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抗菌肽由于其具有天然抗菌特性,且对生物体毒副作用小,有望作为新一代抗菌药物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作为研究生物大分子的有效工具,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被用来研究抗菌肽的抗菌机制及与细菌膜的相互作用.回顾近年来抗菌肽与膜相互作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理清利用全原子模型和粗粒化模型模拟抗菌肽与细菌膜作用情况,包括模拟力场的选择、细菌膜模型的建立,以及利用模拟得到肽/膜作用信息等,对了解抗菌肽的抗菌活性及新药设计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通过抗菌活性试验筛选了具有窄谱特性的抗菌肽,并分析了其溶血性.结果表明:抗菌肽C仅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抗菌活性,而对其他6种革兰阴性菌、2种革兰阳性菌和3种真菌没有抗菌活性,对兔红细胞有较低的溶血性.结果为临床用药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3.
抗菌肽是具有抗菌活性的肽类的总称。目前发现抗菌肽或类似抗菌肽的小分子肽类广泛存在于植物、昆虫、两栖类、水产动物及哺乳动物中,在机体抵抗病原的入侵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抗菌肽与传统的抗生素相比具有分子量小、广谱抗菌、热稳定性好、抗菌机理独特等优点。本文对其结构特征、类型、生物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概述,并对其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抗菌肽是一类新型的抗菌物质,在低等生物到高等动植物有广泛分布.抗菌肽及人工合成的抗菌肽基因在植物体中可以被表达并具有杀菌活性,能够应用于植物抗病工程方面,从而提高植物的抗病性.本文简要介绍了抗菌肽的发现、分类、结构、作用机理、基因结构和基因改造,以及抗菌肽在植物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动物体内的天然抗生素--抗菌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龙 《生物学教学》2003,28(10):5-6
本文介绍了动物抗菌肽的结构特点、类型和生物学活性,从分子结构与抗菌功能之间的关系入手说明了抗菌肽的抗菌机制,并对抗菌肽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抗菌肽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抗菌肽是生物体内经诱导产生的一种小分子多肽 ,它富含阳离子氨基酸残基并且具有抗菌活性。世界上第一种被发现的抗菌肽cecropin ,是 2 0世纪 70年代中期瑞典科学家Boman等在用E .coli诱导惜古比天蚕 (Hyatophoracecropia)时分离得到的。此后 ,人们相继在其它昆虫、两栖类、高等植物、哺乳动物乃至人类体内都发现存在类似的具有抗菌活性的多肽。由于这类多肽具有广谱高效杀菌活性 ,因而最初被命名为“antibacterialpeptides,ABP” ,译为抗菌肽。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 ,人们发现…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抗菌肽BSN-37的生物学功能,利用在线软件分析了抗菌肽BSN-37的生物信息学特性.结果表明:抗菌肽BSN-37有8个正电荷氨基酸,为阳离子型亲水性抗菌肽,等电点为12.48,富含脯氨酸和精氨酸,主要由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构成,没有信号肽、跨膜区和磷酸化位点,有多个蛋白酶切位点,存在抗原表位.根据分析结果推测抗菌肽BSN-37除膜作用机制外还有其他独特的抗菌机制.  相似文献   

8.
抗菌肽是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一种小分子肽,具有广谱抗菌性、无毒副作用、无残留问题、不易产生耐药性等特点,是一类具有潜在开发价值的抗生素替代品。该文简要综述了抗菌肽的生物活性、作用机制、应用现状及获取方法。  相似文献   

9.
通过琼脂平板法测定了牛红细胞抗菌肽SP-18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以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并在扫描电镜(SEM)下观察其对细菌生物膜的影响.结果表明:SP-18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有明显的抑制活性,MIC分别为1.0 mg/mL、0.25 mg/mL;SEM观察发现抗菌肽作用后细菌生物膜发生皱缩、破裂,金黄色葡萄球菌发生膜裂解,大肠杆菌表面出现孔洞结构.研究表明SP-18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并通过破坏细菌生物结构的作用机制发挥抑菌效果,在抗菌肽未来的开发应用中具有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鲫鱼不同组织抗菌肽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菌肽具有分子量小,活性强,抗菌谱广等特性,为非特异性免疫的关键因子。为研究其抑菌活性,取鲫鱼为研究对象,以60%乙腈和1%三氟乙酸为提取液,从鲫鱼的肝、肾、鳃、皮肤粘液中提取抗菌活性物质,用大肠杆菌和鳗弧菌检测其抑菌活性。结果显示,肝、肾抑菌效果明显,皮肤粘液与鳃次之,其抑菌效果有组织特异性;对该提取物进行热敏性检测,热处理样品抑菌圈直径略有减小,结果显示鲫鱼各组织均含有热不敏感的抗菌肽。  相似文献   

11.
天气炎热,皮肤又热又潮,我们 的皮肤不正是细菌安家立业的理想 乐土吗?然而,为什么我们的皮肤却 没有相应地出现脓疱或者炎症呢? 最近,德国科学家从汗液里分 离出一种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的蛋白 质--抗菌肽,这种肽与任何一种 已知的抗菌肽都不同源,它在汗腺  相似文献   

