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微博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上网方式、使用时长、表达方式与以往都有较大改变。面对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大学生群体通过微博平台,其心理认知具体表现为片面仇官仇富与质疑、逆反宣泄、娱乐消遣等。大学生群体对突发网络舆情的舆情主体、对象、基础以及政府调控都有不同的体认。  相似文献   

2.
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和道德观念具有多元化及追求个性的特点,与互联网高速发展共同使得高校网络舆情管理面临着重大挑战。大学生网络舆情具有产生主体特殊、传播平台多样、表达内容多元、发展速度迅速的特征,高校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管理中还存在责任主体模糊、制度缺失、手段落后、渠道不畅等问题,本文提出了高校建立大学生网络舆情预警及引导机制的途径和方式。  相似文献   

3.
大数据背景下微博平台凭借准入门槛低、网民交流开放式等特点,使得大学生通过微博平台关注社会热点和进行信息传播,但由于高校学生面对网络舆情有较差的辨别能力和难以自我疏导情绪的能力,造成网络事件转变为舆情.在面对突发的网络事件转变成舆情的现象时,既与我国的网络信息管理有关,又与大学生的数据素养有关.有效识别不实数据信息、有用...  相似文献   

4.
网络的发展使大学生的沟通交流方式随之发生改变,也促使传统的高校舆情状态发生变化,同时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受到高校网络舆情的重要影响.文章从建立网络教育平台、更新教育理念、重视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高教育者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可以有效提升网络舆情视域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效.  相似文献   

5.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必须关注大学生网络舆情,对舆情进行积极、正确的引导。文章从分析"微时代"下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变化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影响入手,探讨了微时代下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特点,并重点就如何建立健全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机制,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等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发掘大学生使用微博的现状特点,联系微博的传播特征,指出微博平台下大学生舆情引导的工作难点,进而提出基于微博平台的大学生舆情引导策略:一要适应网络传播规律,二要符合现代公共关系原则.  相似文献   

7.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我国高校舆情状态发生大幅度转变,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极大地挑战。现如今大学生思想思维更加多元化,高校需以全新的思维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及教学方法进行创新,确保在网络舆情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贴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网络舆情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可减少甚至消除大学生从网络接受到的负面影响,为大学生提供适应学习的平台,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新媒体时代已然到来,并渗透到各行各业,社会大众已完全可以随时通过微博、微信、论坛等各种虚拟媒体平台进行自我情绪的抒发和观点的表述,而这些抒发和表述会通过网络进行快速的传播,很有可能引起广泛关注与讨论,进而形成网络舆情效应。而青年大学生正是走在时代前端,思想极为活跃,他们对于网络舆情的参与热情更加高涨。因此,如何对网络舆情进行正确分析,并将分析结果科学地应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就成为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舆情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大学生对校内外一些具体事项的思想认知、情绪反应、价值判断和意见倾向等的综合表现。大学生舆情主客体的特殊性和中介性社会事项的复杂性,使其呈现舆情源多样化、传播路径网络化、传播时间迅速化等特点,高校应该科学分析舆情传播规律,强化舆情干预引导策略,培养大学生正确的舆情观,完善舆情处理机制,妥善处理突发热点事项,构建和谐舆情空间,有针对性地做好大学生的舆情工作。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面向心理健康教育的大学生网络舆情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根据对大学生自修时间的影响,对网络舆情进行分类的思想。只有明确了哪些网络舆情需要抵制,哪些网络舆情需要宣传,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定向"免疫"辅导,从而扩展网络舆情的外延,向学生传播正能量。  相似文献   

11.
确立正确的舆情观对当代大学生而言于己于国都有无比重要的意义,但大学生正确舆情观的形成却不是一蹴而就的,因为大学生在确立正确舆情观的过程中会受到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从政府与社会、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以及大学生自身等方面来探求当代大学生确立正确舆情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高校网络舆情事件呈现出新的变化与特征,具体表现为“群体极化”倾向突出,舆情内容涉及较广,舆情传播风险较大,舆情发生频次密集等特点。高校在网络舆情引导工作中存在管理部门缺乏协同,引导平台建设滞后,工作队伍建设不足等问题,加之网络新媒体在舆情信息传播中的推动作用,致使高校在处理网络舆情事件过程中常常陷入困境。由此,高校要高度重视网络舆情管理,强化网络舆情引导措施,维护高校乃至全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13.
微型博客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大学生舆情形成、发展和传播的新态势,促使我们密切关注和研究,并积极探索应对之策。本文探索在微博平台,高校团干部进行思想引领和舆情引导的新机遇,为高校团干部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引领提供积极建议。  相似文献   

14.
舆情信息工作的若干思考——以我校大学生舆情状况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舆情信息工作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做好大学生舆情状况调研、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努力提高学生舆情信息工作水平,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目标和重要任务。本文从大学生舆情的概念及做好该项工作的意义出发,结合对我校学生舆情调研的情况,就我校学生舆情状况进行分析,并思考了做好大学生舆情信息工作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5.
曹峰 《林区教学》2023,(3):19-23
重大疫情暴发期间,舆情伴生,这些舆情信息数量巨大、内容杂糅、传播迅猛。在网络化、自媒体全面普及的当下,伴随重大疫情而来的舆情信息对大学生的正常认知功能、主流价值塑造、健康生活方式等均造成巨大影响。因此,在重大疫情防控中,要对大学生实施正确的舆情引导,政府、社会和学校三者应各司其职,通力协作,采取对策:政府建立权威、高效的信息发布机制和平台,社会营造有序、常态的舆情信息疏导氛围,高校建立综合、立体的舆情信息应对常态机制和方案。  相似文献   

16.
为加强大学生舆情信息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科学把握大学生舆情热点及其规律,文章选取河北省11所高校12个学科门类的1 01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经过统计学处理,并结合对多名专家调研意见,分析出大学生舆情热点内容和舆情传播特点,为高校大学生舆情引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广泛地应用网络。网络舆情是以网络为载体或者平台的社会舆情。依托信息网络技术发展而来的网络舆情,其体现形式主要有论坛、博客、电子邮件、聚合新闻等,并且具有随意性、开放性、交互性等特点。分析把握网络舆情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着重从网络舆情监管、预警、汇集、分析、处置等方面探索并建构其工作机制,对于促进高校文化信息领域等方面的工作,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8.
依托微博平台建设,通过健全微博管理机制,加强微博舆情监控,在管理过程中坚持科学联动,及时响应,提高危机处置效率,坚持引导方向,净化微博环境,提升大学生的媒体素养,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9.
高校网络舆情问题及其破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网络舆情问题包括无先兆的舆情问题、周期性的舆情问题、长期反复性的舆情问题等三种类型。产生原因在于大学生利益诉求表达机制不健全、高校对网络舆情的管理与控制力度欠缺、网络伦理道德建设滞后、大学生思想心理的不稳定性,解决之策要从畅通校情民意表达渠道、加强网络舆情的引导控制、提高网络道德修养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0.
网络舆情就是指在网络上传播的各类事件的态度,即人们群众通过计算机网络对各种事件表达自己情感、态度、认知的总和。舆情的主体若为大学生,那它就成为大学网络舆情。大学网络舆情的发展对大学生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有利的一面,又存在不利的一面,因此,加强大学网络舆情的引导和监管力度对大学生行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网络舆情的内涵和特征出发,探索网络舆情与大学生行为的关系,从而提出大学网络舆情的引导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