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构建以专业群为单元的校企合作有机体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职业教育以校企合作为办学基本要求,如何将校企合作落实到专业群层面,进而实现从形式、内容到机制的全面有机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进入提高质量与内涵建设新阶段的重要任务。以专业群为单元的校企合作有机体建设需要重点把握搭建平台整体运作、共同建设交叉管理、共担业务共享收益、协同发展合作育人等关键环节;并需从制度与政策层面明确校企合作各方的责、权、利,构建有效的校企合作有机体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
校企一体化动力机制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浅层次、低水平、松散型的校企合作模式已严重影响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政府缺乏政策、企业缺乏动力,学校缺乏主动等是我国校企合作一直难以走出怪圈的重要原因.要彻底解决这些突出问题,实施紧密型的校企共同体合作模式,构建校企一体化的动力机制,已成为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所面临的重大课题.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经过不断探索,在校企一体化机制创新的基础上进行校企共同体建设,其成功的经验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3.
构建利益共同体 推进校企深度合作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彰显高职教育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本途径。要以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增强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活力和综合竞争力,努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其中,构建利益共同体是推进高职教育校企深度合作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4.
校企合作: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主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和经济双重属性决定了跨界性成为职业教育的主要特征,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发展规律,使校企合作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主线。合作是当今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主流态势,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灵魂,高等职业教育有可能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突破口,合作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新要求。高等职业院校要探索合作办学的体制机制,强化以学生为本的合作育人模式,创新产学研合作的共同发展机制,以创立高等职业院校品牌。  相似文献   

5.
校企合作与创新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创新人才培养多元模式、构建要求、效能管理,并根据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高等职业教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教育创新,努力培养创新人才。本文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当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中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要求以及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根据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校企合作虽已取得了一些实践成果,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校企合作开展深度不够,特别是地方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发展有待进一步提高和深化。本文从协同创新视角分析了地方高校与企业的合作需求及动因,发现加强校企深度合作是地方高校和企业推动协同创新必然选择,共生是地方高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协同创新的根本动力。通过加强政府引导与组织协同、共同制定校企协同创新战略、共建协同创新平台、建设有利于校企协同创新的文化氛围可以构建良好的校企共生机制,推动地方高校与企业深度合作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刘贵君 《学子》2014,(3):105-105
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价值在于对高职院校学生实际技能的真正培养,新时期,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的兴起必将成为重要的趋势和方向,应该将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在民办高等职业教育中更为有效地开展,使其成为创新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新保障。本研究分析了民办高校进行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改革的意义,提供了以构建校企合作教学新体系、强化校企合作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师能力建设等方法,希望能够为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发展和创新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9.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高等职业教育法律和法规不健全,缺乏可操作性;企业培训师缺乏规范性制度;高等职业院校自身优势不足、缺乏吸引力。为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政府应完善动力机制、法律机制、人力资本投资收益保障及补偿机制;高等职业院校应创新办学体制,构建可持续发展格局;国家应建立企业实训指导教师资格证书体系,培养高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校企协同创新团队是校企合作办学的升华,校企协同创新团队能否真正实现和展现其活力创新作用,从根本上讲还是靠人才和机制。人才是校企协同创新的关键构成要素,而机制是提高校企协同创新团队发挥作用的助推器。目前不少校企协同创新团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制约因素,产生了"闲置"问题,要通过构建校企协同创新团队新模式,以推进高校与企业的协同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1.
高等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合作面临政府、行业、企业、社会环境以及学校自身的现实桎梏,明确各方的主要职责是重要前提,且应在协同创新的模式下构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即实施政府引导的激励、评价与保障机制,职业院校支撑的内部调控机制,以及企业参与的多元驱动服务机制。  相似文献   

12.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教育类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逐步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命运共同体的视角,基于协同理论,剖析了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参与者的需求,明确各方主体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过程中的责任,力争参与各方主体的利益最大化。从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各参与主体的优势和作用,解决学校、企业和学生之间存在的利益需求冲突。在校企合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长效运行机制下,高职院校可以持续向企业输送符合行业标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不断为企业储备后备人力资源。企业可以通过提供一线技术技能大师到校兼职优化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结构,共同参与课程开发,保障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前沿性,提供实训设备、实习基地充实学校实习实训条件,助推学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构建校企协同共赢长效合作机制有助于扩大校企合作各参与主体的利益交集面,强化协同共赢机制,促进多方价值实现;优化合作运行机制,达成融合协同目标;完善合作保障机制,激励合作长效共赢,使教育、人才和产业链彼此交融,价值取向趋同。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呈现出多样化、深入化、链式化等多种紧密发展模式,校企合作走向协同纵深发展。但是将校企协同推进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阶段相结合,根据人才在不同阶段的认知和需求进行价值激发、整合、转化和实现,进而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素质仍显得不够。因此,基于北京地区校企协同的创新创业教育现状,结合校企协同推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典型案例,提出"三链共生"模型及构建校企协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政策建议,对于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校企合作办学是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最有效途径,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支撑,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也离不开企业的推动,没有企业的参与和支持,很难办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有利于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本人从校企合作教育角度出发,浅谈构建校企合作教育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对高职院校而言与行业企业共同构建"双向双聘"机制对于打造高水平"双师型"师资队伍、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有重要意义。"双向双聘"机制的构建要研究前提与基础、进行组织机构的设计、强化制度建设。要制定校企一体化发展规划,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以推动与保障"双向双聘"机制运行。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总结当下地方本科院校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的现实状况和存在问题,剖析成因并提出以下推进校企合作深入发展的措施:明确校企双方利益责任,创建校企共荣合作机制;建立校企合作对接、考核机制,完善校企合作管理制度;构建校企融合共同体,创新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等。  相似文献   

17.
推动产教融合深化发展,优化校企协同育人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产教融合视角下高职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展开探讨,提出职业教育融入区域产业的对接机制、校企"双主体育人"的合作机制、高端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育的深化机制以及校企协同育人的长效运作机制,从四个方面入手实现产教融合视角下高职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实现企业、...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开展基于多元协同路径的创新创业教育探索,能够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之间的彼此融合,不断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适应性,推进高职院校实现高质量发展。基于此,具体分析多元协同路径与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之间的契合点以及衔接价值,结合当前校企合作情况,教育内容情况,教育理念情况,找出当前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中面临的发展困境,并针对性地提出要构建产学研一体的协同育人机制,建设高素质创新创业教学师资队伍,搭建基于校企合作的创新创业教学平台。通过内部运行机制,外部支持机制,以及实践育人平台的共同搭建,进一步保障高职创新创业教育能够实现多元协同育人,更好地培育出具有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技能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9.
高职教育校企协同创新是推动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改革工作走向深入的重要举措。分析当前高职教育校企协同创新中面临的问题,从校企协同创新的主要特征入手,构建以文化融合作为协同创新的基础,以组织管理融合作为协同创新的保障,以目的融合作为协同创新的动力的高职教育校企协同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现代产业结构体系构建的时代责任。每一所高职院校都应从学校发展的战略高度,创新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自顶向下地按目标层、操作层和评价层的顺序,开展校企合作的系统化设计,并精心予以实施,以培养高素质高端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