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依托各类声音内容平台的崛起,播客开始覆盖逐渐式微的知识付费市场,进入大众视野,并在2019-2022年间迎来内容和消费者双向快速增长。中文播客内容端和消费端均呈现一种独特属性:女性受众占比多于男性。可惜的是,在既往的中文播客研究中性别未曾作为主要线索被予以讨论。传统性别叙事往往也是聚焦在视觉和文字形式的文本之上。由此,本研究基于对垂直类播客平台“小宇宙”中11个女性议题播客账号的分析发现:播客作为声音媒介有着显著的性别叙事价值,适合作为女性为自己发声的内容阵地,且相较于其他新媒体叙事场景而言,呈现出一种偏向克制和理性的叙事特质。  相似文献   

2.
张亚堃  张伟超 《传媒》2023,(9):54-56
在技术叠代加速、社会变化加速、生活节奏加速的加速社会里,以播客为代表的听觉文化再度回归。从信息传播效率来看,声音表意对于时间的需求、数字口语的表达冗余、“低效”的去中心化内容分发机制,使播客成为“加速社会”里的“慢”媒介。从技术伦理视角来看,声音的情感陪伴、线性叙述下的意向完整表达、对传受双方的平等赋权,使播客建构的感官世界与意义空间有助于缓解加速社会带给人们的奴役压力。  相似文献   

3.
许加彪  梁少怡 《当代传播》2023,(3):103-105+112
随着中文播客用户群体规模不断扩大,考察其“以声会友”的社交方式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议题。本文遵循媒介文化研究路径,通过参与式观察和文本分析法,结合深度访谈内容,试图阐释作为个体交流的中介——中文播客之于在线社交的价值与隐忧。研究发现,虽然中文播客提供的“声音社交”“情感社交”“知识社交”在很大程度上舒缓了用户的疲惫感、孤独感与焦虑感,但“听播客”也会再造焦虑,如何调整是中文播客的难点所在。  相似文献   

4.
播客正成为声音新媒体中不可忽视的力量。由新媒介技术与新媒体文化促生的播客,由于其全民参与、个体表达以及在社群空间营造方面的特性,不仅越来越多地嵌入到用户的日常生活中,而且正以其丰富的功能改变和建构着媒介与社会公共空间的关系,未来有着更广阔的生存空间和更清晰的发展方向:立足声音特质,发掘社交潜力;拓展功能性场景,打造专业垂直“播客+”;弥补生产场域不足,借鉴主流话语融入社会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5.
李磊 《新闻实践》2006,(2):28-29
所谓播客,是POCTOAST的中文直译,是数字广播技术的一种, 最初借助一个叫“IPODDER”的软件与一些便携播放器相结合而实现。“播客”网站为用户免费提供30M至100M的使用空间,“播客”可以用麦克风、电脑录下自己的声频版日记,然后传到自己的播客上。作者还可以选择与广大网友分享,网友通过下载、订阅“播客”到电脑和MP3,就可以收听了。说到底,播客就是用声音和影像来写的博客,目前为止受限于网络技术主要以声音为主。  相似文献   

6.
在通信技术进步、听觉文化回归、移动音频兴起和消费习惯变迁的共同助推下,中文播客迎来了新一轮爆发,不仅播客内容、播客类型、播客用户、播客平台均取得显著发展,播客的营销价值也逐步受到商家青睐。文章回溯了中文播客的发展历程,集中探讨了播客作为一种营销工具的优势、劣势与实操方案,提出选品垂直化、内容创意化、经营人本化、建设品牌长期化、声音服务场景化的发展进路,以期为播客营销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王志刚  卢冰 《中国编辑》2023,(10):59-64
随着听觉文化实践逐渐在视觉主导的媒介环境中崛起,出版业在数字化转型进程中迎来“音频转向”,播客成为出版业开拓“耳朵经济”的重要尝试。然而,我国出版类播客商业运营存在市场影响有限、盈利模式模糊、受众破圈困难等问题。因此,出版业需要快速转变媒介思维,根据播客媒介特征打造以声音经济为核心的融合出版模式,同时明确播客在融合出版矩阵中的功能定位,针对播客用户场景化需求进行产品服务创新。  相似文献   

8.
随着播客的发展、听觉文化的复兴,学术播客成为信息技术迭代背景下文化传播的新样态。学术播客在提升学术期刊数字阅读服务功能方面具有再造移动私人的阅听空间、建构共享的学术交流空间、提供打破信息差的个人成长空间等多重价值。为推动本土学术播客的发展,学术期刊可以通过建立孪生播客门户、以立体化增强出版实现知识升维、创新节目样态满足受众期待、迁移专业团队与专业经验、构建知识传播矩阵等方式提升数字阅读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9.
郭林 《视听》2023,(4):98-102
从传统广播到网络音频,再到智能技术和个性化推动的移动播客,声音媒介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日益重要。同时,以播客为代表的音频行业也因技术进步与内容创新而获得新的发展活力。不同的播客平台有着不同的内容生产模式,不同的生产模式映射着用户的多样需求和平台不同的商业发展策略。未来,播客平台需要在个性化、品牌化方面做出有益尝试,并加强与广告业、出版业等行业的融通发展,为播客媒介经济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10.
陈艺淳 《视听》2022,(3):156-159
流媒体技术使声音内容领域出现了新的传播结构与传播内容形式,比如播客.目前,中国播客的内容生产模式与商业化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服务于中文播客的小宇宙客户端作为播客内容平台的积极探索者,为中国播客产业的内容生产和商业化带来了新的可能性.用户、内容生产者与内容分发平台形成社群,稳定的商业化模式可以进一步促进播客内容的良性生态...  相似文献   

