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后排进攻战术的运用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前言后排进攻,已成为现代排球进攻的重要手段。后排进攻是指:扣球队员在本方进攻线以后起跳,扣击二传队员在进攻线前的开网球。后排进攻起源于1977年的第三届世界杯男排赛上,至今已有20年的历史。在这20年的排球运动发展中,后排进攻方兴未艾,目前已被世界各国男、女排诸强所广泛运用,成为90年代排球运动进攻战术发展趋势中的一种不可抗拒的进攻形式。因此,本文拟从后排进攻战术在比赛中的运用入手,揭示后排进攻战术的发展趋势。2后排进攻战术的运用随着拦网能力的不断提高和排球运动技战术水平的迅猛发展,后排进攻战术正向着进攻…  相似文献   

2.
目前,排球运动向高、快、多变的方向发展,国内外强队运动员身材大型化和弹跳力普遍加强,使后排进攻有了可靠的物质基础,由此而形成的立体进攻战术,在实践中被各队广泛采用,其结果充分证明后排进攻是突破拦网,争取主动的有效手段。从这次全国甲级联赛看,后排进攻战术运用最多的  相似文献   

3.
随着世界排球运动水平地不断提高,尤其“全面”进攻能力的发展,使排球的攻防矛盾更加激化,同时由于拦网规则的改变也进一步促进了攻防战术的变化,比赛双方都力争主动,力避被动,争夺日趋激烈。快攻战术是现代排球进攻战术的重要特点之一,是争取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国际、国内排球赛中,运动员以“小打大”,以“快打高”,比赛中,常常见到以迅雷不及掩耳  相似文献   

4.
现代排球自从规则允许拦网可以伸手过网拦阻以后,拦网技术已成为比赛中得分的重要手段,拦网技术在比赛中的威慑作用不仅迫使网上进攻向着“快速多变”的方向发展,而且也迫使进攻战术向着“高点”“纵深”方向跃进。同时,强大的拦网在比赛中对进攻队员心理上也造成了严重的  相似文献   

5.
2022年世界排球锦标赛欧美强队表现出的高水平,让我们看到了目前中国排球的差距,源于观念认知和技战术理论落后导致的高水平排球竞技人才培养之沉疴宿疾已经成为阻碍我国竞技排球向更高水平发展的桎梏。因此,把握竞技排球运动发展趋势,与国际接轨,从规范运动员专位称谓和排球技战术分类开始,构建适于竞技排球发展规律的技术、战术理论新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采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和专家访谈等方法,对我国现有排球技战术理论提出了质疑和思辨,构建了新的排球技战术理论体系。研究认为:副攻的重要职责是拦网和牵扯对方拦网,而并非是没有主攻重要的副手;按照排球击球动作进行技术分类存在很大误区;比赛中用“垫球”动作完成的“接发球”和后排“防守”,是截然不同的两项技术,因此不能统称为“垫球”;“小球串联技术不好”的根源在于战术理论体系缺失了“攻防转换系统”;发球已然成为比赛中真正意义上的全队“第一次战术进攻”;“防反”和“推攻”在“四攻战术系统”中都是接对方的进攻性击球组织进攻,目的都是为了“反攻”;“保攻”的唯一目标是为了实现“再攻”。通过理论思辨提出了诸多新的观点,以期能够抛砖引玉,引起学界争鸣,促进...  相似文献   

6.
几年来排球的进攻战术发展很快,目前更加完善和灵活多变,并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战术体系,给拦网造成很大威胁。在比赛中可以看到集体拦网的次数逐渐减少,有时甚至连一对一的单人拦网也保持不住,扣球往往是在无人拦网情况下进行的。这是因为现在的拦网技术已不能适应快速多变的战术进攻,落后于进攻的发展。从拦网的统计中我们可以看出战术进攻的成功率是很高的。同时也反映出拦战术进攻的成功率是很低的。  相似文献   

