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孟志军 《今传媒》2007,(9):0-41
封面、标题和目录.封面是一本杂志的脸面,代表着杂志的形象、气质与宣言.期刊封面除了具有保护杂志内页的作用之外,它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推销杂志.封面对于《中国国家地理》无疑是最具视觉冲击力的要素.《中国国家地理》的封面边沿是它的刊物标志红色C,是封面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常醒目.《中国国家地理》的封面图片,都是从几百张候选图片中精挑细选出来的,几乎都是自然地理的内容.例如2004年12期的封面中,有八期都是以自然风光做封面.很少以人为主题做封面.只有在2004年3月推出的国花、国鸟、国树、国石专辑,封面是一个女模特裸露的后背,后背上面印有鲜花,一改过去的严肃庄重的风格,很像一本流行的时尚杂志.  相似文献   

2.
想了一下,对我来说,还真没有哪一本杂志能象《美育》这样,从创刊号到现在,一期不少。因为喜欢它,自然给予它的关注也就格外地多一些。我发现,《美育》这两年也在日新月异地变化着。姑且不谈它的文字内容,就从封面和插图来说吧,如果同它第一期封面的那幅黑白木刻相比,那现在简直有了“质的飞跃”。原来把它和《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3.
在我们面前的地毯上,摆着两条折叠式的彩色屏风。不过这个屏风是各由二十幅杂志的封面裱在黑色的背景上,没有一般屏风那么高大。印刷漂亮,分明是一个精巧的展览。在这些封面当中,就有一幅Good Housekeeping(好管家)的封面。在美国,许多家庭主妇都盼望有一本《好管家》。每当收到这种杂志的时候,她们就高兴地说:“好管家来啦!”《好管家》主编约翰·卡特,向我们微笑道: “《好管家》在一八七五年创刊,到现在已经九十五岁了。不过,她的容颜总是正当年的。《好管家》的创始人说:它是一个具有高尚兴趣的指导家务的妇女杂志。多少年来,我们一直是按照这个方针办的。”《好管家》是妇女杂志,一百二十六个工  相似文献   

4.
一本书就像一个人,而封面则相当于人的脸,书的大致内容、品位高低,可以从杂志封面设计的风格上基本反映出来。笔者认为,党刊也是如此。杂志封面上有刊名、图片、期号等基本元素,这些元素在有限的二维空间内各司其职,同时,又为统一的视觉目的服务,这就形成了一本杂志的基本外貌。作为党刊封面,要提高宣传效果,达到服务党员的目的,就必须注重党刊封面的编  相似文献   

5.
王溪  周双 《编辑之友》2011,(12):70-72
"封面报道"这一提法来源于美国《时代》杂志所创的"cover story",国内也有研究者将其译为"封面故事"。封面报道,是杂志内页所详细报道和论述的组合式文章,用醒目标题配以照片、图片在封面上突出展示。我国杂志封面经历了从较为单一的美化功能到兼具美化、导读、宣传主  相似文献   

6.
关心体育的读者现在在报刊亭和书店里已见不到《新体育》杂志了,它已改成通过邮局订阅销售,偶尔在网络上看到它的封面,与那些流行的体育杂志相比,《新体育》的设计、装帧、价格还有内容上显得有些过时了。但如果仔细阅读其中的一些关于国内体育的文章,还是能感觉到它的积淀。  相似文献   

7.
《中国图书评论》的文章以短小精悍取胜,篇幅一般在两个版左右,这很不错。现在看来,有些文章的份量不够。我个人的看法是,刊物的批评圈还没有建立起来。要有一批专家来写,提高刊物的权威性;男外,还要建立一支青年学人的队伍,培养一两个评论家,比如《读书》杂志就培养了像华东师大  相似文献   

8.
杂志封面图片类型与设计策略简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宝 《现代出版》2011,(1):50-54
封面是一本杂志的门面,一张具有视觉吸引力且合乎时宜的杂志封面图片不仅有助于彰显杂志的格调、浓缩杂志的内容,更是吸引读者订阅和购买的有力法宝。杂志封面图片按形象意义可划分为解释型和装饰型。杂志在选择封面图片时,不仅要配合当期主题,还要服从于杂志的一贯品位和格调。杂志只有在找到最适合自己风格和属性的封面的同时符合社会主流的审美取向,才最有可能获得读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9.
我很愿意把我二十七年以来在《生活》杂志拍摄的一百张封面的情况作一个简括的说明。我知道,很多读者希望能得到一些有用的东西,而且,很自然地要向我们提出对拍好杂志封面的有关问题。我并不相信,由于我是拍摄了《生活》杂志一百张封面的唯一摄影家,所以我就比那些只拍过一张封面或者甚至连一张封面也  相似文献   

10.
俳,戏也。俳优,古代杂戏,旧时泛指演戏的人,含轻视意,现早已摈弃不用。不过清末民初的旧派文人还常常使用它,创刊于民国三年(1914年)9月的《俳优杂志》即是一例。该杂志由上海文汇图书局出版,编辑兼发行者冯叔鸾。仅出一期,即戛然而止。开本18.5×13cm,只有薄薄的80余页,封面  相似文献   

