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奋斗精神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是推动党和国家不断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新时代新征程,培养大学生的奋斗精神是坚定理想信念,强化责任担当的必然要求。文章重点阐述了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的时代内涵及当代价值,并从练就自身奋斗本领、抓好高校教育工作、营造网络健康环境三个方面入手,提出路径选择,对于大学生更清楚的领会奋斗精神,加强奋斗精神的培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引导新时代大学生弘扬共产党人奋斗精神是培育时代新人踔厉奋发的应然之举,也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然之为。新时代大学生弘扬共产党人奋斗精神,需磨炼艰苦奋斗和顽强奋斗的意志品质,继承团结奋斗、接续奋斗的优良传统。高校应为大学生弘扬共产党人奋斗精神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引,帮助大学生锚定弘扬奋斗精神的政治方向,恪守弘扬奋斗精神的价值追求,激活弘扬奋斗精神的行动自觉,将青春奋斗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相似文献   

3.
赶考精神的生成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根源,包括建国初期生动鲜活的历史经验、党百年奋斗的实践基础等。赶考精神,不仅政党需要,担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青年大学生更需要,对推进当代大学生的自尊自信教育、自立自强教育、责任担当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许多关于奋斗的论述,他们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和无产阶级的立场,从奋斗的主体、奋斗的本质、奋斗的目标以及青年奋斗的意义等,深刻揭示了无产阶级奋斗的价值目标和一般规律,奠定了历史唯物主义奋斗观的基本理论基础,为我们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的奋斗精神提供了理论遵循和行动指南。坚持马克思主义奋斗观,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的奋斗精神,就要坚持人民立场、科学立场和实践立场,着力在坚定青年学生的奋斗理想、提升奋斗本领、塑造奋斗品格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5.
培育青年大学生奋斗精神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青年成长成才的价值要求。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有特定内涵,但新时代培育大学生奋斗精神面临诸多挑战。在新时代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奋斗精神,必须讲好党的奋斗故事,加强媒体舆论引导,增强青年奋斗本领,激活青年奋斗自觉。  相似文献   

6.
奋斗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具有丰富的时代价值和教育意义。加强大学生奋斗精神的培育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题中之义、是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大学生实现美好生活追求的现实力量。随着市场经济和信息化的发展,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面临着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悲观主义等现实挑战,通过在坚定理想信念、秉承优良传统、厚植爱国情怀上下功夫以加强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  相似文献   

7.
"三牛"精神是新时代的一种奋斗精神,是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新时期高校"立德树人"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孺子牛"精神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厚植大学生的人民情怀;以"拓荒牛"精神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大学生的开拓精神;以"老黄牛"精神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陶冶大学生的实干品行.大学生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8.
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伟大五四精神的教育,可以充分加强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追求真理、追求进步、勇于突破精神、民主创新精神以及永久奋斗精神的教育,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大学生是祖国发展的主流力量和未来,本文就五四精神的重要内涵以及五四运动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进行研究,探究五四精神的传承策略。  相似文献   

9.
我国能否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就直接取决于我国大学之中的创新教育的发展,我国大学中的创新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增强大学生们的创新能力,而增强大学生们的创新能力的首要任务是增强大学生的创新精神,要增强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就必须增强大学生的奉献精神、求实精神、奋斗拼搏精神,这就是当前我国大学创新教育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0.
当前大学生受各种社会思潮冲击,加之就读期间学校教育尚存不足和大学生就业形势低迷,大学生中存在依赖思想较重、责任意识淡薄、学习目标不明、奋斗动力不足的问题,笔者认为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增强学习自主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党的二十大精神蕴含着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生动教材。既要做好理论阐释,讲清楚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又要抓住重点内容,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踔厉奋发、砥砺奋斗”教育等四个方面进行深度融入。通过加强理论学习、运用专题教学、设计制作思政微课等方法,将党的二十大精神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  相似文献   