7.
“自由人”不仅仅是排球比赛中对抗进攻的核心,同时在接发球、防守、调整队员、传递战术意图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由人”是后排防守的中坚力量,他将做为一名具有特殊技能的队员在新的比赛格局中对世界排球运动的均衡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 当今排球运动重要标志是运动员身材高大、弹跳好、身体素质和基本技术全面,其主要特点之一就是网上争夺日益加剧。为了更好地挖掘进攻的潜力,突破强有力的拦网,不仅从前排的激烈争夺,而且发展到后排纵深的对抗,从而大大地加强进攻的力量,极大地丰富了进攻战术。美国男排为何能夺取“四连冠”,除了独特的“摆动进攻法”和与众不同的接发球站位法外,还与美国队拦网占优势是有密切相关的。道格拉斯·比尔认为:“这一技术过去是,现在仍然是美国男排的强点”。1988年奥运会美国男排与苏联队争夺金牌的比赛再次证实这一点,美国队拦网得分大大地超过苏联队,据前三局统计数据表明,美国队依靠拦网就得一局球左右。拦网这项技术从1981年中国女排首次夺冠到1986年成为世界女排坛第一支  相似文献   

9.
试析排球比赛中的临场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排球运动对运动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需要运动员具备有形的技术,如技术战术和身体素质,同时需要无形的“技术”,如临场意识,心理素质和场上作风等。本文就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进攻、防守、拦网、传球、保护和战术意识进行了分析、探讨,试图能引起广大排球教练员、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的重视,从而有效地提高排球运动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0.
第9届世界杯女排前六强队网上实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健辉 《体育与科学》2004,25(4):56-58,62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对第9届世界杯女排比赛中国队与前六强队比赛技术统计资料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分析得出:中国女排世界杯夺冠,主要是快速多变的进攻战术得到了较好的运用、心理素质稳定、失误少的结果。但是,中国女排网上实力与世界强队相比没有绝对优势。提示现代世界女排比赛朝着女子排球男子化和“速度排球”的方向发展。指出中国女排应进一步加强接发球的训练,以保证快速多变的进攻战术运用,对拦网的判断和移动的速度进一步加强训练,不断提高拦网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排球战术发展较快,快速的、富于变化的、多层次的配合进攻,取代了单调的刻板的打法,作为快攻战术基础的快攻技术有了不少创新和发展,使排球落动生气勃勃,面目为之一新。排球运动是对抗性的运动项目,攻守双方不断起眷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作用和变化。拦网规则的改变,曾经推动了进攻战术的发展;同样,近年来战术的发展也刺激了拦网技术的提高;高拦网、重叠拦网、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排球运动迅速发展,规则不断修改和拦网技术的加强,直接推动着进攻技战术的创新和改革。世界各强队都探索如何通过新的途径,突破对方拦网,达到制胜对方的目的。进攻战术的变化和发展,也不断促进防守战术的变化和发展。五十年代初期,进攻战术较简单,攻击力量不很强,防守战术多采用“心跟进”。六十年代进攻战术较前有了发展,防守战术随之而变化,很多队采用“马蹄形”和“边跟进”。七十年代随着拦网规则再次修改,进攻技战术向“高、快、变”方向发展,防守战术也由“边跟进”的死跟发展到“活跟”。  相似文献   

13.
我国软式排球运动水平不高,究其原因,除我国开展此项运动起步晚外,对进攻战术的研究不够,以及进攻战术训练水平不高也是重要原因。因此,提高对软式排球进攻战术特点的认知水平,加强进攻战术训练,以促进进攻战术水平的提高,是提高软式排球运动水平的关键。 1.软式排球进攻战术的特点 从目前举行的一些较高水平软式排球比赛统计结果看,运用前排多变的快攻战术的成功率远高于其它战术的成功率,而后排进攻战术的成功率则较低。前排的快速多变进攻战术频频凑效和后排进攻效果不明显是软式排球比赛进攻战术的特点。这主…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世界排球运动的发展,排球运动的技术、战术理论在不断地创新。通过国内外比赛的技术统计、分析和资料的交流,在不断实践的道路上,创造了技术战术,如空中飘动扣球、重叠拦网、以快球为中心的“时间差”、“位置差”的变  相似文献   

