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前数学课堂教学的内容主要是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属于结果知识。缺少学生体验、领悟、反思的过程 ,缺少展现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教学。而过程知识才真正是素质教育所不可缺少的富有生命力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2.
论数学活动的过程知识   总被引:28,自引:4,他引:28  
就当今数学课堂教学而言,过程教学异化为结果教学的现象相当普遍,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在过程教学的理念下,仍以获取结果知识为最终目的而设计教学,从教学活动的动态特征来看,“过程知识”是普遍存在的,它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密切相关。因此,以获取过程知识为目的而设计教学应作为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取向之一。  相似文献   

3.
数学教学是一种特定的学科教学,本文从知识教育、素质教育、德育、美育、数学观念教育、数学教育评价等七个方面探讨了数学教学过程的本质。  相似文献   

4.
缪林 《数学教学》2014,(6):8-11
数学教学中过程知识的获取与拓展,是活化数学课堂、提高课堂效益、实现主体性发展的重要途径,过程知识不仅是结论知识的载体,更是提升数学素养的载体.只有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以及运用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周岚 《现代教学》2007,(3):36-37
在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不仅希望学生掌握知识,更希望学生掌握分析知识、选择知识、更新知识的能力。简单地说,智慧比知识更重要,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知识是启发智慧的手段,过程是结果的动态延伸。由此可见,小学数学教学中只有把结果变成过程,才能把知识变成智慧。  相似文献   

6.
数学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优化和探索能力的发展。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一些有意义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经历、体验知识发生的过程,发挥学生在数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是非常必要的。在此,笔者就如何设计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发生过程,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唐敏  朱维宗 《云南教育》2005,(29):10-12
教学过程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并使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目前国际数学教育界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教学过程是数学活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学生作为知识信息的接受者,要切实掌握、灵活运用知识,这就首先要把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才能达到教学目的。而掌握知识的原理、结构形式及发生与发展的过程,对数学问题的认识和解决方法的选择,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人们在劳动中创立了数学学科,因此数学的学习过程必然是一个从熟悉的生活开始的愉悦之旅,作为幼儿园的老师,我们要想方设法让孩子们在愉快之中轻轻松松地走进数学世界,为他们将来进一步学习数学、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坚实的心理与知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冯丽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2):115-115,166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标准》在“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新课程条件下的知识传授者的变化”中还指出,教师要由传统的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所谓重过程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过程,放在解释知识形成的规律上,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下面是笔者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