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正>法律的规范性认知偏差,是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常见的法律认知偏差。对此,有必要进行法理上的澄清与阐释,以期为"法律的规范性"教学提供有益借鉴。"'共同的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的制约。'您赞同吗?请说出理由。如果不赞同,您认为更恰当的表述是什么?"这是笔者负责的法治教育培训班前测试卷中的一道问答题。对此,79%的教师赞同,21%的教师不赞同或不完全赞同。赞同的理由——○规则维护社会秩序,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  相似文献   

2.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跟现在教育倡导的核心素养是息息相关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和今后工作生活中应有的品德和能力,而道德与法治教学,可以通过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的形式对学生开展相应的品德和法律教育,增强小学生对优良道德品质的认知和对法律的了解,有利于健全学生的"三观",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小学的道德与法治教学需要与核心素养相结合,核心素养在教学中也不能离开道德与法治教学教育。目前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存在诸多问题,核心素养没有体现,教师不重视,就此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教学方式。希望能够给相关教师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时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要求大力加强法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逐步建设高水平的法治教育教师队伍,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法治教育教学提供重要人才支持。教师作为课堂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法律素养的提升尤为重要。樊萍同志结合法治教学实践,直面当前一线存在的教材专业性强与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科学地分析了教师在法律教学中存在的违背法律"制式"失法度、法律理论知识不足惯套用、法律整合意识不强视野窄、重知识轻践行知行不合一等问题,从遵循法度讲科学、勤习法理能运用、整合法条拓视野、知行合一重践行等维度,提出教师提升法律素养的途径策略,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理论性,对道德与法治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对法治教师法律培训也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
<正>肖丽萍,中学高级教师,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厦门市直属校校际教研组长,厦门市道德与法治学科指导组成员,厦门市中学政治学科带头人。曾荣获第三届全国思想品德优质课大赛一等奖、福建省首届中小学教师技能大赛二等奖,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荣获"部优"和"省优"。肖丽萍同志致力于打造常态化优质课堂,积极探索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多元教学策略;致力于打造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智慧教育课堂,实现教学的智能化、高效化。在日常教育教学中,积极发挥引领与示范作用,多次在福建省教育学院泉办的国培和省培项目中开设讲座和公开课,曾先后指导三位教师在全国优质课评选中获一等奖,四位教师在福建省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  相似文献   

5.
张开智 《甘肃教育》2024,(2):96-100
初中阶段是学生打好知识基础的重要教育阶段,也是培养学生各方面正确意识、观念的重要阶段。在此阶段,将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德育资源融入道德与法治课中,树立“大思政”观,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质,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的重点。文章结合相关教学实践,探究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德育资源,通过多方面课程资源整合,从而更好地促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育价值的实现,以此对相关工作实践进行创新探索。  相似文献   

6.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课程。史俊华同志认为,课堂深度取决于教师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和思想的启迪,而哲学是智慧之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是思维和思想的统一。道德与法治教学渗透哲学思维,对促进初中学生成长大有裨益,应依托教学、打开视界。王晓凤同志借鉴摄影艺术,将主题提炼、构图意向、色彩表达、时机把握和时节遵循用于道德与法治课堂,以演绎教学艺术"大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勤于思考、善于总结,捕捉思维闪光点,努力丰盈教育教学路径,开拓教育教学视野。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21,(75):136-138
追本溯源,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理论知识,都来自多姿多彩的现实生活。不仅如此,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理论知识之根本目的,是要在多姿多彩的现实生活中用道德规范自己的言行、用法律约束自己的举止。正因为如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必须要回归生活。那么,教师究竟应该如何引领学生将道德与法治教育回归生活呢?文章将主要围绕"演绎生活故事、创演生活剧本以及开展生活实践"三个方面,详细论述将道德与法治教育回归生活的一些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一体化"背景下,一线教师做好教材的衔接研究,熟悉教材体系,更有利于教学的有效开展。法治教育作为道德与法治学科的一大主题,对学生的成长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找到中小学法治教育在教材中的衔接点,对提升法治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有重要价值。《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被定位为两本"法治教育"专册,两本专册同出自教育部统编,教材一脉相承,既在目标的层次上螺旋上升,又在内容的难度上深入拓展。两册教材从整体结构来看,整体思路一致,单元主题趋同;从教学栏目来看,在培养目标和呈现形式上各有不同。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要衡量好不同阶段法治教育推进的深度和宽度,把握好教材之间的衔接,做到不赘述、无漏洞,使法治教育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9.
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之下,增强对小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显得异常重要,但由于教师对于本门课程的认知、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对社会认识的局限性等原因使得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效果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文章以新时代教育为背景,分析当前形势下增强小学生道德与法治的培养的必要性、教学现状,并在最后提出几点思考,希望能够给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20,(8):125-126
加强中学法治教育的"主阵地",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在初中生法治素养的培养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初中生法律知识的匮乏决定了提高法治素养的必要性,初中生法治意识的薄弱决定了提高法治素养的重要性,初中生法治思维能力的欠缺决定了提高法治素养的关键性。学习和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是培育法治素养的"基本点";法律教学案例选择的真实性、德育性,是培育法治素养的"支撑点";参与法治实践提高初中生法治能力,是培育法治素养的"兴趣点"。教师要结合初中生的身心发育特点和认知能力,帮助他们了解、学习和掌握这个年龄必备的法律知识,不断增强法治意识,提高法治能力,提升法治素养。  相似文献   

