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现行逻辑学教材中的传统词项逻辑部分,还存在一些争议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单称命题有没有量项,如何处理单称命题和全称命题的关系,三段论有哪些规则.我们认定:单称命题没有量项.对当关系推理中,单称命题不能作为全称命题来处理;三段论推理中,单称命题应作为全称命题来处理;命题变形推理中,单称命题可以作为全称命题来处理,也可以不作为全称命题来处理,不作为全称命题来处理为好.“在三段论中有且只有三个不同的项”不应作为三段论的一条基本规则.  相似文献   

2.
一、加入了单称判断的直言逻辑方阵由于单称肯定判断与全称肯定判断、单称否定判断与全称否定判断的主谓项周延情况相同,所以,传统逻辑一般是把单称判断作为全称判断来处理的。但在实际上,单称判断与全称判断的逻辑性质并不完全相同,在对当关系中,全称判断也不能完全充当单称判断的代表。在同素材的条件下,全称肯定判断与全称否定判断之间是反对关系,而单称肯定判断与单称否定判断之间却是矛盾关系;全称肯定判断与特称否定判断之间、全称否定判断与特称肯定判断之问  相似文献   

3.
一般逻辑教材在介绍直育判断时,通常把单称判断当作全称判断来处理,而对单称判断只用极少的笔墨一笔带过。在日常思维中我们常常会接触到单称判断,因此对于单称判断的真假情况和真假关系,还需要深入的探究。  相似文献   

4.
由于单称经验陈述命题所述的感知经验不可能是完全绝对地确真无疑的,同时由于单称经验陈述命题本身也不可能完全绝对地精确无疑,因而,单称经验陈述命题的真实性总是相对的,并不具有完全绝对的正确无疑性。  相似文献   

5.
中世纪是逻辑学发展的重要时期,指代理论是中世纪独具特色的理论,指代理论是讨论命题中的词项与其所指对象关系的理论,它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语言分析途径和方式。奥卡姆的指代理论是中世纪指代理论中颇具代表性的理论,它表明直言命题中的主项和谓项都具有指代的性质,指代对判定单称命题、特称命题、全称命题、不定命题、过去时和将来时的命题、模态命题的真值起到重要作用,从而得出指代对把握命题真值起到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形式逻辑里,对直言判断可根据主项的量是一个、一些还是全体划分为单称判断、特称判断、全称判断。对于这三种判断,有些形式逻辑著作认为,单称判断“是表示个别事物的情况的判断”,因而“是科学认识的基础”,而全称判断则“反映了主项所表示的事物与谓项所表示的性质之间的普遍必然性联系”,“超出了狭隘经验的范围,反映了事物的规律性,全称判断对于人们预见未来、决定行动与改造世界是特别重要的。”还有的著作认为“人类的认识从个别开始。……所以单称判断是我们对于客观事  相似文献   

7.
直主判断是对事物直接断定的思维形式,分为全称肯定判断和全称否定判断,特称肯定判断和特称否定判断四种.全称指主概念所指范围涉及全部外延(即周延),特称指主概念所指范围为部分外延.还有一个叫“单称”,指单个的却是整体的事物,所以是一种特殊的全称.  相似文献   

8.
含有存在量词的命题称为存在性命题;含有全称量词的命题称为全称性命题.这在方程与不等式中是常见题型,但也是初学者不宜把握的题型.初学者往往把两者混淆起来.笔者在教学中发现,这俩兄弟既调皮又可爱,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相似文献   

9.
判断是一种重要的思维形式。为了从质与量两方面,特别是量的方面做到判断恰当,避免错误,我们必须研究简单判断中主词和宾词(统称为名词)的周延性问题。数学中的简单判断有四种形式:全称肯定判断(记为A),全称否定判断(记为E),特称肯定判断(记为I),特称否定判断(记为O)。我们将单称判断看作全称判断。何谓判  相似文献   

10.
在学习《常用逻辑用语》时,参数范围的求解问题是一个重要题型,其知识点涉及命题、含逻辑联结词的命题、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的真假,充要条件等,本文对此归类解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啄木鸟医生:总称是一类事物的名称。单称是具体的、个别的某个事物的名称。如“水果”就是总称。它包括柿子、犁、苹果、香蕉……柿子是单称,犁是单称,苹果、香蕉也是单称。总称、单称使用不当,有时是说该用总称了用了单称,该用单称却又用了总称;有时是单称总称混用。你看小黄莺造的句子: 病句今天是我的生日,妈妈从远方寄来一封信件祝  相似文献   

