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自今年5月以来,随着北半球夏季的来临,东南亚各地不断刷新极端高温天气纪录,部分地区气温突破40℃,个别地方的气温超过50℃,致使路面熔化、多人死于高温炎热。我国也未能幸免。从6月14日开始,由于新疆的暖高压脊东移下沉,控制我国中东部地区,北方晴热天气升级,华北、黄淮多地出现今年以来范围最广、强度最强的高温天气过程。尤其是从夏至日起,京津等地“40℃三连”,全国有20多个国家气象站创下历史最高气温纪录、近50个国家气象站打破6月高温纪录。6月底及7月初,全国不少地区接连迎来新一轮热浪,气温更高,持续更久,京津冀等地气温再次达到40℃,某些地区的气温接近或突破历史同期极值,部分地区午后地表温度超过70℃。7月9日,我国有1039个国家气象站达到或超过35℃,高温站点占比接近50%,已和2022年高温范围最大的8月份相当。饱受烈日炙烤的人们不免要问:今年这是怎么了?为什么这么热?今年会是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吗?  相似文献   

2.
今年夏天,全国大部分地区均出现持续高温情况,长沙自6月30日起一直被高温炙烤,截至8月17日已连续48天最高气温超过35℃。  相似文献   

3.
1 引言 2000年7月中、下旬,由于受副热带高压西伸的影响,黄南州北部地区出现了连续十几日≥30°C的高温天气,其中,尖扎15d,同仁12d。这次高温天气使尖扎最高气温达40.3°C,连续6d突破历史最高记录35.8°C,创下了青海气象史上的极值;同仁最高达35.0℃,有5d破历史极值32.7℃。由于此次高温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又加之入春以来降水偏少,农田大多缺水,底墒不足,使得农田蒸发量加剧,旱情加重,北部两县不少农作物提早衰老和逼熟,受灾程度为历年最严重的一次。因此,分析这一高温天气,对今后预报此类天气过程,采取…  相似文献   

4.
统计分析1964年~2010年共47年蕉岭高温天气的气候变化趋势,探讨高温天气的天气形势及其主要影响系统。结果表明:蕉岭高温天气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显著增加,年最高气温也呈现升高趋势,7月和8月出现高温日的可能性更高,占总日数近80%;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或热带气旋外围下沉气流控制是蕉岭出现高温的重要原因,且热带气旋外围下沉气流控制是出现历史极端最高气温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金秋科苑》2010,(13):12-12
中央气象台分析今夏高温三大特点,并解析缘由,北京高温罪魁祸首是“焚风效应”。 入夏以来,我国的高温天气主要呈现三个特点:高温强度强,我国东部和北方大部地区普遍出现了日最高气温大干等于35℃的高温天气。  相似文献   

6.
1986年入夏以来,由于副热带高压很强,冷空气活动偏北,致使长江流域地区出现高温、干旱。再加上梅汛期大部分地方雨量偏少,造成杭州地区旱情严重,桐庐县旱情尤为突出。8月5日,杭州市府、桐庐县府领导亲临该县钟山乡视察后,决定在该乡施行高炮人工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气候变化特征与旱涝区域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杜华明  延军平 《资源科学》2013,35(12):2491-2500
根据1961-2012年四川省40个气象站点的逐月气温和降水资料,采用线性回归、反距离加权空间插值(IDW)、Z指数法和Morlet小波变换等方法分析了近52a来四川省气候变化特征与川西高原、川西南山地和川东盆地3个地貌单元的旱涝灾害区域响应。结果表明:近52a来四川省气温以0.17℃/10a的速率增加,降水量以9.03mm/10a的速率减少,全省气候表现出明显的暖干化趋势。从区域变化看,川西高原气温升高,降水量增加,气候呈暖湿变化趋势,而川西南山地与川东盆地气温升高,降水量减少,气候暖干化趋势明显。四川省3个区域旱涝灾害对气候变化具有不同的响应,川西地区旱涝灾害对暖湿气候的响应表现为向偏涝趋势发展,1990年以前旱涝灾害频次较少,发生周期长,偏旱,1990年以来旱涝灾害的频率与灾害程度均呈加剧趋势,偏涝;川西南和川东地区气候暖干化直接导致了旱灾频率增加,干旱化趋势明显,川西南山地2000年以前偏涝,2000年以后偏旱,川东地区1990年以前旱涝灾害频繁,1990年开始涝灾减弱,旱灾的频率与程度均呈明显加强态势。  相似文献   