15.
现代排球比赛攻防矛盾焦点集中在网上的激烈争夺,扣球与拦网的矛盾日益尖锐化。所以要想在比赛中战胜对方,就要在扣球与拦网两项技术上有所创新。近几年来我国排球技术提高很快,己经进入世界先进水平,这和技术、战术的创新是分不开的。技术、战术的创新也是今后排球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教学与训练实践去摸索,在“吊球”、“拦网”,“强攻扣球”以及两次球进攻等方面做了一些新技术、战术设计的尝试,(其中“单脚起跳拦网”已在《中国体育科技》发表,本文从略)由于实践较少,很不成熟,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拦网又称为“拦扣球”,是网上阻拦和削弱对方各种扣球进攻最积极和最有效的武器。拦网是组成反攻战术的基础,也是攻防反复激烈争夺的一个支撑点,尤其随着排球快速多变进攻战术的发展,各种相制约的新型拦网技术也随之拥现出来。以往,拦网被称为排球比赛的第一道防线,但当拦网规则改变后,尤其在进入七十年代拦网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拦网越来越包含有进攻的性质,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项进攻的武器。我队与来访的国际强队罗马尼亚男排的一场比赛中也暴露了这个问题,在三局中罗队拦网得13分,而我只拦得5分,平均每局罗队得4.3分(罗队每局扣球只得3.3分),我为1.7分,拦网已呈现很大的差距。从74年的墨西哥世界排球锦标赛的  相似文献   

17.
后排进攻代表了90年代排球运动发展趋势。本文结合我国排球运动的特点,比较全面地分析了国内外后排进攻的现状,认为虽然世界列强都广泛地运用了后排进攻,但后排立体进攻目前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大有挖掘的潜能。目前,中国排球界应认清形势,抓往契机,大力发展后排进攻。本文还大胆提出了后排进攻战术,应以非交叉前排掩护和交叉前排掩护为参照的分类设想。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的提出综观世界排坛,网上争夺日趋白热化,扣拦矛盾极为突出。这是当前世界男排发展的一大特点。扣拦矛盾不仅表现在个人技术和身材高度上,而且更表现在集体进攻战术和集体拦网战术的运用和对抗方面。随着进攻战术的迅速发展,必然带来拦网战术的深刻变革,尤其是交叉换位跑动的“配合进攻”风靡一时的七十年代后期,作为与之相抗衡的集体拦网战术——重叠拦网,也就应运而生。1978年在意大利举行的第9届世界男子排球锦标赛上,苏联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排球的拦网在比赛中的重要性,它不但能够在比赛中得发球权,而且也是直接得分的重要手段,拦网技术运用和掌握的好坏对排球比赛的胜、负起着决定性作用。纵观目前的排球发展趋势,进攻的快、变战术越来越趋向成熟,在比赛中得到广泛运用,已是屡见不鲜,因此给拦网这项技术带来的困难越来越大。为了使拦网在比赛中充分的能够发挥它的效用,所以我们必须从各个角度全面、细致的去研究它,进而挖掘和寻求拦网技术的特点和规律,为提高拦网技术水平提供线索,为发展拦网技术水平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目前进攻战术的快、变在比赛中已为广泛使用,为了减轻拦网的压力,如何利  相似文献   

20.
在一九七七年的第四届世界杯男子排球赛中,后排进攻首次得到了有意识的运用,它以有异于近网扣球的速度、弧度和落点,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实战效果。近年来,在现代排球运动进攻战术向纵深发展的趋势下,后排进攻已成为“立体战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