12.
恒成立问题一直是高考的热点问题,但随着"全称命题和特称命题"的引入,存在性问题开始渐渐进入高中数学题库.这两类问题在处理方法上类似,因此我们经常会碰见这两类问题的综合问题.处理这类综合问题涉及函数的性质、  相似文献   

13.
关于单称判断逻辑形式公式其解说,在现行的逻辑教材中存有分歧。多数教材给出的逻辑形式公式为:“这个S是P”与“这个S不是P”,并认定单称判断的主项是一个单独概念。少数教材给出的公式为:“(某个)S是P”与“(某个)S不是P”,认为单称判断的主项有两种情况,即有的是单独概念,有的是普遍概念。本文对它们分别作了评析,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文章认为,要正确理解单称判断的逻辑形式和准确刻划,关键在于确定单称判断的主项是一个普遍概念。  相似文献   

14.
在逻辑学界,人们对单称判断的主项是单独概念还是普遍概念,以及单称判断有量项还是无量项的问题,是有争议的。本文通过对这些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剖析,并认为单称判断的主项有的是单独概念,有的是普遍概念;单称判断是有量项的。  相似文献   

15.
一、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的含义 1.全称命题:对于取值集合中的每一个元素,命题都成立或都不成立,则称这样的命题为"全称命题".常用"都是"、"都有"、"任意的"、"任何的"、"都不是"等词.如,(1)a,b,c都是正数.(2)对于任意的x都有x2 x 1>0.  相似文献   

16.
在数学试题中常出现含全称量词或存在量词的命题,主要考查命题的转换与逻辑推理能力.若只含有一个全称或存在量词,转化为函数最值处理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但近年的高考试题中,如2010年山东(理)、辽宁(理)的压轴题出现多变量且含两个全称或存在量词,对转化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得分率普遍不高.本文对这一类的各种形式加以归  相似文献   

17.
一、什么是命题? 所谓命题,即数学上的一个判断。既是判断,就只有“肯定’和“否定”两种形式。无法进行肯定或否定的,就不能称为命题。如“我正在说慌”因为无法判定它的真假,就不是命题。此外,命题还具有确定性。即命题对象的最小外延(命题对象的大前提)不能改变。二、命题的分类命题依质可分为肯定命题和否定命题。用肯定形式叙述的命题,称为肯定命题,如“2是偶数”即是。用否定形式叙述的命题,称为否定命题,如“3不是偶数”即是。命题依量可分为全称命题和特称命题。全称命题涉及命题对象的全体,命题中有全称词“凡”、“都”、  相似文献   

18.
全称命题、存在性命题是江苏高中数学中教材新增加的一个内容.对于全称命题“Vx∈M,P(x)”,我们会把它转化为一定范围内的恒成立问题,而恒成立问题一直都是高考大餐中不可或缺的一道主菜.存在性命题“x∈M,P(x)”,也有越来越热的趋势,希望备考的学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经过笔者的归纳和总结,高考对存在性命题的考查,主要有下面几种常见的类型.  相似文献   

19.
一、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的含义1.全称命题:对于取值集合中的每一个元素,命题都成立或都不成立,则称这样的命题为“全称命题”.常用“都是”、“都有”、“任意的”、“任何的”、“都不是”等词.如, (1)a,b,c都是正数.(2)对于任意的x都有x2+x+1>0. 2.特称命题:对于取值集合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使得命题成立或不成立,则称这样  相似文献   

20.
存在性命题和全称命题位于高中数学书1-1第一章的第三节,存在性命题:存在x∈M,P(M)的否定为全称命题:对于所有x∈M,┐P(M),全称命题:对于所有x∈M,P(M)的否定为存在性命题:存在x∈M,┐P(M);同学们都能准确地把它写出来,可大部分学生没想过它们之间的区别和它们的用途.实际上,它们在高考的解题中的用处可不小,很多同学在做综合题时,最怕看到"存在"和"所有"类字眼,不知该如何下手,甚至有些综合题即使看了答案也不怎么懂,往往遇到这种问题时很多学生直接选择放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