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号屠场》是美国后现代派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最有影响的小说,也是黑色幽默的代表作品之一。在这部作品中,冯内古特突破传统小说的叙述模式,运用黑色幽默的手法表达了对战争与死亡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五号屠场》与反战争叙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当代小说家库尔特·冯内古特的《五号屠场》以反战小说著称于世。这部作品的反战性不仅在于其鲜明的反战主题,更在于冯内古特对传统战争小说的叙事模式所作的颠覆性尝试。如果我们可以把传统战争作品的叙事方式称为传统战争叙事的话,那么冯内古特在《五号屠场》中所采用的模式则可称为反战争叙事。《五号屠场》叙事的特点是它从"战争场面"、"英雄人物"、"敌我界限"、"情节与高潮"等战争叙事的基本要素出发,对传统战争作品进行全面的颠覆和解构,以碎片式情节、非线性叙述、跳跃剪辑、嘲弄性模仿、作者自述、虚构与历史及虚构与事实的混淆重叠等反传统手法来表现战争的荒诞与残酷。反战的主题和反战争叙事模式的匹配使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反战主题的确立为反战争叙事模式的形成打下基础,而这一模式的运用又反过来深化了反战主题。  相似文献   

3.
从生态学的角度考察美国当代后现代主义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的作品,可以看出冯内古特的很多作品,都体现出他后人道主义的生态关怀。具体表现为对工业与科技的批判,对消费欲望膨胀下的后现代人类文化危机的关注,对生态灾难的预警,以及他在作品中所体现出的一种开放的、多元并存的文化观。  相似文献   

4.
冯内古特是美国著名的后现代主义作家,他的代表作《五号屠场》是黑色幽默作品中的经典之作,作品采用拼贴式的元小说叙事话语,解构了传统小说的线性叙事模式,严肃、残酷的战争主题与戏仿手法的对比产生了荒诞、滑稽的艺术效果,表现出作者的反战思想和对科技发展的担忧。  相似文献   

5.
许文茹 《现代语文》2007,(12):82-83
《冠军早餐》这部作品是美国小说家库尔特·冯内古特很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小说中运用了大量的后现代主义元小说式的拼贴。通过玩弄拼贴这一语言游戏,小说系统地关注了其人工制品的地位,而这些语言游戏又解构了传统的小说写作,体现出冯内古特极具特色的后现代元小说写作模式。  相似文献   

6.
于娟 《鸡西大学学报》2013,(4):95-96,105
库尔特·冯内古特是美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后现代小说家之一,其作品《五号屠场》自问世以来备受关注。冯内古特在该部作品中描绘了一幅生态失衡的画面,小说的主人公毕利初到德勒斯顿时,被这个城市的美好环境所震惊。然而科技的发展,文明进程的推进,战争的爆发破坏了自然界原有的美丽与和谐,该市也没能逃过此劫,使其成为"荒原",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关系一去不复返了,人与人之间变得异常冷漠,人性被严重地摧残和扭曲。作者希望通过小说,唤起人们的生态意识,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达到一种和谐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梳理与总结了国内学术界四十年来对冯内古特的译介和研究情况,揭示了国内冯内古特的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8.
正美国文学大师库尔特·冯内古特的代表作品《囚鸟》,近日引进国内出版。库尔特·冯内古特(1922—2007),是与马克·吐温、约瑟夫·海勒齐名的黑色幽默大师,美国黑色幽默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被视为美国20世纪文坛最重要的作者之一以及"美国后现代文学的里程碑"。其代表作有《囚鸟》《五号屠宰场》《没有国家的人》。冯内古特的作品以喜剧形式表现悲剧内容,在灾难、荒诞、绝望面前发出笑声。这种  相似文献   

9.
库特·冯内古特的和平主义思想、虚无主义观念和宿命论信仰弥漫在《五号屠场》的各个层面.他通过对战争、人际交往、时间旅行和外星奇遇等场景的描写阐释了战争与正义、物质与爱情、外星人视阈与人类窘境等方面的关系,抨击了人类的残忍、自私和贪婪,给我们以人生启迪,引导我们重新审视现代的社会和世界.如果人类世界一天没有停止重复《五号屠场》所提及到的悲剧,冯内古特的启示对人类世界的告诫和警示就一天不会失效.  相似文献   

