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俊英 《辅导员》2015,(9):44-45
初悟“真实、朴实、扎实”应该是在十五、六年前。当时,自己对语文教学的认识是混沌的、模糊的。好在学校的教研氛围很浓厚,听课、评课、议课、磨课,一研就是三、四个小时。“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训练主线”“精讲多练”“精讲精练”等教学理念不断地充实着我的头脑。我清晰地记得有一次老校长说:“教语文就好像教人学骑自行车,光讲理论,譬如‘怎么扶把、抬头、往前看’等是不行的,不让学者亲自骑一骑,练几个回合,甚至摔倒几次,学者什么时候也不会骑车。”这个比喻太形象了,对我来说不亚于醍醐灌顶。我  相似文献   

2.
一、老师要做到精讲善练,充分实践。   知识是解决懂不懂的问题,老师不讲,学生就不懂;技能是解决会不会的问题,老师不训练,学生就不会。学会运用知识去发现、解决问题就是一种能力。使语文知识和能力得以发展的途径是实践。可是,在教学实践中,如果教师讲、学生只是听,学生的知识是“听”来的,而不是“学”来的,至于能力培养则是空谈。但我认为,并不是说老师在课堂上就少讲或不讲了,其实是对老师的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精讲”,只有精讲,才能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在更多的时间里,促使他们自主地进行听说读写的练习…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不仅要给学生以基础的知识,还要使学生变知识为技能技巧。这主要是要指导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练习。通过怎样的途径和方法进行呢?一、课上练与课后练结合,以课上练为主。做语文练习应以课上练为主。学生在课内完成作业可以起到当堂巩固知识的作用,教师还可针对学生的疑难及时予以辅导。强调课上练为主,教师在课堂上就要精讲巧练。精讲,就是讲学生不懂的地方或容易忽略的地方,讲这篇文章的精华,讲带有规律  相似文献   

4.
胡安军 《学语文》2013,(5):33-33
多年来,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开放局面.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我认为,不管哪一种方法,哪一种招式,都离不开课堂教学中的“精讲多练”。可以说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就是教师要“精讲”,学生要“多练”。什么是精讲呢?精讲,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的要精:  相似文献   

5.
成人语文教学中有两大任务:阅读和写作。写作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在写作教学中如何提倡:“精讲多练”就成为语文课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任务了。 叶圣陶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这里提出了一个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提高教学效率的教学思想。而“精讲多练”是实现叶老先生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出  相似文献   

6.
梁臻 《贵州教育》2005,(20):42-43
叶圣陶先生一贯主张:“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养成这样一种能力,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在教学中我认识到突出“精”字,即精讲、精问、精练,以实现“精读”,应是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是改变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现现象的关键。下面谈谈我在近年来阅读教学中的几点体会:一、对课文内容的精讲所谓精讲就是针对教学任务和学生实际水平,科学艺术地对课文作要言不烦的讲解,把比较难懂或复杂的问题讲得通俗、简单、鲜明,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使学生接受,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充分体现。那么如何进行呢?首…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由于语文教学质量不高,大家开始认真探讨语文教学法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间,有些确属真知灼见,但也有些实为奇谈怪论。叶圣陶先生关于 “教是为了不教”的主张,旨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有人却把它误解了,认为:只有“教”才能达到“不教”,于是在“讲”上大作文章。持这种观点的人未必多,因为太荒唐;但具有类似思想倾向的人并不少,因为积习深。“精讲多练”,异口同声。其实,“讲”与“练”的关系究竟应该怎样摆?有人认为讲是前提,不讲无法练。果真如此?讲前不能练吗;讲中不能练吗?只能在讲后练吗?“把“教”与“不教”机械地割裂开来,把“讲”与“练”简单地排  相似文献   

8.
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精讲多练”是否就是启发式?不少同志把“精讲多练”已经看成为教学原则了,而赞可夫是反对“精讲多练”的。他说,因为“多练”就不能“多讲”,“我们是靠知识的广度来达到牢固性的”。他也强调培养技巧,但他反对用多次重复的方法来训练技巧。他认为只有充分理解,灵活运用,才能牢固地掌握技巧。他的这种看法很值得探讨。我认为虽然不必一概地反对精讲多练,但是却没有必要把精讲多练看成是教学过程中始终应该遵循的原则。是“精讲”还是“多讲”,是“多  相似文献   

