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从文化形态转化为教学形态,有利于发挥数学学科的育人功能,传承民族文化.文章选取北师版、人教版初中数学教科书为研究对象,从内容类型、呈现方式、运用方式、认识水平四个维度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内容比例失衡,呈现方式单一,运用方式简单化,认知水平不高.建议优化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内容,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的教育功能,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感悟.  相似文献   

2.
数学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载体之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数学学科评价体系十分必要.围绕中考数学试题“如何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了哪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个问题,以近5年浙江省各地市中考数学试题为研究对象,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数学试题的呈现方式和载体形式2个维度,分析探讨中考数学试题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命题特征,以期全面提升数学教与学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3.
陈玉坤 《成才之路》2014,(22):22-2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如何在初中阶段结合数学学科教学对青少年进行中华优秀文化的教育,是值得每一个数学教师思考的现实问题。在课堂教学中,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在教学内容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走上成才路。  相似文献   

4.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热情和兴趣,还能让数学学习成为连接古今、沟通中外的纽带。教师以“十二时辰”的教学为例,探索小学数学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通过“经历多维体验,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经历深思过程,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内涵;深掘文化底蕴,拓展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视野边界”等策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帮助他们全面拓宽人文视野,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因与精神命脉,而初中道德与法治是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课程。因此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的定位要准确。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存在融入目标淡化、融入评价失当、融入内容不足和融入方式固化等问题。研究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的策略主要有:制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的教学目标,改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的教学评价,充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的教学内容,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6.
应锐 《中国教师》2024,(1):71-7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现代教育意义深远,既为现代教育指引方向,又可丰富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基于此,本文聚焦小学数学教学,在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数学价值的基础上,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数学的现实样态,并总结出教师对文化融合认知有限、融合方式较为单一、教师的融合经验不足等问题,进而围绕现实困境,提出深化教师文化内涵、丰富融合方式、组织丰富的实践活动、深入挖掘资源等行动路向,全面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作用,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与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7.
郑辉龙 《福建教育》2023,(19):39-41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学教师并非旁观者。本文结合实际教学案例,从与课程知识相融合、与数学问题相融合、与校本作业相融合以及与学业评价相融合四个方面,介绍如何以微主题的形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数学教学。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在“课程理念”中提出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数学文化融入教学活动中,对构建数学课程育人体系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四环”教学策略,深入挖掘数学文化教学价值,分析与课程有关的素材,在课堂上落实新课标要求的学科育人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9.
发掘乡贤文化的德育价值是应对当下青少年价值观混乱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举措之一。乡贤文化具有优化社区德育环境、彰显道德榜样和增强家乡认同感等德育价值,将其融入到学校的德育书刊、校园环境和实践活动等方面,能丰富学校的德育资源,有利于学校德育效果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明确指出数学课程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业作为课程教学的一个基本环节,以其铸魂育人的底层逻辑为出发点,探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数学作业的规律,制定以重现式策略溯源传统文化助感悟、以情境式策略再现传统文化促理解、以条件式策略挖掘传统文化展思维、以开放式策略延伸传统文化活思考四条融合策略.  相似文献   

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是推进文化育人的现实需求,其与单元教学共同作用,成为践行素养培育的内在要求与突破单元教学实践困境的关键。地理学科是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学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了地理单元教学设计灵魂,并助力其组织结构的创新,从而激发地理单元教学设计的活力。文章以初中地理“河流”单元为例,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地理单元教学设计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数学课程,对于帮助学生启迪思维、拓展知识、增强文化自信有重要作用.文章尝试以婺州窑中的数学美为教学素材的挖掘点,通过项目学习设计,发挥数学的文化价值、审美力量,实现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的智慧结晶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文章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德育的现实必要性,并以先秦诸子思想为例,管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德育资源的丰富性,最后对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德育的路径进行了现实思考。  相似文献   

14.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小学数学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教师以“剪窗花”的教学为例,通过实施“欣赏剪窗花艺术,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趣味性”“实操剪窗花过程,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性”“追溯剪窗花历史,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性”等教学策略,探索小学数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育人策略。  相似文献   

15.
<正>中华文化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长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教材中有多篇课文的内容涉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与内涵融入当代教学体系,巩固学生的文化根基,培育学生的民族情怀,并鼓励学生继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可以通过古诗、字谜、节日等多种载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科教育深度融合,德育与美育并举,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又有利于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传承美德,获得精神上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陈影  李树民 《江苏教育》2023,(50):49-52
新课标要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挖掘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是落实新课标要求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国古代数学家在勾股定理、圆周率计算、数列求和等方面做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探索,教师在教学时可带领学生从数学家的视角出发,帮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和方法,体会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探究经验的同时,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文化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能有效发挥其促进"转识成智"、植入文化基因、形塑内在精神力量的巨大价值.教科书作为承载文化内核和培根铸魂的重要载体,是实现其形态转变的必要前提.以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为例,管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教科书中的现实样态,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教科书年级、领域、栏目中全方位分布,层次分明;载体形式多样,选材丰富;运用方式多元,显隐结合.未来,还需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数学教科书的顶层设计,补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教科书中的结构短板,科学统筹学生学习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题材,设计立体多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方式.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理念部分强调,应体现课程内容设计的结构化特征,其中需要重点“关注数学学科发展前沿与数学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章以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你知道吗?”栏目为例,总结其中的数学文化元素,分析其文化价值的具体体现,探索数学文化渗透与融入的策略,旨在发挥数学文化的育人价值,使学生在学习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深受数学文化熏陶,了解与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达成与数学知识的有效互动.  相似文献   

19.
初中数学首课是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工作的重要环节.文章通过梳理初中数学首课的现有研究,阐述了初中数学首课的基本样态为“体现小初数学差异,发展小学数学知识;探讨数学学科本质,勾勒初中数学结构;传播数学思想文化,彰显数学应用价值;落实数学学科德育,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并从教师与教学两个角度提出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20.
经济文化全球化背景下,高校德育工作面临诸多挑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具体展现,蕴含丰富的内涵,在大学生德育层面有着重要作用与价值.本文透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价值并结合大学生德育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做了深入探讨,最后提出了中华优秀文化与大学生德育融合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