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今日,翻阅《课堂写真集》(我把自己的教学日记美其名曰“课堂写真集”),发现我在教《暖流》一课中“滕王阁”的“滕”这个生字时,对三届学生采用了三种不同的教法,收到了三种不同的效果。前年教“滕”,我先是工工整整地把它写在黑板上,然后对学生强调:不要将此“滕”写成彼“腾”。批改完作业,发现全班62名学生有27人将此字写错,错误率达43.5%。其中,多数是把“滕”写成了“腾”,小部分是把“滕”字右下的部件写成了“水”。过后,我反思这么多学生出错的原因,觉得是自己上课强调、比较得不好,加重了学生的前摄抑制,使学生对两个字产生了混淆…  相似文献   

2.
今日 ,翻阅《课堂写真集》(我把自己的教学日记美其名曰《课堂写真集》) ,发现在教《暖流》一课中“滕王阁”的“滕”这个生字时 ,对三届学生采用了三种不同的教法 ,收到了三种不同的效果。前年教“滕’ ,我先是工工整整地把它写在黑板上 ,然后对学生强调 :不要将此“滕”写成彼“腾”。改完作业 ,发现全班62名学生有27人将此字写错 ,错误率达43.5 %。其中 ,多数是把“滕”写成了“腾” ,小部分是把“滕”字右下的“”写成了“水”。过后 ,我反思这么多学生出错的原因 ,觉得是自己上课强调、比较得不好 ,加重了学生的前摄抑制 ,使学生对两…  相似文献   

3.
翻阅"教学日记",发现我在教《示儿》一诗中"家祭无忘告乃翁"的"祭"这个生字时,对三届学生采用了三种不同的教法,收到了三种不同的效果。前年教"祭",我先是工工整整地把它写在黑板上,然后对学生强调:不要将"祭"写成  相似文献   

4.
教完了《惊弓之鸟》,在批改学生的作业时,我发现有7个学生把"痛"字的"疒"写成"广"。怎么还有学生把这字写错呢在课上,我也特地把这个"痛"字在黑  相似文献   

5.
1.猜字谜:如我在教学"春"字时说"三人一日游"打一字。2.编儿歌:把所要学习的汉字的音、形、意结合起来,编到儿歌里,学生就很容易记住这个字,寓教于  相似文献   

6.
细心地看一看化学试卷或作业,其错别字之多往往惊人,如将“反应”写成“反映”,甚至将“试管”写成“食管”的都不少见,至于“石蕊”“酚酞”等字错得就更多了。有一次看到学生在叙述“干馏”定义时,把“隔绝空气”写成“割决空气”的就不在少数,还有的把“隔绝”写成了“哥决”。作为一个中学生,这实在是不应该的。有人说:“我是教化学的,不是教语  相似文献   

7.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和前提.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但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有一件让教师十分烦心的事,那就是学生的锗别字现象. 一、错别字现象描述 错别字,是错字和别字的总称.错字指的是写得不正确的字,即写成不成其为字的字,如把"染"写成"(染)".别字指的是误写其他字以代替原来要写的字,如把"像"写成"象"、"向"、"相"等.[1] 以学生的作业为例,其错字的形式大约有如下几种:第一种是写错笔画,包括增笔与减笔.如将"纸"写成"(纸)","眠"写成"(眠)";将"兔"写成"免","猪"写成"(猪)"等.  相似文献   

8.
童心飞扬     
项飞 《江西教育》2012,(Z5):86-87
在课堂上,我问学生:"‘人’字是由几笔写成的?""‘人’字是由铅笔写成的。"学生田文杰立刻回答。虽然是答非所问,但学生的简单和单纯却令我不禁一笑。学习"心"字时,学生陈旭伟说:第一个点像枕头,卧钩像一个人卧在  相似文献   

9.
学完古诗《回乡偶书》后,我让学生默写,收上来一看,我大跌眼镜:只有一半学生默写得全部正确,另一半学生问题全出在“乡音无改鬟毛衰”的“衰”字上,有的写成“哀“字,有的写成“衷”字。我在教这个字时还把中间部分描红,看来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怎么办7思忖片刻,我决定还是把球踢给学生。由学生自己解决。[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1.我一小学同学的作文:小时候我被病魔夺去了年轻的生命!还有一个同学写冬天扫雪,"雪"字写成了"雷"字,结果写成:一个冬天的早上,我与家人一起在马路上扫雷…… 2.一初中同学的作文:我醒了,妈妈正趴在我床边睡觉,我看着她布满血丝的眼睛,忍不住掉下泪来…… 3.有一次默写,我把"一代天骄"写成了"一代天妖",我们班还有一个同学写的是"一袋天蕉"…… 4.一同学作文把九寨沟的"寨"写成"菜"了,整篇都是"九菜沟"!  相似文献   