9.
制图课的教学,要使学生具备工程图示能力、图样分析能力、空间想象和构思能力,这不仅是学习后续课程的需要,更是走上工作岗位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因此,在制图课的教学中,注重讲练结合,做到“精讲”“多练”是非常必要.一、“精讲”是“多练”的前提“精讲”不是指内容和数量上少讲,而是指在讲课质量上要“精”,所用学时要少.即讲课重点突出,难点要讲请,要注意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不必面面俱到,某些细节内容可以通过习题使学生加深理解.例如,在讲到圆弧连接时,我做了两种尝试:在第一个班的教学中我把圆弧连接的八种类型都做了介绍,结果用了三节课,时间还比较紧张,但是学生接受的不好,作业中出现了不少错误;在第二个班的教学中,我采用了只讲规律和难点,即详细分析了圆弧中心和连接点两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0.
我基本上赞成《改进语文教学的几点意见》,但对其中关于“讲”和“练”的几个提法,略有异议,现不揣浅陋,言之于次,以便切磋。《意见》的第六条提到“阅读课”(即一般所指的讲读课)似欠妥贴。“阅读课”和“讲读课”是不能混为一谈的。“阅读课”是以学生自己阅读为主,老师只作简略的指导。这种课,主要是让学生自己“读”,也就是“练”,老师的“讲”居于次位,故名“阅读课”。那种全无教师讲解,单纯由学生自行阅读的课是不能算作阅读课的,只能叫“自习课”。“讲读课”是  相似文献   

11.
【写在前面】司空图在《诗品》中曾道:“生气远出,妙造自然。”苏轼也曾说过:“无穷出清新”,“绚烂之极归于平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也渐渐掸去浮尘,揩去胭脂,直指语文之本色。华中师范大学杨再隋教授在《呼唤本色语文》一文中指出: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说到底就是学生学习说语文、讲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的课。杨先生主张并提出:平平淡淡教语文,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教语文,轻轻松松学语文。  相似文献   

12.
我对教法改革的追求是:彻底“变法”!我的语文教学彻底“变法”的目标是:变虚为实,返璞归真;化繁为简,化知为能。“大语文教学法”的创立,标志着上述教学“变法”目标的实现。我的教学法和传统的语文教学法相比较,可以说是判若两个天地两个世界;我的阅读教学和传统的阅读教学更是背道而驰大相径庭。传统的教法是,老师讲、讲、讲,满堂讲;我的教法是,学生练、练、练,满堂练。因为我早已下决心改变自己在语文教坛上扮演的角色:要当读写“教练”,不做文章“讲师”!———我大概称得上“中国第一位大语文教练”。因为我早已认定…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关键是上好每一课,提高每一课的教学质量。如何上好每一课呢?我的体会是:讲练结合,注重实效,“一课一得”。所谓“一课一得”,就是以作文为中心安排语文教学,以写促读,以写促讲:基础知识,讲准讲精;思想内容,画龙点睛。就是说,“任凭他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不搞面面俱到。教师每一课要“讲”在点子上,“引”在关键处,学生练在写作上,运用在实际中。  相似文献   

14.
口耳授受的传统教学,形成了一种定势心理倾向:教师总认为,对学生是多讲多得,少讲少得,不讲不得。“满堂灌”、“一讲到底”的繁琐讲授,“以教代学”、“以讲代练”的注入式教学,就是这么产生、流行的。于是,60年代有人提出了“精讲多练”的教学改革口号。  相似文献   

15.
“阅、归、讲、问、练”五环节教学法是笔者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一种尝试。“阅”就是由学生阅读课本,了解本节课应学习的知识全貌,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所提出的各种问题。“归”就是由教师指导学生系统归纳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将知识进行浓缩。即掌握知识的重点。“讲”即由教师进行精讲。就是在学生系统归纳知识  相似文献   

16.
我担任多年的毕业班语文教学,体会最深刻的是讲读课的“讲”要讲在“点子”上。 何谓“点子”呢?首先“点子”就是《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各年级知识的具体要求。这是我们语文教师教学所必须遵循的要求。其次。“点子”是根据教材的内容特点和学生实际确定的“重点”和“难点”,这就是教师所要“精讲”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语文教学,多是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实践证明,这样做往往事倍功半;而现代的教法又提出了精讲多练。笔者却认为,教知识不如教方法,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让学生“学会学习”。教师传授知识,如同往学生袋子里拾金,总是有限的,短暂的;教给学生方法,  相似文献   

18.
“精讲多练”这一口号是上世纪五十年代,针对数学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满堂灌,注入式”这一教学现象而提出的,这一口号的提出对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精讲多练”这条教学原则受到强烈冲击,因为似乎一提到“讲”,就是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一提到“多练”,就是在搞“题海战术”,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于是,这个被我们数学教师运用了半个世纪的教学原则被“无情”地“淘汰”了。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到底该不该“精讲多练”?该如何理解“精讲多练”?笔者从“教学三要…  相似文献   

19.
语文作为各门学科的基础,承担着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重要任务。表现在教学中,就是教师要“精讲”,学生要“多练”,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如何才能做到“精讲、多练” 第一,教师要更新教学观  相似文献   

20.
“讲”与“练”是“教”与“学”的基本形式。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正确与否主要在于“讲”,而教学效果的好坏还在于如何去指导学生“练”,促使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叶圣陶先生说:“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的目的。”因此,把握好“讲”与“练”的关系,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讲什么?怎样讲? 教师的“讲”必须遵循语文教学大纲提出的教学原则和教学要求,将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