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既立足于现实,又面向未来的实践活动,以现实的人作为基础,以实现人的发展需要作为目的.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鲜明主题,也给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和新任务.面对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新挑战,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取得成效,需在"人"的基础上,落实立德树人...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社会主要矛盾作出新论断,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当前的新课题,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社会实践内容,面对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新挑战,要坚持新思想的指导地位,引导人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造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具有特殊规定性的实践活动,既服务于国家意识形态建设、精神文明的赓续发展,又适应于创造人的美好生活的实践需要。美好生活是共同体之中的生活,是真善美相统一的生活,是蕴含时代规定性的生活,呼唤、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发挥规范、协调、动员、引导、整合的功能与作用。在创造美好生活的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引导教育对象形成创造美好生活的自觉意识、培养和提升创造美好生活的实践能力,并引领美好生活的实践方向。新时代新征程上,美好生活作为独特的概念命题与鲜明的实践追求,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价值体系、育人体系的时代建构,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理论增长点,进而服务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实践。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因时而进、创新发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可以转换思维视角,从情感向度入手。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情感向度,从情感逻辑来看,这是由情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属性、情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的重要意蕴、情感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突出的重要维度决定的;从情感指向来看,它要求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力量、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培养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干预;从情感路径来看,它可以通过打造情感要素、运用情感资源和情感评价等得到切实推进。  相似文献   

5.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实现美好生活的功能是不言而喻的。然而,事实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发挥美好生活的功能方面却暴露出一些新问题,如教育目标的功利化趋向,使人成为远离自身的“客观物”;教育内容的无我化特点,造成“我”的缺失和遗忘;教育手段的滞后化实际,使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被“遮蔽”;教育方法的强制化取向,使受教育者自我体验能力欠缺。从对阻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实现美好生活功能的问题分析看,功利主义思想在社会中的泛滥、“主知主义”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的盛行以及生活世界的缺失共同构成了其“缺席美好生活”的原因。因此,要想解决上述问题,需从其教育目标的更新、教育内容的优化、教育手段的改革及教育方法的创新方面入手,助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美好生活功能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是学科发展的重要支撑、实践创新的重要指导、队伍建设的重要保障,关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前途和命运。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的时代使命,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建设、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转型升级、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门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要担负时代赋予的使命,需要正确处理好政治性与学术性、整体规划与个体探究、基础理论与应用对策、思想政治教育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进而彰显其磅礴之力。  相似文献   

7.
研究范式是学科开展学术研究与人才培育的"专业基体"。从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和实践论维度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发展情势及其时空转向。继而立足人类命运共同体、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美好生活的当代语境,研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时代使命,并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何以具有世界胸怀、家国情怀、人性关怀。发现新研究范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空观研究范式正在形成,总括其基本要义、本质所指、内容结构,并提出分级分类科学共同体、完善学科话语体系、加强学科基础理论研究的路径,真正确立这一研究范式,助力学科建设,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中国人民加速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步伐,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助力实现美好生活是时代赋予的重大命题。从现实之维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兼顾当下与未来,开启了“弘扬马克思主义辩证之域”“追求马克思主义幸福之境”“夯实马克思主义实践之基”三种场域;从理论之维来看,“好”的思想政治教育以“现实的人”为基点,既要关注“现实的人”,也要关注“现实的事”;从目标之维来看,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指导人们进行理性的训练与选择,培育出兼具德性、自由、理性的“好人”;从实践之维来看,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转化思维方式、培养情感、促进交往三种方式帮助人们“成己”与“成物”,从而为实现美好生活提供实践理路。  相似文献   

9.
现代性语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实现主导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使命。在现代社会,这一使命的实现正面临着一系列难题。其主要原因是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进入了现代性的语境中。领域分离、世俗化、实用主义等现代特征改变着传统社会主导价值的生成机制,冲击着以思想政治为主要内容、理论教育为主要途径的传统主导形态。现代思想政治教育需从单一的思想政治主导向恩想、政治、文化、价值等多层次的系统主导转换,需从单一的理论教育向全方位立体式的教育途径与方法转换。  相似文献   

10.
人是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综合载体。人的需要可以简单概括为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如何抓好精神文明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承担的使命。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人的本质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对人的本质特征理解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源头,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目标,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立论之本。  相似文献   

11.
<正>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论述文化自信,传递文化理念与文化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仅包含物质需要,而且包含精神文化需要.对于学生而言,文化自信有助于提升其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养.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校思政教育面临重重挑战,德育不理想、传统文化教育缺失、教育话语面临困境等问题,导致思想政治教育难以凸显应有的价值.基于新时代,  相似文献   

12.
创业教育是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选择,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新要求。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相互渗透、相互完善、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只有通过把创业教育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打造创业文化氛围等路径,才能完成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实现高职育人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有力武器,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与正确的价值观。思想政治课的本真追求就是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化教师教书育人的使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而要实现中学生思想政治课本真追求要从学校层面和教师层面入手,把思想政治课的本真追求当作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去完成。  相似文献   

14.
成才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成才教育为核心 ,这既是教育的功能决定的 ,又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重要内容 ,也是实现高校培养目标的需要 ,同时也是法律赋予的神圣使命。要搞好以成才教育为核心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必须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学生的头脑 ;将引导学生学好专业作为人才素质结构的“主体工程” ;必须对学生进行吃苦精神、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的培养和教育 ,以实现培养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结合互联网,成为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十九大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人们使用互联网也越来越生活化。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与网民的各种生活信息紧密结合在一起,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才更有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承担新的使命和责任,需将当代大学生培育成为民族复兴大任的担当者,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完成这一使命,需要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发挥思政教育育人功能,引导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提高综合素质水平。当前,诸多学者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展开研究,就是立德铸魂的体现。这不仅关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思政教育成败,更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深刻影响。为此,高校应审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现状,采取有效方法和对策,切实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数字社会的新境遇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样态、价值意蕴、权力建设进行重新架构,以更新对数字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储备。从数字社会的视角出发,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以融合数字技术肇始,以创造思想政治教育数字空间为生存基础,以沟通数字化身为主要工作方式,从而在数字社会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数字化生存,继续完成社会化的学科使命。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迎来了新使命和新发展。新时代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要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目标和总任务,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展开价值引领和思想动员。围绕新使命,新时代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有了新特点,我们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构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是时代赋予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新课题。直面当下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的困境,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围绕人的生态意识、生态情感、生态信念和生态行为等方面来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内容体系,切实担负起培养人良好生态素质的神圣使命,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功能。  相似文献   

20.
话语内容的陈旧性、话语方式的单一性、话语方向的单向性,导致当前受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滞后之间的矛盾,严重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通过对人民日报任仲平话语特点的分析,我们得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应构建生活化的话语文本、时代化的话语实践、民主化的社会实践,借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和造就更加和谐的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