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堰晚报坚持“办市民有用的报纸,做读者贴心的报人”的办报理念,走“新闻立报、服务强报”之路,报纸的美誉度和公信力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2.
办报难,尤其难在办“要闻”。机关报如此,晚报亦然。笔者在地市晚报从事要闻版编辑工作快十年了,对此深有感触。然而这被称作“老大难”的苦差事还得有人来做,做还得尽可能做好。因而,把“家常菜”做出新味道是一种艺术。  相似文献   

3.
《伊犁晚报》创刊于1992年5月,原是伊犁地委机关报,后州、地合并后,《伊犁晚报》转型为一张生活服务类报纸。在18年的办报过程中,晚报一直遵循着“聚焦热点、关注民生、引导生活、服务百姓”的办报宗旨,并以“报纸质量是报社赖以生存的关键”为原则,注重抓好报纸质量、可读性、服务性,现《伊犁晚报》已深受当地百姓和读者的喜爱。  相似文献   

4.
李晓林 《新闻记者》2001,(11):62-63
最新出版的《中国晚报学》 ,第一次把中国晚报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并努力挖掘其“学”的底蕴 ,比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国晚报的发展轨迹以及其独特的办报思想、办报观点和办报业务。该书由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学术委员会编纂 ,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一、前所未有的专著《中国晚报学》的出版 ,极大地丰富了新闻学的内容 ,开辟了新闻学的新领域———晚报学 ,而这几乎是前人未做过的事。其最重要的意义 ,在于填补了晚报学研究的空白。从目前的新闻学研究情况看 ,新闻学对日报、广播、电视甚至网络的研究相对丰富 ,而对为中国新闻事业发展作出很大…  相似文献   

5.
陈龙 《新闻春秋》2023,(4):8-16
1921-1949年间,中国共产党的办报实践从城市转向农村,又从农村走向城市。在此过程中,地理环境因素成为区隔中共办报实践的主要因素,形成了1921年至1927年间“将报刊作为党的机关”的上海模式、1928年至1937年间“以报刊领导党的工作”的瑞金模式、1938年至1949年间“为党喉舌、服务群众”的重庆模式和“增强党性、联系群众”的延安模式。通过对不同时期中共办报实践的符号化描述发现,1921-1949年间其办报模式的演进轨迹基本是以“党报姓党”为中心线,以“城市办报”和“农村办报”为两极上下波动,向着“完全的党报”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6.
齐爱军 《青年记者》2022,(23):85-89
“政治家办报”作为马新观话语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讲政治的维度之外,还存在战略传播者的另一个面相。本文以概念史观念为分析视角,对“政治家办报”话语演进的路径、非连续性、变化的关节点等做了阐释和分析,揭示出“政治家办报”丰富、立体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牡丹晚报从创刊之日起,就以关注百姓生活、关注民生为重头戏,确立了"全心全意服务菏泽百姓"的办报理念,专门开设了民生新闻专栏,着力做大民生新闻,使报纸更贴近百姓生活。贴近百姓生活,真诚服务大众多年来,牡丹晚报相继组织开展了"助寒门学子圆梦"、"希望工程菏泽认亲会"、"勤工助学岗"等公益活动,在社会上得到广泛好评。牡丹晚报发起成立的"菏泽义工团",每逢周末或节假日陆续开展街头义诊、家电维修、法律咨询等一系列公  相似文献   

8.
新兴网络媒体的盛行,纯商业广告的滑坡,对自收自支的地市级报社冲击很大,甚至有部分报社下属的都市生活类子报——晚报,已出现连续多年亏损的现象。于是,有些人认为,晚报到了该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其实不然,只要晚报从自身找原因,坚持可读、可信、可用的办报宗旨,让读者形成“没事看晚报”“有事找晚报”的心理,晚报就一定会生机依旧。  相似文献   

9.
陈映  董天策 《新闻界》2005,(2):52-53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晚报危机”让业界一直对晚报的生存问题保持着关注,也让晚报界走上了改革甚至转型的道路。作为我国晚报界举足轻重的著名品牌报纸,《羊城晚报》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本文对其重新打造晚报核心竞争力的一项主要内容——以当天新闻为内容主导的办报策略进行分析,希望能对我国新闻界提供一些借鉴或启迪。  相似文献   

10.
在新媒体如雨后春笋,城市晚报、都市报生存环境恶化,不少媒体人茫然失措的当下,2013年2月1日经国家出版广电总局批复正式创刊的《廊坊都市报》,秉承“责任媒体百姓情怀”的办报理念,以“都市色彩、关注民生、主流舆论、权威阅读”为办报定位,实施“精品+深度+服务”战略,在为读者服务中找到了立身之本、发展之源。短短两年时间,报纸品牌深入人心,发行量突破3万份,广告收入600多万元,并获得了“全国十佳成长性报纸”荣誉称号。“廊都”逆势崛起的轨迹,为晚报、都市报等民生类报纸强身健体发展壮大增添了亮色,探索了经验。  相似文献   

