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观摩名师教学之后,总有一批被感染的好学求进的老师移植名师教案、克隆名师教法、模仿名师教学,以期名师课堂上打造的那种鱼水亲和的场景、行云流水的教程、立竿见影的效果也能在自己的课堂上灵验。但有不少的实践者却屡试不爽。于是,他们喟叹:教案、教法都没变,我怎么就玩儿不  相似文献   

2.
观摩名师教学之后,总有一批好学上进的老师被感染,移植名师教案,克隆名师教法,模仿名师教学,以期名师课堂上打造的那种鱼水亲和的场景,行云流水的教程,立竿见影的效果也能在自己的课堂上出现。但有不少实践者却屡试屡不爽。于是万般喟叹:教案、教法都没变,我怎么就玩不转?  相似文献   

3.
青年教师小A在杂志上偶然找到了一则特级教师薛法根的教学设计《爱如茉莉》,尽管也觉得“稍稍简短了一些”,但还是义无反顾地在自己的班级试着用了。结果呢,课堂效果不尽如人意。时下,各种名师观摩课很多,观摩之后,总有些青年教师,移植名师教案,“克隆”名师教法,模仿名师教学,期望自己的课堂上也能出现那种鱼水相亲、行云流水般的情境,但结果却常常如小A那般事与愿违。  相似文献   

4.
2011年11—12月和2012年1月话题征稿:11月:有的老师在公开课或示范课教学中,学习借鉴名师教案、教法,但效果平平。您觉得症结在哪里?  相似文献   

5.
备课,人们通常理解为:一位教师在课前熟悉教材、了解学生、选择教法、准备教具,最终形成教案的过程.在过去的备课中,教师更多依据的是大纲、教材、教参,参考的是名师教案、获奖课教案,书写的是教学环节、教师活动.  相似文献   

6.
今年,欣赏了足够的各级别的赛课,却让我看到了许多崇拜名师的现象,不少教师在赛课活动中,竟然用了名师的教案,上了名师上的课,但会我不解的是,课堂效果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究其原因,我以为:一是教师素质距离名师文化底蕴、教学机智还相差甚远,导致课堂驾驭能力缺少一道根本的风采;二是因为自己没有深钻教材,没有精心根据班级学生状况进行充分的预设,所以,面对学生的精彩生成就不能灵活驾驭了;三是执教过程中,脑子里装的全是名师的教案,名师的做法,如果学生稍有闪失,教师感到情况危急,最终导致匆匆忙忙赶进程。我还以为,最根本的是名师…  相似文献   

7.
借鉴要得法     
潘英 《教育文汇》2011,(11):18-19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并非所有的人都可以得玉.有的老师,为了教学出彩,便学习借鉴名师教案、教法,但效果平平。我以为最大的症结在于“攻玉”之法不当。  相似文献   

8.
周华 《天津教育》2007,(10):24-24
要实现教案内容的个性化,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将教学参考书当作众多教学辅助资料中的一种,当作一本专家学者的教学建议书。它的作用仅仅只是教师钻研教材、研究教法的一种有益参考和必要补充。要实现教案内容的个性化,更重要的视角是要做到“课中有我”,要求教师敢于在教材分析与解读上烙上自己的烙印,用自己的灵魂与文本交融,打造出属于教师自己的课堂。  相似文献   

9.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材、教案、教法是教学的中心环节,如何提高语文教学成效,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是关键,构建高效课堂是核心,本文结合实践经验,从教材钻研、教案设计、教法运用等方面对如何提高语文教学成效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每次观摩听课,我都会被上课教师精湛的教学技艺、精美独特的教学设计和精彩的教学呈现而折服;但在折服的同时我又会生出这样的疑惑:教师课堂授课的流程总感觉似曾相识,甚至课堂上所用的过渡语、评价语都是那么熟悉。课下细细研读方才知道,原来授课教师照搬了名师的课件教案,将名师的课堂授课"移植"到了自己的教学中。  相似文献   

11.
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中,作为一名基层教研员,我关注的不只是一线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还有教师本身的专业化发展。在深入基层学校教学教研活动中,我发现不少教师在课堂上机械地照搬名师教案,模仿名师上课,并自以为找到了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2.
王庆梅 《教育文汇》2011,(11):16-17
我们借鉴名师教案教法的目的是什么?怎样借鉴?对借鉴者有什么要求或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地方?  相似文献   

13.
教学后记,又称课后记。他是教师在按照教案进行教学后。根据上课的实际情况,对该教案和课堂教学状况作出的客观评价与总结,并附写在该教案后面的字记载。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可见,“教学后记”不失为一种促进教师改进教学策略,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升教学水平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4.
教案是课堂的蓝图,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所在,所以好的课堂是有个性的,优秀的教案也是有个性的。但是,勿庸讳言,当前一些学校的某些教师,为了应付学校检查,现在流行抄教案。也就是说,他们不是在教案上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而是在  相似文献   

15.
拼的是文化     
衡成荣 《教育文汇》2011,(11):20-20
不少年轻的语文老师在公开课和示范课中,学习和借鉴名家名师的教案教法,本指望博得个满堂彩,但往往事与愿违。症结到底在哪里?一言以蔽之,那就是名帅和模仿者在文化素质上大有差异。  相似文献   

16.
<正>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教学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课后反思主要是教师在课后对教学设计及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性回忆,经常性地进行课后反思是教师课堂  相似文献   

17.
备课.顾名思义就是为上课做准备,它有着较为丰富的内涵,如对教材的研究、对教法的没计、对学生的了解等。备课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书写教案。教案是教师的教学方案和设计.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条件。传统的教案一般是书写在教案本上.往往只是将教学过程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标准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认为教学反思是教师实现专业发展和自身成长的核心因素。面对课堂上的生成,教师以经验无法当场化解的时候,就需要通过课后反思来提升教育水平。叶澜教授认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心理学家林崇德也认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  相似文献   

19.
叶澜说过:“一个教帅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下,课堂不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对话、交往的舞台,但是作为年轻教师,我们有时对课堂还是拿捏小准。怕放而乱,收而死,因而学生的分组实验,讨论只是走过场,没有真正发挥合作学习;有时受本身业务素养的限制,在教学中没能很好的抓住有利的教学机会,不能给予适时的启发,使得很好的教学机遇一晃而过,  相似文献   

20.
在一次较大规模的新课程课堂比武中,组织者大为诧异:同一篇课文四位老师的课堂设计竟大同小异!原来执教老师在课前都参考了某名师成功的课堂设计。在这网络盛行,资源充分共享的今天,创新与个性的张扬是多么重要啊。因此大家一时对名师的大作特别是名师的教案及课堂实录,众说纷纭,爱之者有之,忧之者更是有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