12.
《嘉应学院学报》2016,(5):53-56
蝇蛆营养价值较高,且生产成本低、无毒无污染,是一种优质的禽畜饲料.用蝇蛆饲养肉鸡,可增加肉鸡的日增重,改善肉质风味,提高肉品质;用蝇蛆饲养蛋鸡,可增加蛋鸡的产蛋率;同时,蝇蛆中含有抗菌肽、甲壳素、壳聚糖等抗菌活性成分,能够增强鸡的机体免疫力,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蝇蛆的营养价值及其在养鸡方面的应用,以期为相关研究者和养殖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现场     
科学事件生物学家培育出讲求语法规则的新型抗菌肽美国生物学家对一种在自然界存在的高抗菌物质抗菌肽进行研究后发现,它们遵从一种类似简单语法规则的规律。利用那些新的抗菌肽如何工作的类语法规则,科学家创制出了40种新型人工抗菌药物。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这些新型抗菌药物近半数可以杀死多种病菌,其中的两种可消灭炭疽病毒。这种方法不仅潜在性地创制出一种对付难以对付病菌的新方法,还可以大量生产出新型不同种类的杀菌药物。当病菌对一种药物产生抗药性时,不至于使医生束手无策。研究报告的第一撰写人麻省…  相似文献   

14.
抗菌肽是生物体先天防御系统中的多肽,协助机体抵御外源微生物的侵害.天然抗菌肽提取难度大,不利于其开发利用,其旨在探究猕猴桃抗菌肽体外高效制备方法.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序列分析与基因克隆合成猕猴桃截短体抗菌肽(Truncated Antimicrobial Peptide,TrAMP)序列,并将其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47b(+)+Fa-AMP上,转化获得其BL21(DE3) pLysS工程菌,经PCR和测序鉴定,表明重组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并经生物信息学模型预测显示抗菌肽具有抑菌活性,为进一步研究猕猴桃抗菌肽体外诱导表达及生物学功能验证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研究旨在分析牛蛙背皮抗菌肽粗提物的抑菌活性.通过甲醇浸提法制备了牛蛙背部皮肤的抗菌肽粗提物,以琼脂糖扩散法检测粗提物的抑菌活性,用倍比稀释法测定粗提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通过测定生长曲线和杀菌动力学曲线分析粗提物的抑菌特性,借助显微镜观察菌体形态和染色变化,用pH计测定细菌培养基的pH值.结果表明:牛蛙背皮抗菌肽粗提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抑菌活性,MIC分别为62.5μg/m L和31.25μg/m L,但对白色念珠菌没有抑菌活性;在低质量浓度(1×MIC)时,在迟缓期没有抑菌活性,但从对数期开始发挥抑菌活性;在高质量浓度(3×MIC)时,10 min内即开始发挥抑菌活性;粗提物作用后的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呈现相反的革兰染色结果,菌体形态从杆状或球状变为丝状;培养2 h后,粗提物可提高大肠杆菌培养液的pH值,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液的pH值没有影响.结果提示,牛蛙背皮抗菌肽粗提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为后续研究和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植物抗病基因工程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植物抗病基因工程在植物抗病基因的利用、病原菌无毒基因的利用、抗病信号传递有关基因、抗菌肽以及从非植物材料中分离抗菌基因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从鸡肠道内容物中分离筛选出1株产细菌素的菌株,通过生理生化法和16S rRNA测序分析进行鉴定。采用牛津杯法对抗菌肽的抗菌谱进行研究,利用N-羟甲基甲基甘氨酸-SDS-PAGE电泳确定细菌素的相对分子质量。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牛源抗菌肽乳铁素的生物学功能,通过网络在线软件和工具分析了牛源抗菌肽乳铁素的生物信息学相关特性.结果表明:牛源抗菌肽乳铁素为不稳定的、带正电荷的亲水性蛋白多肽,没有跨膜区和信号肽,也没有糖基化位点和磷酸化位点,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构成,呈环形结构,定位于细胞外,可与19个蛋白分子发生相互作用.这为深入理解牛源抗菌肽乳铁素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牛源cathelicidin类抗菌肽的生物学功能,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牛源cathelicidin类抗菌肽的理化性质、信号肽、跨膜区、亚细胞定位、二级结构和化学修饰等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牛源cathelicidin类抗菌肽为阳离子型抗菌肽,等电点11.53~13.20;除了BMAP-27和Dodecapeptide为稳定的多肽外,其他抗菌肽均为不稳定多肽;BMAP-28和Dodecapeptide为疏水性多肽,BMAP-27、BMAP-34、Bac-4、Bac-5、Bac-7和Indolicidin为亲水性多肽;BMAP-27和BMAP-28由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构成,BMAP-34主要由α螺旋和β转角构成,Bac4、Bac7、Indolicidin和Dodecapeptide由无规则卷曲构成,Bac5由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构成;没有信号肽、跨膜区和糖基化位点,BMAP-27、BMAP-28和BMAP-34各存在1个丝氨酸的磷酸化位点.根据分析结果推测牛源cathelicidin类抗菌肽可作用于细菌的细胞壁或细胞膜,进而导致细菌死亡.  相似文献   

20.
通过琼脂平板扩散试验和双倍稀释试验,对青木香(Aristolochia debillis Sieb.et Zucc.)的石油醚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和甲醇提取物进行了抗细菌和抗真菌作用的研究,在三种提取物中,只有甲醇提取物对试验的所有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细菌都表现出显著的抗菌作用,乙酸乙酯提取物只对测试的部分细菌显示出抗菌作用,石油醚提取物不具有抗菌活性.甲醇提取物比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更强的抗菌作用和更广的抗菌谱.三种提取物对所有试验的真菌都没有显示出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