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住宅小区的设计中,户外公共空间的设计一直都是比较值得注意的地方.针对儿童和老年人,他们空闲时间充足,是对小区户外空间利用率最高的人群,我们在进行小区户外空间设计时应多考虑儿童与老年人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隋燕 《中国科技纵横》2011,(15):365-365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如何为儿童营造一个具有吸引力的游憩空间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本文从儿童游憩空间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儿童的实际需要和外围环境对空间的影响,对儿童游憩空间的绿化景观设计等内容进行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城市中,游憩行为是城市活动中非常重要的方面。目前,许多城市将滨湖空间定位成城市游憩空间开发的重要场所。文章针对城市滨湖游憩空间的设计,从分析滨湖游憩空间与城市空间的关系以及滨湖区自身的开发优势入手,探析城市滨湖游憩空间的设计。  相似文献   

4.
居住区的儿童户外游戏空间是儿童最常接触的活动空间,在儿童的日常活动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居住区儿童游戏空间设计合理与否关系着居民对居住区环境条件的满意程度和儿童日常活动的多少,本文从现在儿童游戏空间设计存在的问题和儿童活动特点出发,阐述了居住区儿童游戏空间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5.
以潮州城市居民为调查对象,根据潮州市区休闲游憩资源的实际情况,立足于面对潮州城市居民开放的无偿性休闲游憩空间,结合居民对本地休闲游憩资源的评价和满意度,探讨休闲游憩空间发展与城市居民幸福感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文章构建了无锡市民对本地公共游憩空间的行为特征观测指标体系,从市民游憩时间段的选择、市民的游憩时间长短、市民的游憩行为方式、本地市民大多数情况下会前往距离多远的城市公园、本地市民的游憩频率等方面对无锡本地市民的公共游憩行为进行分析,总结了无锡市民对公共游憩空间的偏好和意向,从而为无锡公共游憩空间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田逢军 《资源科学》2013,35(5):1095-1103
国民休闲背景下的城市游憩空间意象特征分析对于规划建设具有幸福感、特色性、宜居宜游的城市游憩地有特殊重要意义.以城市居民游憩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认知地图、访谈调查和GIS相结合的方法,对南昌市游憩空间意象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居民游憩认知地图绘图过程与特征的差异性导致了其认知地图类型的差异性,反映了居民独特的绘图空间思维、不同的空间组织方式以及别样的游憩环境心理;②游憩意象要素以路径、标志和节点的等级层次较高,意象内容则以广场、游憩商务中心与特色休闲街区、重要景观路桥、特色建筑物(群)和历史文化遗产与古迹地为主;③意象空间格局呈现中间高,四周低的特征,具有强烈的市中心内聚倾向;④“革命历史名城”和“绿色休闲家园”是南昌市游憩空同意象的两大特质.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生活中,户外休闲空间已经不仅是满足人们日常需求的一个场所,更是人们放松身心、缓解压力及为我们提供优雅的环境。人们对休闲空间要求不断提高的今天,户外休闲空间不单是以独立的一个空间形式而出现,越来越多的存在于城市里各种空间形态当中。本文针对寒冷城市特有的气候特征和特色地域文化特征来对其户外休闲空间的设计方法进行分析介绍。  相似文献   

