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孔子(公元前551—479年)名丘,字仲尼,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的祖先原是宋国的奴隶主贵族,曾祖父时迁到鲁国,父亲做过陬邑宰。孔子的青少年时代生活很贫贱,早年当过管理仓库和牛羊的小吏,还做过帮人办丧事以糊口的“儒”。正如孔子自己所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论语·子罕)。生活的贫贱和比较接近下层社会的经历,对这位没落奴隶主贵族出身的孔子,在思想上不会没有影响。孔子的一生潦倒、不得志,官运也并不亨通,直到晚年才做过鲁国的司寇,为时仅  相似文献   

2.
二千多年来,一直被反动的统治阶级尊为“圣人”的孔子,究竟是个什么人?列宁指出:“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论民族自决权》).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孔子,就一定要根据当时阶级斗争的形势,看一看孔子是站在那个阶级的立场上,他的思想是为那个阶级的利益服务的.孔子的政治立场孔子(公元前五五一年到前四七九年),鲁国人,是一个已经没落的殷氏族奴隶主贵族的后代.他所处的时代,正是春秋(公元前七七○年到前四七六年)晚期.由于奴隶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奴隶不断起来  相似文献   

3.
冯友兰 《教育》2014,(12):78-78
孔子姓孔名丘,公元前551年生于鲁国,位于我国东部的现在的山东省.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成员,宋国贵族是商朝王室的后代,商朝是周朝的前一个朝代.在孔子出生以前,他的家由于政治纠纷已经失去贵族地位,迁到鲁国.孔子一生事迹详见《史记》的《孔子世家》.从这篇世家我们知道孔子年轻时很穷,50岁时进入了鲁国,后来做了高官.一场政治阴谋逼他下台,离乡背井.此后13年他周游列国,总希望找到机会,实现他的政治、社会改革的理想.可是一处也没有找到.他年老了,最后回到鲁国,过了3年就去世了.死于公元前479年.当年哲学兴起,  相似文献   

4.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出身在一个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家庭,家住鲁国陬邑(今山东泗水),后迁居曲阜(今山东曲阜)三岁丧父,年青时当过季氏的“委吏”(管理仓库和会计)、“乘田”(管理畜牧),从事过“儒”(办丧事赞礼)的职业;中年开始招收弟子讲学,一度出任过中都宰和司寇,下台后带领学生周游列国,又四处碰壁;晚年回到鲁国,从事文化典籍的整理工作。  相似文献   

5.
孔子(公元前551—479),春秋时代鲁国(今山东)曲阜人,我国古代杰出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的思想学说,对我国封建社会中文化教育的发展,关系极大,对东方乃至世界各国的文化,也发生了相当的影响。他出身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少年时代过着贫困的生活。曾做过鲁国的小官。他的思想学说既有进步的一面,又有保守的一  相似文献   

6.
平凡而又伟大的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享年73岁。孔子的祖先是宋国的贵族,大约在孔子前几代就没落了,失去了贵族的地位。孔子年轻时作过几任小官,中年时曾作过三个月的鲁国司寇,相当于警察局长,但他一生大部分时间从事教育事业,教出不少有知识有才能的学生,所谓“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生活在春秋末期的孔子,并不像后来我国封建社会统治者所吹捧的那样,似乎是什么不食人间烟火、道貌岸然的“文宣王”、“大成至圣先师”;更不是一个天生的神人,而是一个有感情、有性格、有抱负、有喜怒哀乐的现实中的人。但孔子又并非没有什么伟大之处。他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对中国  相似文献   

7.
一、关于对孔子的总的评价有的同志认为,孔子从小“接受着奴隶主阶级反动思想的熏陶”,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收徒讲学,“培养维护奴隶制的人才”,在鲁国做过几年官,“进行复辟活动”,他的思想体系,是为了“维护和复辟奴隶制”的。有些同志不同意上述观点,认为应该对孔子及其思想作一分为二的分析。有的同志认为对孔子作为“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后裔”,他的政治立场是落后的、反动  相似文献   

8.
孔子的思想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孔子年少时,鲁大夫季孙氏有一次设宴招待文学之士,孔子也去赴宴.季孙氏的家臣阳虎见孔子年少,不让他进去,说:季氏设宴招待文学之士,你有什么资格参加!孔子只好回家,从此更加发愤学习.孔子青年时代曾作过管理仓库和看管牛羊的小吏.因孔子懂得周礼.鲁昭公曾派他到周王室史官那儿去学礼.后来,因鲁国内乱,孔子到齐国,但未被重用.回到鲁国后,广收门徒,从事教育,整理文化  相似文献   

9.
孟轲(约公元前389—305年),战国中期鲁国邹人。出身贵族。曾受业孔丘嫡孙子思之门,是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复辟奴隶制的顽固派。战国中期是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急剧变革的时期。奴隶主的统治由于长期的奴隶起义以及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贵族的斗争,已经奄奄一息,正在被新兴的封建统治所代替。尽管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但奴隶主贵族并不愿自动退出历史舞台,他  相似文献   

