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迄今为止,伦理观念的历史发展可以分为传统人类伦理观念和当代生态伦理观念前后两大阶段。传统人类伦理观念以人类生命中心主义价值观为基础,当代生态伦理观念则以生物生命中心主义价值观为基础。二者都存在着虚妄性,都是一种狭隘的生命特权主义伦理观。物种伦理观念是在对传统人类伦理和当代生态伦理观念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所达到的一种全新的伦理观念。它把整个自然界中的所有存在物都纳入到道德关怀的范围内,主张建立起人类和各物种之间的全面的种际伦理关系。物种伦理观念是对传统人类伦理观念和当代生态伦理观念的双重超越,是伦理观念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2.
文章力图从哲学的视域在最原初的层次上去讨论建筑师的伦理责任,为了有别于流行伦理学的视域下的道德意义上的伦理责任,它被称为"原始伦理责任".海德格尔在其<筑居思>一文中指出:建筑的本质乃是人之栖居,也即让人是其所是地去存在.他认为"伦理"一词说的并不意味着传统道德意义上的"伦理学",在其<关于人道主义的书信>中,海德格尔称自己的伦理思想为一种"原始伦理学".海德格尔的始源伦理学打开了探讨建筑师最根本的伦理责任的崭新视域.如果仅唯美学、唯技术、唯经济等角度去考虑建筑的工程建造,必然会使建筑丧失掉对天、地、神、人四重整体的聚集,丧失掉召唤人类栖居的场所.为了避免一种无家可归的状态,建筑师必须担负起神圣的原始伦理责任,成为人类生存家园的创造者与守护者.  相似文献   

3.
德性伦理走向自然,遭受了最具"环境伦理特色"的责难:它持有或导致危险的人类中心主义。实际上,"人类中心主义"这一术语意味着极为不同的观念和主张。以德性伦理的路径探讨和应对环境问题,蕴含着一种合理而且必要的人类中心主义,不仅能够激发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关切,而且能够引导人们超越不合理的人类中心主义。  相似文献   

4.
法律与伦理道德是密切联系的,伦理道德观念的变化将对法律的发展变化产生重要影响。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新生态伦理道德观念正在向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念发起全面的挑战。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观念将对环境法产生重要影响。环境法应以生态利益为本位。环境法的调整对象应当包含人与自然的关系。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观念应成为环境法的重要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随着工业文明的进展,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由以前的盲目崇拜到肆意的征服,自然逐渐成为被掠夺的对象。工业文明像一把双刃剑,既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物质文明,也造成了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和能源危机。从而一种全新的伦理观念——生态伦理精神应运而生,此种观念旨在促使人们保护自然、节约能源。  相似文献   

6.
建筑美术是建筑学专业的美术基础课,在当代观念与知识更新的要求下,建筑美术课不再只是学生美术基础技能的培养阶段。必须在这一阶段通过当代艺术观念介入的教学解决学生的创作观念植入问题。  相似文献   

7.
“明伦理、分等级”,是儒家礼制思想的一大特征,“伦理”即“人伦”,进一步可拓展为在封建社会,以血缘关系为平台、以上下尊卑等级关系为特点的封建礼制思想和行为规范。这种规范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数千年的中国礼制文化是最具人类社会性、最强调等级秩序和上下尊卑观念的,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中国古代建筑亦是如此,我国的建筑的建筑形式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建筑风格独树一帜的建筑体系。  相似文献   

8.
高校建筑学实验室是建筑学学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分析高校建筑学实验室的现状和类型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建筑学专业的实际情况,从学科特色发展的角度提出其建筑学实验室"一基础两中心"的初步建设构想。  相似文献   

9.
作为自然与社会的双重存在,人类在自然与社会相互交织的环境中创造着文化。客家人的伦理精神特质深受他们所处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特别的时空条件和特殊的生态环境,塑造了客家人特有的伦理精神,那就是"居安思危"的忧患精神、"勤劳俭朴"的节俭精神、"和衷共济"的团结精神、"自强不息"的抗争精神和"冒险进取"的开拓精神,这些精神特质已经成为客家人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渗透在客家人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客家人的思想、行为、心理、语言、观念起着主导、调节和规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建筑学是一门独具特色的综合学科,其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建筑教育的特点要区别于其他的专业教育。本文着重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建筑教育中观念转换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