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错在哪里     
题1 已知p:|2x-3|>1,q:(1x2 x-6)>0,则(「)p是(「)q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一、选择题1.设集合M={x|x=k2 14,k∈Z},N={x|x=4k 12,k∈Z},则().A.M=N B.M N C.M N D.M∩N=2.四个条件b>0>a、0>a>b、a>0>b、a>b>0中,能使1a<1b成立的充分条件的个数是().A.1B.2C.3D.43.已知p是r的充分不必要条件,s是r的必要条件,q是s的必要条件,那么p是q成立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4.命题p:若a、b∈R,则|a| |b|>1是|a b|>1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命题q:函数y=姨|x-1|-2的定义域是(-∞,-1]∪[3, ∞),则().∪≠∪≠A.“p或q”为假B.“p且q”为真C.p真q假D.p假q真5.…  相似文献   

3.
在一次统考中,出现这样一道选择题:设p=x≠0且x≠1,q:x≠x~(1/2),则p是q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笔者所选的答案是B,理由是将"x≠x~(1/2)"两边平方即可解得"x  相似文献   

4.
陈安心 《高中生》2008,(20):27-28
一、简易逻辑与数列的交汇问题例1若命题甲:a,b,c为等差数列,命题乙:ma+p,mb+p,mc+p成等差数列,其中m,p为常数,则甲是乙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y=f(x 1)是偶函数,则函数y=f(x)的图像的对称轴是A.x=1B.x=-1C.x=21D.x=-212.已知p:x≤1,q:1x<1,则!p是q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  相似文献   

6.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x2>4”是“x3<-8”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2.若四边形ABCD满足!A"B C!"D=0,(A!"B-!A"D)·A!"C=0,则该四边形一定是A.直角梯形B.矩形C.菱形D.正方形3.某职工在一年的12个月中,每月5日向银行存入10  相似文献   

7.
一、选择题1 若关于x的不等式 |x -1 | |x -2 |≤a2 a 1 (a∈R)的解集是空集 ,则a的取值范围是 (   ) .A ( 0 ,1 )    B ( -1 ,0 )C ( 1 ,2 )    D ( -∞ ,-1 )2 设命题 p :关于x的不等式a1x2 b1x c1>0与a2 x2 b2 x c2 >0的解集相同 ;命题 q :a1a2=b1b2=c1c2.则 p是 q的 (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3 不等式1 -x21 x2 -x1 x2 >0的解集是 (   ) .A ( -∞ ,0 )      B ( -1 ,12 )C ( -∞ ,33 ) D ( 12 ,33 )4 已知 f[lg( 1 tan2 x) ]=cos 2x ,…  相似文献   

8.
《中学数学月刊》2002,(12):42-43
集合与简易逻辑1.设 M,N是两个非空集合 ,则命题“元素 a∈M∪N”是命题“a∈M∩N”的 (   ) .(A)充分非必要条件(B)必要非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即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2 .如果一个命题的逆命题是真命题 ,则这个命题的否命题 (   ) .(A)一定是假命题(B)一定是真命题(C)不一定是假命题(D)不一定是真命题3.已知命题 p:a-|x|- 1a>0 (a>1) ,命题 q:blgx2 >1(0 相似文献   

9.
第一试一、选择题 (每小题 6分 ,共 36分 )1 .用反证法证明命题 :若 p则q ,其第一步是反设命题不成立 .这个正确的反设是(   ) .(A)若 p则不q   (B)若不 p则q(C)若不 p则不q (D) p且不q2 .“实数a =b =c”是“不等式a3 b3 c3 ≥3abc取等号”的 (   )条件 .(A)充分而不必要 (B)充分必要(C)必要而不充分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3.圆x2 y2 =4上与直线 4x 3y - 1 2=0距离最小的点的坐标是 (   ) .(A) 65,85(B) 85,65   (C) 1 25,1 65   (D) 1 65,1 254.若△ABC沿三条中位线折起能拼接成一个三棱锥 ,则△ABC的形状为 ( …  相似文献   

10.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一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观察集合A={1,2,3},B={1,2,3,4,5},它们之间的关系是()(A)A=B(B)A B(C)A B(D)A B2.不等式|3-x|<2的解集是()(A){x|x>5或x<1}(B){x|11}3.已知p是命题,┐p是命题p的否定,如果┐p q,且q/┐p,那么p是┐q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4.函数f(x)=3-x-1的值域是()(A)R(B)(0,+∞)(C)(-1,+∞)(D)[0,+∞)5.函数y=x+|xx|的图象是()6.已知y=x2+2(a-2)x+5在(4,+∞)上是…  相似文献   