9.
一个地区或城市的气候条件对于这个地区或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对于弱势人群的户外休闲活动有很大的影响。依据“中国建筑气候区划图”,内蒙古及东北三省为寒冷地区,这个地区范围内的城市都称为寒地城市,其寒冷的气候限制了居民活动尤其是弱势人群的户外休闲活动。而在我国寒冷地区并没有得到社会的关注和发展,并且在设计和规划时对这些享有大部分休闲时间的老年人、儿童和残疾人们没有周全的考虑到,即如何认识寒冷城市休闲空间,如何规划建设寒冷城市休闲空间,怎样才能满足无障碍人群的需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唐文跃 《资源科学》2011,33(7):1382-1389
地方感研究为认识人与城市空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以南京夫子庙为案例的研究发现,①夫子庙游憩者地方感具有基于历史、认同、记忆、想象的怀旧体验特征和秦淮风情、孔圣文教、商贾文化三个维度的结构特征,孔圣文教、秦淮风情的地方性特征得到了游憩者的高度认同;②游憩者对夫子庙的历史风貌具有较高的评价,游憩者认为夫子庙景观整体上反映的是六朝和明清时期的历史风貌;③游憩者对南京夫子庙历史文化风貌的地方感,以及对夫子庙呈现的六朝风月、明清风貌和怀旧特征的地方性的认同具有普遍性;④游憩者对夫子庙历史文化的体验缘于这些景观唤起了游憩者对历史场景的记忆和想象,唤起——评价机制是夫子庙游憩者地方感形成的重要机制。游憩者地方感研究对城市历史街区游憩空间的规划设计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园组织活动时,可以经常打破班级的界限,让幼儿有更多机会参与不同群体活动。"因此,我园根据实际情况,利用户外空间和自然环境将户外划分成了涂鸦区、玩沙区、挑战区、投掷区、交通区等十二个各具特色的户外游戏区。幼儿在户外游戏区中的活动主要以混班活动的形式开展。在实施混班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发现了许多以往没有出现过的新问题。我园结合实际,遵循幼儿的特点,总结出了几点教师在混班游戏活动中有效的组织与指导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城市滨水空间规划设计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的发展,河流附属带状绿地得到了城市管理者的重视,从生态、河流动力学、景观及游憩等角度对护岸建设与规划设计进行了分析和论证,提出护岸规划设计对策,并对滨水区环境设计及空间行为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3.
近20年国内外国家公园游憩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洪义  吴儒练  田逢军 《资源科学》2020,42(11):2210-2223
国家公园游憩研究对保护国家公园生态系统和满足国民游憩需求具有重要意义,是近20年来资源经济学和游憩生态学的研究热点。对2000—2019年间国内外国家公园游憩研究现状及成果进行了系统性总结和梳理,研究发现:①国内外国家公园游憩研究受到广泛关注,相关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国家公园游憩的功能分区、业态发展、设施建设、评价、主体、环境影响及管理等7个方面,形成了“一个基础、四大主题、两种手段”的研究内容框架。②国家公园游憩研究方法以定量研究为主、定性研究为辅,基于国家公园大数据和GIS空间分析技术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研究需今后重点关注。③欧美学者研究起步早,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国家公园游憩理论体系与管理框架;比较而言,国内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中国学者在国家公园游憩领域进行了较多的本土化尝试,为国际上相关研究提供了中国案例,但理论建构研究相对不足。基于文献梳理与评述,提出未来中国国家公园游憩研究需进一步深入的方向: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完善游憩评价技术方法、开展多学科视角的游憩主体研究、深化游憩管理研究,希冀对中国国家公园相关研究及体制试点建设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4.
游憩性园林建筑是现代园林中重要的造景要素之一,本文深入地分析了游憩性园林建筑的特征,并以亭、廊、花架三类游憩性园林建筑为代表,论述了游憩性园林建筑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15.
户外区域活动指的是户外体育锻炼活动和户外非体育锻炼活动。在我园开展户外区域活动的时候发现了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了户外区域活动的有效性,这就要求我们对户外区域活动的空间、活动材料、教师的认识进行重新的思考与调整。  相似文献   

16.
针对城市江滨公园的游憩功能,以义乌江滨公园为例,对其植物景观游憩度进行评价研究。在对公园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选取11个具代表性的样地作为评价对象,包括乔草类型、乔灌类型、乔灌草类型、灌草类型4类植物景观,挑选22张样地照片作为评价媒介,构建评价体系及标准,利用基于RA-GA的PPC模型实现江滨公园植物景观游憩度的评价。结果表明:江滨公园植物群落游憩度值最高的为1.9105,最低的为0.6304。各评价因子中,活动类型多样性、空间可停留性、空间可达性对义乌江滨公园植物景观的游憩度影响较大,是今后在营造游憩型植物景观时需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城市河流岛屿是一种新型的游憩空间,探讨其脆弱生态系统的构成并对其进行游憩生态安全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系统生态学理论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为基础,构建了包含岛屿核心区、河流缓冲区、城市影响区三大分系统与压力、状态、响应三大因子的城市河流岛屿游憩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湖南省衡阳市东洲岛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城市河流岛屿游憩生态安全度较低,不同分系统的生态安全差异特征明显:岛屿核心区生态安全度最低,其生态安全问题最为突出,区域内大部分指标是生态安全的重要影响因子;河流缓冲区与城市影响区生态安全度较高,但区域内的一些因素对城市河流岛屿的游憩生态安全具有负向影响效应。  相似文献   

18.
户外区域活动是利用户外自然环境来进行区域活动,在户外大区域活动中,幼儿的活动空间比较大,在户外有更多的材料可以成为幼儿的"玩伴",更好地促进幼儿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孩子们通过游戏和实践获得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中指出,3-6岁是激发儿童各种潜能的关键时期,也是儿童身体发育的黄金阶段,更为重要的是这个阶段是奠定儿童文明礼仪与良好学习生活习惯的重要时期。同时《指南》还指出"要珍视游戏与生活的价值"。我园根据园所的实际情况创设了幼儿美育职业体验游戏,将幼儿的游戏活动慢慢由室内延伸至室外,精彩纷呈的户外游戏活动,来源于幼儿的需要,并给予了幼儿更多释放天性的机会。整个户外游戏活动就是一个小型的公共场所、小社会一样。因此,必须教育孩子掌握户外游戏礼仪,维护自身与他人的安全,更进一步提升幼儿游戏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徐忱 《中国科技纵横》2014,(21):234-235
此次户外空间调研选择了苏州桐泾公园,以问卷和走访的方式调查了公园空间不同时间段与不同分区的使用情况,并了解了游人对桐泾公园的总体感受与评价。在指出公园存在的一些问题后,引入环境心理学中关于游人对户外空间心理诉求的理论,并依据理论引导得出一些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