11.
封面女郎:为何如此性感——解析《女友》封面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杨 《青年记者》2007,(6):57-58
对一本杂志来说,封面就是其“门脸”。它对于公众想象与销售量异常关键,这是杂志经营业由来已久的共识。1999年至2001年担任《英国嘉人》(UK Marie Claire)杂志主编的利兹·琼斯(Liz Jones)曾坦言,“现在,人们选择一本杂志到从书架上取走它的平均时间是3秒钟,杂志成也封面,败也封面。”①杂志封面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推销与宣传的作用呢?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美女就开始作为一种化资源出现在我国各类杂志上,尤其是女性杂志,而封面女郎的形象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她们从家庭走向社会,由甜美变得性感,由保守变得开放。本试以《女友》杂志为例,通过比较研究其18年的封面女郎变化,来探寻女性时尚杂志封面女郎形象变迁的原因。[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理念:出色的杂志能够同时扮演好"镜子"和"窗户"两种角色作者:能谈谈《纽约时报杂志》(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的编辑理念吗? 杰拉尔德·马尔佐拉蒂:和《时代》《新闻周刊》这类归纳、分析或概括过去一周新闻的杂志不同,我们将新闻作为杂志的内容。我们努力使用长篇的、纪实性表达方法和技巧去探索现在的生活方式。比如说,这个星期天的封面报道是关于亚历桑那州一个基督教福音派教堂的。周日人们去教堂并不仅仅是进行宗教活动。他们在那儿做理财计划、进行娱乐活动,把孩子送去上课。这些地方原本没有福利设施,教堂能够将大家聚集起来。在美国的各种社团中,这类社团发展  相似文献   

13.
萨梅尔·约翰逊认为“杂志是典型的冲动型购买品。”《新周刊》正是将专题报道通过大标题、图片等呈现在封面上.意图形成杂志的显著卖点。  相似文献   

14.
杂志封面图片中的视觉传播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睿娜 《东南传播》2013,(12):59-62
全球人类生活节奏的加快带来了我们的“视觉时代”,我们被海量信息所淹没,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图片通常情况下比文字更能吸引受众的眼球.无论是网络上还是实体媒体都转变编辑方式,把大量图片放在最显眼的板块,杂志也不例外.杂志封面图片就是一张吸引读者注意力的名片,越是新颖独特的封面图片,越能提高杂志的销量,增加杂志的读者群,这便是视觉传播的运用.本文从视觉传播的角度出发,通过视觉分析来阐述封面图片的设计,其中从视觉紧张和视觉引导方面来详细阐述其视觉传播作用;文中还运用视觉建构的几种模式来举例分析杂志封面图片怎样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并增大受众群.本文中最后列举两类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杂志,分析其之所以畅销的封面图片因素,进一步完善封面图片中的视觉传播因素.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杂志创刊在一九三○年,那时我是个初中三年级学生。我对《中学生》的印象很深。它创刊时,我就是它的读者。五十多年前它的创刊号封面,我还记得。我很早就在《中学生》上投稿。那时《中学生》上有《读者之页》的栏目,我在那个栏目里投过稿,写的什么题目,用的什么名字,记不起来了。《中学生》是我的老师。我从《中学生》上学到了不少东西,有文化的知识,又有生活的  相似文献   

16.
《青年记者》2012,(16):81
《纽约时报》网站5月21日报道,最近一期的《时代周刊》封面是一位迷人的26岁母亲给3岁大儿子喂奶的图片,标题为"你是合格的母亲吗?"在这期杂志面市的当天,与该封面有关的词条在谷歌上排在搜索的前五位。在其出版的八天内,该封面在Twitter上被提及了50,000次;同时,《时代周刊》在Facebook上也得到了43,000个喜欢的评价。为诸如《Esquire》和《新闻周刊》这样的出版物担任美术指导长达40年  相似文献   

17.
今年2月15日出版的某杂志封面上,突出刊发了《30而富》的文章标题,其中“3”和“0”的字样,各用一张放大的百元人民币设计而成,极有可视性和冲击力。但笔者认为,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这个“富有创意”的封面十分不妥,是违法的。为加强人民币图样使用的管理,维护人民币信誉,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予以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十九条规定:禁止在宣传品、出版物或者其他商品上非法使用人民币图样。《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中规定:禁止下列损害人民币的行为:(三)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在宣传品、…  相似文献   

18.
本文的题目是从30年代借用来的,而且本文也涉及30年代的事。 1936年3月11日,上海《立报·言林》上有一篇文章的题目就叫《杂志短命年》,它说:“今年除了号称稳健的刊物外,不免短命。连这样一点‘馈贫之粮’,也还不易保持。”当时人们生活困难,买不起书,只能读杂志来解决知识的饥荒,而杂志还常常被扣留和封禁,于是作者不免发此慨叹。其实,杂志短命并非只在1936年,且看鲁迅在《二心集·序言》中的一段话:“当三○年(按:即  相似文献   

19.
中国杂志的业务创新及其走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杂志就开始了对于自身媒体特性的思索与转型:以《家庭》、《知音》、《女友》为代表的婚恋家庭类期刊的崛起,以《新周刊》、《时尚》等为代表的新锐、时尚类杂志的突进,以《财经》、《三联生活周刊》、《新闻周刊》等为代表的注重新闻影响力的新闻、财经类杂志的风行,都昭示了中国杂志在业务改革过程中所做的努力。进入新世纪,杂志在业务上的改革探索远未停止。本文从信息内容、专题专栏、图片、封面、版式、印刷及运作方式等全方位剖析近年来中国杂志业务改革的具体表现,并对其特点和走向进行分析。 一、整合信…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以《中国妇女》杂志为研究对象,对1949~2008年样本期刊中的封面人物图片进行定量研究和质性分析。研究发现:1.《中国妇女》杂志60年来建构的封面女性形象由雄性气质向女性气质过渡并最终形成多元气质;2.《中国妇女》杂志60年来封面女性形象从生产偶像向消费偶像转变,即从社会主义建设者形象转变为消费主义者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