10.
冯内古特在封笔之作《时震》中通过运用狂欢化的艺术思维,在文本世界中展示出一个奇妙的虚构世界。冯内古特对科学和艺术进行脱冕,在《时震》中,人物举止滑稽可笑,语言通俗诙谐,冯内古特用自己的幽默及睿智为读者呈现出一个狂欢化的后现代文本。  相似文献   

11.
笔者通过文献资料法对冯内古特小说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梳理、综述,以期为学者们在冯内古特小说的研究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美国当代著名后现代主义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的《五号屠宰场》描述了德雷斯顿爆炸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从而深刻地揭示了战争带来的残酷的死亡、巨大的恐惧和折磨.小说中的寓言和幻想对深化主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美国作家库特·冯内古特以自己在二战中经历的德累斯顿大轰炸为题材,创作了代表作《五号屠场》。本文以小说中叙述者与主人公比利两条并行的寻求创伤康复线和比利在现实与虚幻两个世界中的不同表现为研究对象,从创伤的视角解读《五号屠场》,发现《五号屠场》载满了冯内古特对人道主义的呼唤。通过对叙事者与主人公寻求创伤疗愈过程的书写,冯内古特表明了他对战后美国主流价值观中缺乏人道主义的痛心以及他对重建人道主义的期待。  相似文献   

14.
郭琦 《海外英语》2011,(1):200-201,203
长篇小说《时震》发表于1997年,曾一度是美国后现代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的封笔之作。该小说不仅是冯内古特后现代小说写作风格的一贯传承,更以其深刻隐秘的思想成为著者的一部世纪末"政治预言"。该文作者就小说中所出现的"科技"主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围绕着小说中科技的社会功能这一主题进行研究,探究了科技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结果的存在意义及对人类本性等方面的反作用。同时通过对小说中关键因素进行的关系构建试图探究出小说家冯内古特对人类社会最终出路,做出理性或非理性的抉择,并通过分析小说中对人类社会的未来"悲观中透着希望"的预见也可揭示出作品中暗含着的深刻主题及作者对于人类社会的人文主义思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新历史主义理论为基础对冯内古特的小说《囚鸟》其人物塑造方式上的虚实结合、内容上的人性还原和技巧上的及边缘化视角以及人性化想象等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冯内古特在创作中展示出人物绝望而荒诞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6.
美国当代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最有影响的后现代小说《五号屠场》,以其独特的风格展现出战争的永久亘古和荒谬残酷。小说突破传统的叙述模式,以荒诞不经的叙事手法叙述了主人公毕利·皮尔格里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以及战后的人生轨迹,揭露了战争的实质,深化了反战的主题。  相似文献   

17.
《五号屠场》是美国黑色幽默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的小说,出版于1969年,是美国当代文学经典之作。在这部独特的反战小说中,作者让主人公在过去、现在、未来、幻觉等不同的时间和空间环境中穿梭往复,以后现代主义的叙事手法,展现了战争的荒谬残酷,反映了战争给人类造成的创伤。这部作品刻意模糊历史与虚构之间的关系,作为一部涉及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它究竟是在还原历史还是虚构历史?对此,笔者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五号屠场》是美国小说家冯内古特的代表作。在作品中,作者娴熟地运用种种后现代小说技巧,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后现代世界和作者本人对人类生存困境和出路的深刻思考。本文以后现代主义作品主要审美特征一不确定性为切入点,对《五号屠场》主题的不确定性进行文本分析。  相似文献   

19.
《五号屠场》是一部后现代主义小说。其作者为美国著名小说家库尔特.冯内古特。冯内古特为表达小说的反战主题,在《五号屠场》中运用了元小说,戏仿,拼贴等后现代主义叙事方法。正是这些后现代主义叙事方法在小说中的完美应用使得《五号屠场》成为了一部优秀小说。  相似文献   

20.
后现代时期人类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文化危机是冯内古特作品中格外关注的内容。通过分析当前人类文化危机的四种表现:人类中心主义、信仰危机、过度依赖科技和道德良心没落,冯内古特提出人类应重建自由意志,回归善良与尊严,以及积极接受和适应世界的变化,来面对后现代时期的文化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