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我国的传统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被消解了,学生在教学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被束缚了。教学因为没有学生的主体参与,失去了生机和活力。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加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广大教育理论工作者和中小学也进行了一些参与性教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并取得了一些成果。然而由于传统教学观念和模式的根深蒂固,致使教学现状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本人试图通过参与性教学的研究,并结合参与性教学的现状,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具体策略,希望能对广大一线教师有所帮助和启示。  相似文献   

2.
肖娇 《考试周刊》2014,(91):123-123
在初中教育教学体系中,体育教育不可或缺。本文分析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对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性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探索出一些提高学生在教学中主动参与性的措施。这样的研究对当下的初中体育教育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参与式教学理念被广泛应用,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教学活动的平等参与性,突破传统教学组织形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参与性教学更为重要。参与性教学可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本文首先对参与性教学的相关概念和特征进行了阐释,进而提出了关于强化参与性教学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袁雯 《内蒙古教育》2012,(18):49-50
课程改革强调关注人的主体能动性、主体意识、主体精神、主体潜能的充分发展以及它们在教学中的作用,是现代教育理论的重要特征。基于此特征传统的教学模式需要进行调整,而教师的教学观念也需要转变,因此采用新型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加强学生主体参与性显得尤为重要。学案式教学是一种有效提高学生主体参与性的教学模式,它既继承了传统教学模式的衣钵,又为了适应新课程改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阶段教学课程改革不断进行,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在各学科积极运用与开展,参与性教学作为以学生参与为主要方式的教学方法,符合新课标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这一理念,被广泛的运用到各阶段教学工作中,本文通过对参与性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作用,进而提出一些在语文课堂积极开展参与性教学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主体参与教学模式能营造自由、平等和宽松的教学环境,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其在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中的具体应用体现出主体参与教学模式的教学价值,凸显出创业教育课程所要求的体验性、参与性及实践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德育课堂教学改革倡导学生的主体参与性,主张让学生在参与和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如何发挥学生的参与性是问题的关键所在。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在德育课堂中发挥学生参与性的条件,并对学生在课堂参与的实现形式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学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审视当前课堂教学现状,许多课堂教学中形式主义非常严重,教师依然喋喋不休地“重复着昨天的故事”,传统教育教学观念和陈旧教学手段仍然“涛声依旧”,学生的手脚和大脑仍旧被无形的绳索紧紧束缚着,课堂俨然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学生如同傀儡一般被操纵着,“学生主体”只能成为橱窗式摆设,即便在一些课堂中能看到热热闹闹的学生活动场景,充其量学生主体性仍是一种假象.  相似文献   

9.
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模式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是培养学生主体人格的有效教学模式,其理论基点是主体性、参与性和发展性教育思想。从培养创新主体、自律主体、合作主体和审美主体等方面探讨了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外部表征,并提出了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模式的合理框架。  相似文献   

10.
近年作者就“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及其对教学实践的影响等问题,对唐山乡村初中(未参加JIP实验的部分学校)历史教师进行了调查,并研究了参与JIP实验的唐山乡村初中各学校的实验总结报告。调查显示,没有参与JIP实验的初中历史教师对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虽有所了解,但教学方式没有明显变化;研究发现,参与JIP实验的乡村初中历史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明显的转变,教学方式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就落实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观念的有关问题谈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张友福  王敏 《教育》2013,(14):48-49
在大学教学实践中,加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性是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早已不能适应现代教学发展的需要,进行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性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已成为大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参与性教学的探讨,提出大学常用参与性教学方法的应用与实践。参与性教学的内涵参与性教学是在民主、平等的教学  相似文献   

12.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人心,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被确立,课堂教学中满堂灌的教学现象越来越少,人们都把强化学生主体意识放在了首位,强调课堂中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又是学生能力的发展过程.因此教师要彻底摒弃和摆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  相似文献   

13.
历史课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本文从优化课堂设计促进主体发展;创新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参与性;构建主体性发展的教学策略方面作以探析。  相似文献   

14.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早已成定论,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却寥寥无几.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教师观念还没有真正转变过来,仍然在教学实践中有意无意地主宰着课堂,学生仍是被动地学.因此,作为教师必须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担当主导者的角色,才会逐渐培养起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15.
一、参与性校本培训模式理性思考 思考之一:校本培训不容忽视被培训者的主体性 现代教学理论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把获取知识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进而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消极、被动地位。同样,在校本培训过程中,教师也是培训活动中不可替代的主体。如果没有被培训者学习的积极性,没有被培训者在培训活动中的主动参与,整个活动就可能蜕变为“灌”“注”式,  相似文献   

16.
传统教学中落后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妨碍了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培养,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使科学教学中的探究活动难以实施,而研究性学习法是以发展学生的探索思维为目标,以学科基本结构为内容,以再研究性为步骤,重现科学家研究性自然规律的研究过程.在教师的启迪下,让学生自己去研究问题,探索和解决问题,比较适用于一些实验规律的探索.学生对这种既要思考,又要动手,亲自研究知识、总结规律的教学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主体教育思想主张提高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唤起学生的参与意识,引导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合作.本文就运用主体教育理论,结合生物学科教学的特点,围绕生物课堂主体参与教学的实施策略问题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新一轮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教育观念正以全新的方式挑战长期以来存在的传统的教学评价观念。高中历史教学在这一改革过程中也确立了新的教学评价方法.本文就高中历史教学的改革重点做出浅要分析.并提出一系列有效的教学评价新方法,仅作引玉之砖。希望和广大教育同仁交流,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现行的教学方式相比传统的教学方式有了一定的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也由完全的被动接收向主动参与的方向发展.如何在教学中尊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尽快的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以新的教育理念来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自身的情感表现、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尊重学生的学习成果.  相似文献   

20.
尽管传统教育理念在新时代有了相应的改善,但初中体育教师仍未意识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本文主要针对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参与性展开研究,希望通过笔者的努力找出提升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参与性的有效策略,推进我国初中体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