11.
于永正 《课外阅读》2014,(12):12-13
学生升入六年级了,有一定的分析和表达能力了,我决定让他们写一写自己。上课了,我把一个"我"字写在黑板上,说"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写的作文题。最熟悉的人当然莫过于自己了"。学生的表情漠然,几乎没有反应。于是,我又在"我"字的后面加了"这个人"三个字,问:"这个题目怎么样?"问完,我用几种不同的语气读了这个题目。  相似文献   

12.
以前,我在上数学课时,为了方便起见,习惯于把一些字随便简化,例如:把“数量”写成“(由攵)(?)”,把“解”字写成“觧”字,把“答”字写成“荅”字等等。学生年龄小,模仿性强,在做数学应用题时,不少学生最后写答案把答字也写成“荅”字,一本课堂作业本上连续出现几十个“荅”字,造成了不良后果。我认识到作为  相似文献   

13.
正学生升入六年级了,有一定的分析和表达能力了,我决定让他们写一写自己。上课了,我把一个"我"字写在黑板上,说"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写的作文题。最熟悉的人当然莫过于自己了"。学生的表情漠然,几乎没有反应。于是,我又在"我"字的后面加了"这个人"三个字,问:"这个题目怎么样?"问完,我用几种不同的语气读了这个题目。  相似文献   

14.
余正良 《四川教育》2006,(10):47-47
在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科书语第三册中,“季”字和“李”字都为“四会”字,要求学生掌握。但从作业情况反映出来,总有一部分学生混淆写错,有的把“季节”写成“李节”,有的把“李子”写成“季子”。从字的难易程度来讲,这两个字的区分应该并不难,怎么有学生老是出错呢,是这两个字太相像了?为什么有学生又能正确区分呢?我有了主意,决定让会区分的学生来教不会区分的学生。  相似文献   

15.
微言大意     
<正>有三个人是我的朋友:爱我的人、恨我的人、对我冷漠的人。爱我的人教我温柔;恨我的人教我谨慎;对我冷漠的人教我自立。——J·E·丁格人的精神有三种境界:骆驼、狮子和婴儿。第一境界是骆驼,忍辱负重,被动地听命于别人或命运的安排;第二境界是狮子,把被动变成主动,由"你应该"到"我要",一  相似文献   

16.
有一次语文期末考试,我打了99分。我很高兴,但不知道丢的那一分到底错在哪里。试卷发下来时,我仔细一看,原来是我把作文中的"鸟"字写成了"乌"字。我想,都怪自己没有仔细检查,要不就可以得100分。  相似文献   

17.
毛会珍 《辅导员》2011,(23):17-17
一、“虎口拔牙”不可取 记得教学生字“虎”字时.全班很多同学都把第三笔“横钩”写成了“横”.我在班上反复强调了很多次.也要求学生纠正了很多次,可一点效果也没有.照错无误.这可把我急坏了。怎样才能让大家牢牢地记住这个“虎”字,并终身不忘呢?  相似文献   

18.
生如夏花     
将世事刻成字,把心情写成歌。专栏文字,欢迎来稿:scaret@sohu.com最好的专栏作家,来自三人强档。  相似文献   

19.
妈妈教我写“相”字,我总是写不好。我总是把“木”字旁的一点写成一捺。妈妈跟我说:‘木’字和‘目’字是好朋友,他们住在一起,要友好相处。你写字的时候,要想着‘木’字的邻居,不能总把‘木’字的脚伸到‘目’字的家里。这样不好,目’字会不高兴的。我们平时要为好朋友着想,不能给别人添麻烦。写字的时候也一样,这样就能把字写好了。你再试一试。”于是,我按照妈妈的话写字,终于把字写好了。妈妈教会我许多汉字,也教会了我许多做人的道理。指导老师:李文芬评语这篇小文章写得真有意思!这位小作者的妈妈也真有水平!你看看,她教孩子写字教得…  相似文献   

20.
学完古诗《回乡偶书》后,我让学生默写,收上来一看,我大跌眼镜:只有一半学生默写得全部正确,另一半学生问题全出在"乡音无改鬟毛衰"的"衰"字上,有的写成"哀"字,有的写成"衷"字。我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