12.
艰苦奋斗精神是一种表现人类明状态的先进思想,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伦理道德观的有机统一的科学概括。我们提倡艰苦奋斗的落脚点是奋斗,是勤勉,要艰苦创业,要进取向上,要为祖强盛和民族振兴而奋发图强。当代大学生是跨世纪的建设人才,是开创中国新世纪宏图大烽和进一步振兴中华民族的生力军。我们应从长远的战略角度出发,围绕大学生素质培养工作切实加强对他们的艰苦奋斗精神教育。要想使教育富有针对性,必须从三个结  相似文献   

13.
奋斗是指行为主体为达到一定目的而为之付出努力的过程。奋斗精神是行为主体为了目标而孜孜以求,在追求的过程中显示出顽强的毅力和强大的勇气、敢于排除艰难险阻甚至不怕流血牺牲的精神状态。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继承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和传统,是新时代的必然要求,是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然要求。探讨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路径,就是探索在新时代,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变成现实的过程中,尊重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规律,研究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价值,为提升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水平提供依据和借鉴,找寻引导大学生立"鸿鹄志"的渠道与着力点。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路径是善用目标牵引,引导大学生有的放矢;强化榜样激励,激发大学生做事热情;加强实践锻炼,强化大学生积极体验。探索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实现与时代同频共振的着力点、探索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各个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探索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实践机制的问题、探索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规律,则是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的方面。  相似文献   

14.
党在百年峥嵘岁月和实践探索中形成的伟大建党精神蕴含着丰富科学内涵,是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理论资源,为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提供生动素材。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大学生强化责任担当意识、厚植爱党为民情怀、培育敢于斗争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将伟大建党精神有效融入课程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社会实践等各个方面,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着力提升伟大建党精神的育人效果,努力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中坚力量和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当前多数大学生具有优良的奋斗精神品质,但在不良社会思潮和文化的影响下,部分大学生对奋斗精神产生了抵触和质疑。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三个务必”的提出,为解决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的困惑提供了根本的价值遵循,对奋斗方向、奋斗意志、奋斗本领有着重要的引领价值。  相似文献   

16.
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是推动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重要举措,也是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必然要求。从价值逻辑来看,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是增强青年大学生思想底气的时代素材,是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的现实需要,也是塑造时代新人优秀品德的内生动力。从理论逻辑来看,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与高校思政教育在目标、内容、价值等方面具有内在统一性。从实践逻辑来看,要通过畅通主渠道、建强主力军、牢固主抓手、拓展主阵地等路径实现二者融合。  相似文献   

17.
劳动精神内在的育人性与实践性是激励大学生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澎湃势能,更是促进新时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精神支撑。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以树立崇尚劳动的价值导向、锻造持续奋斗的劳动意志、塑造诚实肯干的劳动品格、涵养主动担当的奉献精神为主要抓手,通过劳动理论教育先行、劳动实践养成助推及劳动文化氛围带动,探索提升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质效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8.
奋斗精神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珍贵精神财富,始终激励中华儿女不惧艰难、肩负使命、奋力拼搏。新时代赋予奋斗精神更多的意义,它不仅是激发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驱动力,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推动力。探索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的培育路径要遵循大学生奋斗精神的培育规律,教育引导大学生认识奋斗精神的内涵实质,加强奋斗精神培育的实践养成,搭建奋斗精神培育的网络平台,从而实现大学生奋斗精神“认知”与“践行”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红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伟大实践中孕育形成的革命精神、奋斗精神、抗灾精神、开放精神和楷模精神等宝贵精神财富。运用接受理论分析和优化红色精神教育接受过程中的教育主体、接受主体、接受客体、接受中介等结构要素,使大学生在对红色精神的信息注意、选择获取、整合内化、外化践行及反馈调节等一系列完整的连续性活动中提高对红色精神的认识,提高高校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陈阳 《黑龙江教育》2023,(11):52-54
大学生创新创业公益精神的培育和公益实践活动的开展,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道德风尚和志愿服务活动的传承与发展,是新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意识及公共服务精神的一种体现。文章通过用奋斗精神引领大学生自主自觉地认同、参与创新创业公益实践活动,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社会的意识,探索持续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思创融合教育的全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