11.
现行义务教育阶段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六上和八下均为法治专册。读懂法治专册,教通法治内容,是时代赋予教师的新命题。文章从义务教育阶段整体实施的角度细致地梳理了法治专册的内容,分析教材内容螺旋式上升、教材视角从个体理解到社会价值、法治学习遵循法律认知发展规律的特点,从把握不同年段教育内容的边与度、关注不同年段教育方法的形与效方面提出有效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作为现代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法治代表了当下社会群众共同认同的核心秩序。而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融合是我国现代社会对于法律与道德的反思过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融合是基于一种现代教育情况下对于法律意识与道德完善的一种普及性教育活动。而儿童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接班人,有必要也有义务了解我国社会对于道德与法治的思考。在探究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融合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科学合理地考虑到处于儿童期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与理解能力,还必须以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方式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达到"以法育人"与"以德育人"中双重教学方法共同实现同一个教学目标的结果,从而为我国教育领域中道德与法治的融合思考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知行合一"即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合一,是主体通过道德知识及从实践中不断获取和提升道德认知,在真实情境中践行道德认知、践履道德行为,再次升华道德认知,是道德认知与实践相互促进、整体提升的过程。用"知行合一"思想审视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探索学科教学校本化实施,是增强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性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21,(63):142-144
小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突显出越来越重要的价值,在核心素养的理念下通过有效的道德与法治教育能够对学校立德树人的教学任务进行有效落实,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道德意识,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文章主要针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措施进行有效探究,希望能够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开展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主要是对小学生进行法治教育,让学生逐渐意识到法律是平等的,法律必须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公民,而公民也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本文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走心"的教学策略进行了研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采用不同的"走心"策略并进行改善与深入,从而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道德与法治"课程。  相似文献   

16.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情境体验提高学生的法律认知,通过案例研讨激发学生的法律情感,通过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从而逐步培育学生的法治意识。  相似文献   

17.
初中道德与法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性课程,具有政治性、思想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这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指向核心素养的教育已取代传统教育,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中,应把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遵循初中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结合社会和生活实际,融入课程理念,通过教学策略的拟定与实施,引导学生高效、高质量地掌握知识并应用,提升核心素养,形成正确的道德与法治观念。文章分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面临的实施困境,提出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创新教学策略,以期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8.
刘鹏 《天津教育》2021,(2):30-31
道德是法治的基础,法治是道德的保证,二者相辅相成,小学生的成长离不开道德与法治的培育。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义务教育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必须做到"德"与"法"相结合,否则很容易变成照本宣科的理论教育。目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一些明显存在的弊端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因此,一线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加强对课程和教材理念的把握,及时促进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变革。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21,(45):133-135
文章分析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究了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性的方法。主要包括"转变滞后的教学观念""注重知识的探究,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知""创设情境教学,让学生更好地激发思想道德情感""加强法治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激发学习的趣味性""深化教学内容,拓展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发挥榜样力量,坚定学生信念"。  相似文献   

20.
在中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让学生学习基础学科的知识外,还要注重道德与法治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教学内容开展创新教学,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引导他们进行深入探索,掌握道德与法治知识,并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理解,实现素质教育背景下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高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