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学科教学需要融合传统文化教育,以帮助学生了解本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认同感。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文化自信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中学英语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策略包括:依据学情特点和教材内容,积极营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语境氛围;基于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精心设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与作业;综合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应用水平,合理设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评价方案等。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中国传统数学的历史挖掘,运用数学的眼光,可从代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民俗等中抽象出向量.作为沟通高中数学几何与代数的桥梁,向量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若干思想和理念相关联.在向量问题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提升问题的文化性、素养性和深刻性,本文从“依托中算史图形”“基于中国象棋跳马”“融入传统文化背景”三个角度出发,设计若干高中数学向量问题,提出三条策略:(1)古图今用式策略;(2)寓教于乐式策略;(3)附加情景式策略.  相似文献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精粹,具有博大精深的显著特性和常做常新的无限潜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能够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存在着文化自卑心理产生、负面思潮影响和传承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有利于增进文化自信自强、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要依靠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融合程度,以最新实践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加新内涵,以全新话语体系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话语表述的策略,为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创”赋能增效。  相似文献   

4.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要求,数学文化要融入课程内容.但是,在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常存在方法单一,材料选择不当,脱离实际教学主线等问题.本文以“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教学为例,说明教学中要辩证看待中华传统数学的历史地位,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舞台达到切切实实“教数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数学学科德育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将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融入初中数学教学是实现其德育价值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分析与初中数学相关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材,发现其蕴含了激发积极情感、树立正确信念、形成理性思维和培养优秀品质等丰富的数学学科德育价值,可以通过结合教育技术、利用古今对照、融入问题提出和布置数学写作等多种实施策略落实其相应的学科德育价值.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数十余次不同场合从不同视角畅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梳理并总括其主要思想,具体包括: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意蕴、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策略.特别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语境下,习近平又将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中华传统美德有机融合在一起,系统地建构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传统文化观.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应当"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于2014年3月26日公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并强调对于数学课程,应结合教学环节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这与"变教为学"所倡导的"突出本质、渗透文化、实现关联"相吻合。数学课程中不仅蕴含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蕴含着世界范围内不同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这样的文化因素,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从本期开始"变教为学"栏目将就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8.
文化意识是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在英语课程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本文以上海新世纪版高中英语教材中的Holidays and Festivals in the United Kingdom一课的延伸教学为例,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和思考,提出了在高中英语日常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三个策略——增补阅读资源、设计辩写任务、鼓励表演展示;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多种教学形式——延伸阅读、对比式辩论、探究性小论文、古诗词翻译、迷你剧表演、小故事演讲等,旨在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建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增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的德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堂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剖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课堂建设中的发展现状,提出促进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的德育教育与高校思政课堂融合的应对策略,力求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国家培育德才兼备的人才。  相似文献   

10.
文章首先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工笔画的关系,然后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工笔画教学中融入的意义,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工笔画教学中融入存在的问题,接着论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工笔画教学中融入的策略,最后总结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工笔画教学中融入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完美体现。公安院校肩负着培养党和人民忠诚卫士的重大使命,其特殊性决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人才培养目标中的不可或缺性。基于此,阐述了公安院校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根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语文课程中的学习情况,提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疆警察学院大学语文课程中的传承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文伟 《英语学习》2023,(8):37-41
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具有深远意义。在英语课程中引导学生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在于培育学生的文化意识。项目式学习是深化优秀传统文化主题阅读、开展文化回应性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学生通过项目式主题阅读大幅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仅学习语言、理解文化,还在实践探究中构建意义、认同文化,在行为外化中表达文化、传承文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由知到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  相似文献   

13.
提升中小学教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应从树立坚定的中华文化立场、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探寻师德源泉、不断锤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实践能力、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等方面入手。文章以敬德书院为例,阐述通过构建书院式课程体系提升中小学教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教学内容应围绕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三方面展开,涉及哲学思想、德行修养、文化传统和技艺研习等方面,包含研修、读经典、学术、会讲、游学五类课程。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社会各界的抗疫行动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时不闪现着智慧光辉,如以民为本、天下理念、应时而变、众志成城、自助自强、勉力担当等。家长可通过开放式对话、溯源式阅读和常态化践行等策略来引导孩子涵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数学课程,对于帮助学生启迪思维、拓展知识、增强文化自信有重要作用.文章尝试以婺州窑中的数学美为教学素材的挖掘点,通过项目学习设计,发挥数学的文化价值、审美力量,实现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张文州 《广西教育》2022,(6):158-160+164
本文以品牌设计课程为例,论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价值,分析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品牌设计课程所面临的困难,提出深入解读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资源、深入运用传统文化素材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7.
阐述生物学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并提出具体的渗透策略:基于教材,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认同优秀传统文化;创设多种传统文化教育途径。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导向,根据生物学知识与传统文化的结合点,让学生从诗词歌赋、古代科技成就和经典书籍等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文化自信,实现素质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旨在让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以项目式学习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可有效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丰富学习资源,拓展学习空间.这样的学习过程基于体验、基于表达、基于问题、基于创造,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及批判性思维...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基于历史经验的思考,科学总结了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博大精深,承传5000余年而经久不衰,新时代通过哪些措施来提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西方文化思潮泛滥、文化传播不平衡以及传统民间技艺传承出现断层,是造成文化强国战略阻滞的主要因素.本文提出如下提振策略:挖掘中国当前成就背后的文化渊源,开发传统文化数据的规模优势和潜在价值,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播方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和生产生活,提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步伐.  相似文献   

20.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小学数学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教师以“剪窗花”的教学为例,通过实施“欣赏剪窗花艺术,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趣味性”“实操剪窗花过程,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性”“追溯剪窗花历史,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性”等教学策略,探索小学数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育人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