尚的名词、一个新锐的理念,而应是一种实实在在、付诸课堂实践的全新的教学行为和语文学习方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其实这里面包含着两层含义:(1)阅读是读者与文本间主体的对话过程;(2)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主体间的对话过程。这里面蕴含着语文教学对话的两个概念…  相似文献   

18.
郝焕香 《今日教育》2008,(12):30-31
课堂教学主要借助言语来实现.由教师话语和学生话语二者共同组成.是师生双方进行对话和交往的过程。“没有教师与学生之间外在的、物化的相互作用.要由一个人把思想、知识、经验传授给另一个人是不可能的。”因此.教师和学生都具有支配课堂教学话语的权力。学生课堂话语权利的充分享有和运用.是师生对话与交流的物质基础.也是教学目标达成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一、新课堂动态生成的理念《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也就是说新课堂是动态生成的,是开放的、互动的、真实的、多维的,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的多元的对话,是充满生命活力,充满智慧与挑战的课堂。所谓课堂动态生成就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现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  相似文献   

20.
朱燕红 《广西教育》2014,(29):77-78
正结尾是课堂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教师精心设计历史课堂的结尾,能产生余音绕梁、回味无穷的课堂艺术效果。在此,笔者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谈谈如何设计历史课堂的结尾。一、结构板书,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学习过程是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在历史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更要引导学生将整堂课的知识进行扼要梳理,构建知识网络。而结构板书作为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结尾方法,能帮助学生删繁就简,加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