11.
一、选择题 1.命题P:}x一2}<1, 命题q:(x一3)(x一4)(1一x)相似文献   

12.
对高中生来说,在数学学习中应理解并掌握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的意义,能够判断给定的两个命题之间的关系,这是提高数学素养的基本要求.一、理解充分与必要条件的概念已知p、q是两个命题:(1)如果有p q,则称p是q的充分条件,而q是p的必要条件;(2)如果既有p q,又有q p,即p q,则称p是q的充要条件;(3)如果已知p q,且q/p,则称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4)如果已知p/q,且q p则称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5)如果已知p/q,且q/p,则称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二、理解充分、必要条件与四种命题的关系原命题为:“若p则q”,则否命题为“若┐p则┐q…  相似文献   

13.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已知集合M=xx-x1>2,N={x||2x-1|<2},则M∩N为().Ax-21相似文献   

14.
选择题: l设a,b,c是任意非零平面向量,且两两不共线,则 (1)(a·b)e一(e·a)b二0 (2)Jaj一JbJ相似文献   

15.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12小题 ,每小题 5分 ,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 4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向量a=(2 ,1) ,b =(1,x) ,若a-b与a + 4b垂直 ,则实数x等于 (   )   (A) 12 或 -1   (B) 1或 74   (C) -1或 74(D) 12 或 12 .“若p ,则 q”为真命题 ,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   (A)┐p是┐q的必要条件   (B)┐p是┐q的充分条件   (C)┐p是┐q的充要条件   (D)┐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3 .已知集合M ={x|x2 +x -6=0 },N ={x|ax+ 2 =0 ,a∈R},若N是M的真子集 ,满足条件的实数a构成集合C ,…  相似文献   

16.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理解与判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定义(1 )若 p q,则称 p是 q的充分条件 ,q是 p的必要条件 ;(2 )若p q,p \q ,则称 p是q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3 )若 p / q,p q,则称 p是 q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4)若 p q ,则称 p是 q的充要条件 ;(5)若 p / q,p \q,则 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说明 :“p q”就是说如果 p成立 ,那么 q一定成立 .换句说 :p成立时 ,一定能推出 q成立p是 q的充分条件与 q是 p的必要条件 ,这两句话是完全等价的 ,它们是同一逻辑关系“p q”的不同表述 .二、与四种命题的关系(1 )若原命题“若 p则 q”为真 ,即“p q” ,逆命题“若 q则 p”为假 …  相似文献   

17.
在最近的一次高三联考中,出现了这样的一道选择题:设p:x≠0且x≠1,q:x≠x~(1/2),则p是q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笔者所选的答案是“B”,理由是:将“x≠x~(1/2)”两边平方即可解得“x≠0且x≠1”,但当x满足“x≠0且x≠1”时却不能得到“x≠x~(1/2)”,比如x取-1.究竟哪个答案对$江苏省射阳县教育局教研室@王克亮~~  相似文献   

18.
利用性质“若实数x=y=z,且xyz=1,则x=y=z=1”,可妙解下列两例:例1在△ABC中,设命题p:sina B=bsin C=sinc A,命题q:△ABC是等边三角形,那么命题p是命题q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2005年高考江西卷(文史)试题)解必要性显然,下面看充分性.对命题p三边分母同乘以2R,得ba=bc=ac.由于ab·cb·ac=1,所以ab=cb=ac=1.即a=b=c,故充分性成立.选C.注本题用等比性质解也很简单:ab=cb=ac=ba cb ac=1,所以a=b=c.例2△ABC中,ab2cos A=bc2cos B=ca2cos C,判断此三角形的形状.解原式三边除…  相似文献   

19.
1.概念混淆致误例1 公比q>1是等比数列为递增数列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0.
一、选择题: 1.若集合M={y|y=2-x},P={y|y=x-1},则M∩P=(  ). A.{y|y>1}  B.{y|y>0}  C.{y|y≥1}  D.{y|y≥0} 2.设p:|x|>1,q:x2 x-2>0,则┐p是┒q的(  ). A.充分非必要条件  B.必要非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 3.等差数列{an}的公差d≠0,且a1,a3,a7成等比数列,则a1 a3a2 a4=(  ). A.23  B.34  C.56  D.1 4.已知△ABO中,OA=a,OB=b,当a2=a·b时,△ABO一定是(  ). A.直角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  D.锐角三角形 5..设a、b是两条不同直线,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