8.
根据气象观测资料,作出了二连浩特地区2011年气候影响评价,得出结论:二连浩特地区2011年较常年同期平均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冬季1月、12月平均气温显著偏低,1月份还出现了阶段性持续低温天气;异常偏低的气温造成严重的热量条件不足,使牧草返青期推迟;夏季平均气温显著偏高,尤其是8月份为1961年以来平均值最高的年份,持续高温天气使阶段性干旱现象加重。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习水县及其周边地区的日气象观测资料进行分析,通过对比年、月以及夏季气温、≥25℃、30℃、35℃高温出现的日数、日照时数、风速及相对湿度等,探讨习水县避暑型气候的优势和特征。结果表明:习水县各月平均气温、月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比重庆和泸州均低,夏季气温在舒适范围内,而同一时期泸州和重庆人体感知温度的舒适度等级达到了较热水平。1961~2017年习水县及周边地区泸州和重庆年平均气温、年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均呈现增加趋势,习水年平均气温、年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从1961~2017年均低于同一时段泸州和重庆年平均气温、年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变化。1961~2017年习水夏季气温≥25℃、30℃、35℃的日数呈现弱增加趋势。习水夏季气温≥25℃、30℃、35℃的日数明显小于同一时期的泸州和重庆。1961~2017年相对湿度处于人体适宜湿度范围内,日照时数最大值处于重庆和泸州之间。最后,结合习水及周边地区夏季气温≥25℃、30℃、35℃的研究,说明习水夏季气温主要以舒适为主,较热和热天气出现的日数较少,说明习水地区夏季避暑气候优势较周边地区明显。  相似文献   

10.
《科协论坛》2009,(8):10-10
华北等地出现的持续高温天气创下历史最高,与此同时广西和江西等南方各省市则暴雨不断。数十年甚至上百年不遇的暴雨、高温、雷电、干旱等各种极端天气频频发生……7月5日,2009年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活动。在四川省成都市启动,由200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和气象专家组成的中国气象防灾减灾宣传队将分成200个分队,从即日起陆续奔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深入农村、中小学校、厂矿企业等地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气象灾害的预警和防御知识,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气象防灾减灾宣传活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2007年5月21~31日山南地区沿江一线的晴热高温少雨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冷空气路径、水汽条件、上升运动等气象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初夏干旱属高压控制型,环流特征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南,印度西北部为高压控制.根据大气环流特征,确定了产生山南地区沿江初夏干旱的物理量特征量,为山南地区的初夏干旱预报提供了预报依据.  相似文献   

12.
根据通辽市10个站近51年的逐日最高气温资料,分析本地区≥30℃高温日数的年际变化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全市≥30℃高温日数空间上呈中部偏多南北偏少的态势;各站高温日数的年变化趋势都是呈上升趋势,上升最快的也都是扎旗站,各站与全市的变化趋势基本是一致的;通辽市历史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扎旗高达43.7℃,出现在2007年6月10日;全市高温日数年代最高值出现在21世纪的前11年。  相似文献   

13.
根据新兴县气象观测站1958-2012年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降水量、暴雨日数、高温日数、低温日数等资料,采用气候统计方法讨论分析近55年来新兴县气温与降水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新兴县1958-2012年平均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其趋势系数为0.0077℃/10a。各季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冬季升高最明显,其次是秋季、夏季,春季上升最慢。高温天气7月最多:低温天气1月最多。年降水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夏季平均降水量最多,其次是春季、秋季,冬季最少。新兴县的降水月分布为双峰型,两个峰值分别在6月和8月。  相似文献   

14.
选取1951年~2016年通辽市科尔沁区日最高气温≥35℃资料,分析其年代际变化,并定义持续2日以上的高温为持续高温,统计持续高温出现次数,分析持续高温的时间变化。分别用趋势分析法以及小波分析方法,分析了科尔沁区高温天气及持续高温天气的年代际变化和周期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科尔沁区高温天气年代际表现为逐渐减少趋势;持续高温天气年代际表现为20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减少,20世纪九十年代后增加的趋势;周期变化为1955年1个偏多中心和1997年、2001年、2016年3个偏少中心,并经历了4个约15年左右的高低转换期。  相似文献   

