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地方高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由高校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决定的。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可以利用自己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优势,通过培育造就新型农民、研究推广新技术、引领新风尚等途径,为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2.
地方院校图书馆为新农村建设的服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能文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30(11):242-243,24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在新世纪时期为解决“三农问题”而提出来的重大战略决策,面对这一发展机会,地方高校图书馆具有地理、管理、人才、设备和资源比较齐全等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地方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发挥其教育和信息服务职能,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3.
地方高校由于其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和与农村的高度相关性,应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支主力军,这体现了高等教育为社会服务的基本职能,也对新农村建设和地方高校自身的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地方高校当按照党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借鉴"威斯康星思想"的某些经验,创新思路,推行新举措,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出力。  相似文献   

4.
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时代赋予地方高校的光荣使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人才是关键,地方高校应充分发挥和利用地域和教育资源优势,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持。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地方高校的现实需要和地方高校自身的条件及肩负历史使命分析出发,具体阐释了如何通过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来营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培育发展动力源泉,并最终实现自身持续健康发展是地方高等学校在新的历史背景下进行发展战略选择的重要内容.进而从发展规划制定、引领地方新农村建设长效机制构建等方面提出了地方高等学校的具体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6.
地方高校与新农村建设共生双赢的理论和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地方高校与新农村建设共生双赢的合作机制是构建和谐区域社会的内在要求。实践中,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文化引领”这三个中心,着力构建地方高校与新农村建设共生双赢的合作机制。同时,进一步深化认识,筑牢地方高校与新农村建设共生双赢的思想基础;宣传引导,营造地方高校与新农村建设共生双赢的舆论氛围;完善机制,奠定地方高校与新农村建设共生双赢的组织保障;强化研究,夯实地方高校与新农村建设其生双赢的理论根基。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地方高等学校肩负着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本文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和地方高校改革实际,就地方高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发挥作用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区域性高校占普通高校的一半左右,其主要任务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特殊作用,属于面向广大农村的高等教育范畴。区域性高校必须树立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求发展的办学理念,构建适应本区域尤其是新农村建设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推动新农村文化建设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地方高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地方高校必须遵循高校自身发展规律以及当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要求,积极改革创新,调整自己的功能设置,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发展等方面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全方位服务.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使命,西部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尤其任重而道远。地方高校为西部新农村服务,既是满足社会的需要,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高校探求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新模式,是建设西部新农村的必要途径。绵阳师范学院"全国千县工程信息员培训基地"的成立是我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体现,为新农村建设培训优秀信息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地方高校作为地方科技创新和培养各类人才的智力聚集地和人才库,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广阔天地里大有作为。分析了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优势及存在的障碍,提出地方高校参与新农村建设的3条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2.
地方高校积极主动地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其履行服务社会职能的具体体现,也是学校结合自身办学定位和特色优势而实现自我发展的必然选择。地方高校要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新农村建设输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推进科技创新实践,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科学技术支撑;强化社会服务职能,提高对新农村建设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13.
2006年11月21~22日,由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政府农业和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浙江省教育厅和浙江林学院共同主办的“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论坛”在浙江省临安市召开,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200多名代表、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论坛。本次论坛的主题是“新农村、新技术、新农民——新农村建设与高校发展”。与会代表、专家、学者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高校的发展进行了广泛的研讨与交流。一、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认识有的学者认为,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的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定是统领我国经济发展的纲领性…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新农村对高职“两课”的诉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它为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了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目标,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手段,它必将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高职“两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我们有必要探讨高职“两课”如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而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农村教育是关键和基础性工作。在农村教育面临重重困境的现实条件下,区域性高校应发挥其服务地方政治经济发展的教育功能,切实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农村成人教育的功能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具有内在一致性。农村成人教育通过农村社会群体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它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推进“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促进“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导向“管理民主”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高校承担着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这三大功能,理应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积极贡献。文章就地方高师院校如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这一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高等学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在我国关于高等学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研究,凸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如明确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是高校办学的重要取向;高校办学通向新农村建设路径的探索,其中河北农业大学坚持服务“三农”和新农村建设的“太行山道路”,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铸就了辉煌业绩;新农村建设呼唤高校毕业生建功立业。同时,注视其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12月2日,教育部、科技部、农业部、河北省人民政府在河北农业大学联合召开“高等学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座谈会”。教育部部长周济在会议上强调高等农林教育要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办学方向,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新农村是高校教学、科研和实现成果转化的主战  相似文献   

20.
王洁 《文教资料》2010,(7):68-7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自2004年第一次被提出以来.多年来一直是中央一号文件关注的焦点。地方媒体作为距离农业、农村、农民生产最贴近的大众媒体.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扮演着观察员、排头兵、主力军的角色.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本文以“地方媒体”概念的界定与地方媒体对农村传播现状和地方媒体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两方面为主线,从宣传作用、监察作用和教化作用三方面,就地方媒体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当发挥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