11.
尹秋雯  王璐 《新闻世界》2008,(11):96-97
播客作为后现代媒体的典型形态,具有鲜明的娱乐化倾向,而播客的娱乐元素也成为其生存的根基。在播客丰富而混杂的娱乐元素中,戏仿、反崇高、狂欢化三者是不可或缺的三个关键词,通过戏仿化的复制拼贴、反传统的叛逆消解和狂欢化的精神释放,播客呈现出对传统文化、对社会理性、对精英文化的颠覆冲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由于技术革新与现代化的情感依赖需求,听觉文化凭借其亲近、陪伴、深入等特质逐步解构视觉主导的信息传播模式,带来了耳朵经济的蓬勃发展。中文播客以此为契机迎来了复兴,其内容生态呈现出知识化、生活化、品牌化、叙事化的特点。文章从中文播客的内容生态样式出发,探究中文播客数字化营销所面临的困境,提出中文播客数字化营销应朝向拓宽多元场景、深耕知识付费、构建品牌合作三个方面进行发展,以期促进中文播客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播客发展的内在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兰 《网络传播》2006,(7):28-29
当博客风正劲时,播客之风也渐渐地刮起来。虽然播客是博客发展的一个分支,但是将博客的发展公式完全套用在播客上面,似乎有点过于简单。以声音或视频作为表达的手段,毕竟有着与文字传播不同的一些内在逻辑,也带来了一些不同的文化景观,也许正是这些将决定播客未来空间的大小。  相似文献   

14.
随着2010年7月1日公布的三网融合试点方案的推进,三大网络营运商在平台建设和内容资源上进入了实质性的合作与整合,鉴于3G网络提供的视频服务和数据传输的高速度与播客的传播特性存在着某种契合,作为网络媒体的播客在新的技术整合和突破中发展前景变得更加明朗。文章试从三网融合的大背景和3G网络的全面覆盖为基点,结合移动播客的特性和存在意义,探讨移动播客未来的发展机遇和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15.
播客发展时间虽短,却以惊人的速度迅速成长,社会影响越来越大.本文通过分析,发现国内几家知名网站大部分播客的内容都以娱乐为主.播客的大规模娱乐不仅限制了播客的发展,同时在实现播客的功能方面也是不完整的.播客内容的全面与质量的提高对于播客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兆杰 《今传媒》2005,(10S):63-66
2005年,网络世界涌动着一个受人追捧的新潮流——播客。“虽然在当前,播客还根本不能称得上是一个‘产业’,可以说它只是一种现象,但是如果照此速度发展的话,很快它就可能成为一个产业,一个有着巨大潜力的产业。”国内第一家播客网站的创始人“土豆网”CEO王微告诉记者。  相似文献   

17.
随着有声音频在近几年的高速发展,播客成为声音媒介的新样态,尽管播客在国外已经有近十年的发展,但播客在中国却是近三年才迎来高速发展,其中女性文化在播客中的呈现成为其中不可忽略的景观。在广播到播客的历史中,男性一度占据主导地位,然而有声音频技术的发展,声音技术与女性文化之间碰撞出了新的火花,以丰富的女性视角改变和建构着媒介与女性之间的关系,未来有着更广阔的发展方向。解析女性文化在播客历史中的形成路径,并更深入探究在国内外语境下女性文化更多的呈现。  相似文献   

18.
在传播学研究史上,赖特等学者提出媒体具有社会娱乐功能。播客自2004年首次现身互联网以来,已经成为自媒体体时代中的一支生力军。播客由于其传播方式的独特性,传播的社会娱乐功能也具有独特研究价值。因此,本文试以社会功能学说作为理论基础对播客传播岛社会娱乐功能进行研究,从而了解播客传播的社会娱乐功能的表现形式、意义和作用,并...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2016,(18):67-72
播客作为最具广播特色的新媒体产品,已经有10余年的发展历史。从2014年至今,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发展,美国广播业生产了一批收听和经营俱佳的播客,凭借独特的音频故事讲述方式、按需收听的产品特点,特别是高忠诚度的用户,受到听众和广告主的追捧,推动播客重新崛起,成为美国广播行业极具潜力的业务领域,广播和营销领域对于播客的重视程度也逐渐增加。本文在梳理播客的发展历程、分析播客复兴原因的基础上,对美国广播行业的播客业务发展现状、播客平台与内容的开发模式、播客的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等进行了详细分析,供正在探索媒介融合与数字化转型的我国广播行业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媒科技》2011,(7):54-55
播客作为一种新兴的网上视听媒体传播形式,在互联网视听节目传播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成为广大网民在线观看视频和上传视频的主要途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为进一步落实监管职责,加强对播客网站的管理,国家广电总局2008年4月批复监管中心建设"播客视频节目监管系统",以扩大互联网视听节目监管范围,为管理部门规范播客网站视听节目传播秩序提供更高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