11.
《新闻爱好者》2005,(11):F0003-F0003
《天中晚报》自2000年1月1日创刊后,始终坚持“为党和政府分忧,为人民群众解难”的办报宗旨,实行政治家办报、企业化管理、市场化动作,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绩,实现了高起点、大跨度、超常规的发展,于2002年、2004年两次被评为河南省“十佳报纸”,并被省内新闻界誉为“河南报界杀出的一匹黑马”。  相似文献   

12.
晚报应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这是打谴品牌、树立形象、迎战白热化竞争的一大法宝.晚报参与社会活动是由其办报宗旨决定的晚报同机关报、专业报、广播电视等媒体相比,有其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特点,它“飞入寻常百姓家”,最直接地服务于市民.这种个性和特点要求晚报必须参与市民生活,参与社会活动.同时,晚报参与社会活动也是由它的办报宗旨所决定的.大凡晚报都以贴近生活、贴近市民为其办报宗旨,晚报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应是题中之意.  相似文献   

13.
吃透工会:自觉奉行“两为” “为工会工作服务,为职工群众服务”(简称“两为”),是本报改版之后确定的办报宗旨。前者,为工会服务,就是及时、深刻、鲜活地反映工会所做的大事;后者,为职工服务,就是准确、果敢、有效地解决职工所遇的难事。“两为”的焦  相似文献   

14.
《燕赵晚报》秉承“关注民生、倡导时尚、贴近生活、服务大众”的办报宗旨,是河北省影响力最大的报纸,‘泼行量逐步攀升。2006年7月,河北《燕赵晚报》全面改版以来,“今日时评”专版应运而生并在促进报纸影响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传统媒体之间以及网络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激烈竞争,  相似文献   

15.
杨南 《新闻传播》2006,(5):33-33
《新民晚报》是中共上海市委直接领导的面向广大市民的综合性报纸。可以说,它是目前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晚报,也是国内发行量最大的晚报之一。它以“宣传政策,传播知识,移风易俗,丰富生活”为办报方针,代代传承“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办报文脉。在内容上,力求可亲性、可近性、可信性、可读性,成为上海市民和海内外华文读者的知心朋友。  相似文献   

16.
蓝怡斌 《新闻前哨》2010,(10):24-25
武汉晚报坚持“为百姓谋利益”的办报方向,积极发挥引导作用,发现、提倡反映主流价值、弘扬主旋律的作品,扶持、推广,典型引路。用正面典型来抵制“三俗”。捕捉热点.典型人物引导舆论方向。2009年12月.武汉晚报连续推出3个整版的系列报道《上医之境》,详细介绍了王争艳悉心为患者服务、为病人解忧的先进事迹。成功地将好医生王争艳这一“老百姓拍手称好”的典型推向全国。  相似文献   

17.
2005年7月,廊坊日报社组建了新的领导班子,从那时报社确立了“办报立社、管理兴社、经营壮社、发展强社”的兴社理念,提出了“一份报纸,两报功能;党报晨刊,相融共生;服务机关,满足家庭”的报纸定位,明确提出了“与时俱进办好日报,不遗余力创办晚报,发展事业办成集团,建设实力报社、效率报社、和谐报社”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报业竞争也体现出越来越激烈的特点。晚报不但面临着同行的挑战,而且,也受到了来自党报的挤压。党报开始注意吸收晚报的办报经验,并运用到自己的办报实践中。  相似文献   

19.
地市晚报如何创新开展相亲类活动,东楚晚报坚守“新主流情怀,老百姓情结”办报宗旨,扎根黄石,着力创新,精耕细作,于今年8月份推出“东楚寻缘·2013七夕之约”相亲会,再次赢得广泛好评。从2009年开始,东楚晚报打造“东楚寻缘”这一品牌相亲活动,宗旨是为都市单身男女打造一个交友、婚恋服务平台,目前连续5年成功举办该活动。这些年的连续实践可以看出,  相似文献   

20.
现在办晚报与十年八年前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那个时候,晚报在全国的报业中可谓一枝独秀,在中国报业市场中,具有最强的竞争力。所以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很快就形成了一个具有100多家报纸的晚报大家庭。晚报之所以能如此迅猛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她有比机关报更贴近市场、更贴近读的办报套路。机关报办报宗旨主要负责指导工作,面向各级领导干部,读面较窄;而晚报主要是指导生活,面对社会的各阶层群众,读面宽广。但随着都市报的兴起,晚报就遇到了强劲的竞争对手,都市报的办报套路与晚报的相近,而且有的“更晚报”,加上他们在时效上占优,所以晚报遇到强有力的挑战,一枝独秀的局面已不复存在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