15.
文章主要选取1951年~2018年通辽市11个观测站日最高气温≥35℃资料,采用趋势分析法分析年代高温日数的变化情况;采用小波分析方法分析年高温日数周期变化情况;使用ArcGIS软件形成空间分布图进行空间分析,插值采用IDW反距离权重法。通过分析通辽市近68年中高温日数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通辽市年高温日数平均值年代际表现为逐渐增多趋势;通辽市高温日数大值区空间上集中在中部偏西地区,趋势系数表现为下降的地区也出现类似的分布,位于西部偏北和东部偏中地区;通辽市高温日数在整个时间尺度上存在1个偏多中心和2个偏少中心,分别是2003年和1996年、2016年,经历了6个10年左右的高—低转换期。  相似文献   

16.
干旱漫谈     
2014年人夏后,我国多地高温少雨天气持续,导致部分省份旱象严重.辽宁、山东、新疆、吉林、河南、湖北、陕西等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旱灾,部分市县还达到了1951年以来的最严重旱情,出现了农田绝收的情况.其中河南遭遇63年来最严重干旱,74万人吃水困难,经济损失预计40亿元;陕西干旱致38县294万人受灾,局地达到特旱等级,干旱造成农业损失近10亿元.干旱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相似文献   

17.
利用西藏18个气象站1961~2009年逐日气温、降水实测气象资料,采用气象干旱综合指(CI)对西藏近50年汛期(5~9月)的干旱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来西藏各地汛期干旱出现的频率为45.8%~97.9%,定日频率最高,嘉黎最小,沿江一线主要农区均在70%以上;干旱持续时间多年平均在23~50d之间,其中泽当最长,其次是班戈,嘉黎最短;干旱过程强度多年平均为-67~-26,沿江一线较强在-55以下,嘉黎最弱。历年汛期89%以上站点发生轻旱以上等级的干旱年份有18a,且多集中在20世纪6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其中20世纪80年代5a出现干旱,占27%。西藏各地轻旱、中旱发生频率较高,多年平均大于10d,最高达24d,而严重干旱发生较少,尤其是嘉黎不易发生干旱。近50年来干旱覆盖范围的线性变化趋势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2018年春季初镶黄旗地区积雪已融化,全旗大部分地区土壤墒情较好,对天然草场牧草返青较为有利,但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季末出现不同程的旱情。夏季初气温偏高,降水量偏少,且有阶段性高温天气,全旗大部地区出现旱情,大部分地区天然牧草长势偏差。夏季7月~8月平均气温偏高,降水量偏多,部分地区旱情得以缓解天然牧草长势较好。秋季初镶黄旗地球平均气温偏高,降水量偏多,天然牧草长势较好。全年,镶黄旗地区夏末降水明显增多,前期旱情得以缓解,利于天然牧草生长发育,产量总体偏高,但大部分地区优质牧草比例有减少趋势,天然牧草营养成分积累较差。  相似文献   

19.
张潇  夏自强  郭利丹  鄢波 《资源科学》2016,38(6):1118-1128
根据巴尔喀什湖流域24个气象站1960-2010年逐月降水资料,在采用Kriging插值分析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及降水增率空间分布的基础上,通过SPI、Z、PDECI 3种干湿指标对比印证,分析了巴尔喀什湖流域的年际干湿变化特征、干湿事件发生频次、持续时间以及典型年干湿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显示:①巴尔喀什湖流域年际干湿交替出现,3个月尺度下的偏旱事件多发生在2-4月,偏涝事件多发生在6-8月;②20世纪70年代以后,湿润事件持续时间逐步增长;进入21世纪,湿润事件发生频次显著增加;3种指标印证结果显示,流域正处在湿润周期内;③ 典型丰、平、枯水年条件下,流域依次呈现“东南干旱、西部湿润”、“东北干旱、东南湿润”、“南部干旱、西部湿润”的干湿空间分布特征。研究成果有助于揭示巴尔喀什湖地区气候环境变化,可为流域水陆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耀眼的阳光、无云的晴空,太阳毫无遮挡地释放着它的热情。地球在“发烧”?国家气候中心监测资料显示:今年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其中青藏高原、西北东部、华北西部、黄淮大部、长江中下游地区偏高1℃~2℃。近日,国家气候中心进行了2006年盛夏(7—8月)气候趋势会商,专家认为:全国大部地区的气温较常年同期稍偏高,江南大部和华南东部等地将可能出现高温热浪。提醒有关部门需注意高温热浪对安全生产、人民生活和健康的影响.要提前部署准备工作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