10.
孔子是我国古代大教育家。他生活在春秋后期,那时诸侯争霸,周室日趋衰微。由于铁器的产生,阶级关系发生了变化。奴隶主下降,小生产者上升,出现了“士”的阶层。在社会的大动荡中,他们以自己的知识和才能,获得了参与政治、外交、军事的机会。他们既反对“世卿”把持政权,又看不起劳动人民;想做大官,机会又不多。孔子就是“士”的代表人物。孔子的祖先是宋国的没落贵族。父叔梁纥是鲁国的一个小武官。孔子幼年丧父,生活贫困。他干过吹鼓手和管牛羊、仓库的差  相似文献   

11.
孔子(公元前556—元前479),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是我国二千多年来很有影响的儒家学说的开创人。他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他的先辈是宋国的贵族,后来破落,到孔子少年时家中已经很贫困。孔子长大后做过几任小官,后来他到各国去游说,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但没有受到当时各国统治者的重视。晚年他致力于学术和教育事业,整理了《诗》、《书》等文献。他  相似文献   

12.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先世宋国贵族,孔子3岁丧父,少吋家境贫寒,15岁立志于学,长大后做过管理仓库的“委吏”和管理牛羊的“乘田”。他虛心好学,30岁时已博学多才,成为当地较有名气的一位学者。其思想核心是“仁”,“仁”即“爱人”。他把“仁”作为行礼的规范和目的,使“仁”和“礼”相互为用。主张统治者对人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从而再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进而实现他一心向往的“大同”理想。孔子35岁时,因鲁国內乱而奔…  相似文献   

13.
孔子在政治、思想、文化、哲学等方面都有一些伟大贡献,而其在教育上的建树更是有口皆碑。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贡献,一直被人们传颂着,至今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一、兴办私学,兼收并蓄孔子是春秋后期鲁国(今山东曲阜)人,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孔子一生处于社会大动荡的年代。当时由于奴隶起义和奴隶主贵族内部的相互残杀,再加上新兴地主阶级的冲击,致使奴隶主阶级趋于极其衰落的势态之中。原有的奴隶主贵族集团垄断教育的现象已不复存在,“学在王宫”的局面已经打破。“礼失而求诸野”,“学述下移”是当…  相似文献   

14.
孔子     
成立方 《沧州师专学报》2000,16(2):F002-F003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他的祖辈是宋国贵族,由于内部倾轧逃奔鲁国后渐末落,因此他少时“贫且贱”。孔子一生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从事聚徒讲学和整理古代文献,他大约二十岁左右起就开始了教师生涯,三十岁前后从事私人讲学,在教育岗位上渡过了约五十个春秋。他的私人讲学活动顺应社会潮流,内容又符合人们的要求,方法也很得当,在社会上渐渐有了声望,向他求教的人越来越多,弟子多达三千,其中著名的七十余人。孔子的教育思想见解独到…  相似文献   

15.
荀子名况,赵国人。他生活在战国末叶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的社会大变革时代(约公元前三一三——前二三八年)。当时,奴隶不断起义,新兴地主阶级与没落奴隶主贵族之间,夺权与反夺权,改革与反改革的斗争,异常激烈。荀子站在新兴地主阶级立场上,在奴隶斗争的推动下,向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利益的儒家学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是先秦法家杰出的代表。  相似文献   

16.
墨子(约公元前468——376年)姓墨名翟,春秋鲁国(或称宋国)人。出身于士以下的庶人,曾做过宋国大夫,是继孔子后的一位大思想家。墨子的体育思想,据现有资料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唯物地论述了形与神、生命与运动的关系关于人的形与神的关系,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与体育有着直接的联系。墨子说:“生,楹之生,商不可比也”,又说:“生,刑与知处也。”这两句话中的楹和刑,在古代都和形通用,是身体的意思。墨子讲“生,楹之生”,说明生命  相似文献   

17.
酒圣 杜康:传说酿酒的发明者。《说文解字》称:“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 文圣 孔子(前551—前479年):春秋末年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者,历代封建统治阶级尊其为“圣人”。字仲尼,鲁昌平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先世为宋国贵族,因遭家难,迁居鲁国。父叔梁纥早死,少贫,做过乘田  相似文献   

18.
墨子名墨翟,鲁国(一说宋国)人,约生于公元前四六八——前三七六年。墨子是一个著名的思想家,又是一个著名的教育家。他设有规模很大的私学,拥有弟子三百,并发展成为政治集团,成为墨家学派,和儒家并称“显学”。代表墨子思想学说的是《墨子》一书。  相似文献   

19.
儒家美学是指孔子开创的 ,以儒家“仁学”学说为哲学基础的强调个体心理欲求与社会伦理规范相统一的美学思想。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丘 ,生于公元前 5 5 1年 ,死于前 479年 ,他出生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 ,鲁国陬邑人 ,鲁是周公儿子的封地 ,故非常重视“礼”。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以“仁学”为其学说的核心 ,其目的在于恢复“礼”。孔子说 :“克己复礼为仁”。在孔子那里“仁”一方面作为“礼”的基础 ,表现为社会的伦理规范 ;另一方面要求个体要克制自己 ,化为一种个人的心理欲求 ,使社会与个体达到统一。孔子推而广之 ,对人的看法认为 ,“…  相似文献   

20.
杏坛大家     
《教师》2010,(12):F0002-F0002
生平 孟子 (公元前372年~前289年),战国时期鲁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出身于贵族家庭,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