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和美"是淮海路小学追求的目标。我校总结反思六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借鉴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特别是儒家思想中"和"的思想,以"构建和美文化,实施和美教育"为办学理念,以"和美"特色为中心,着力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德育文化、课堂文化、艺术文化、书香文化等,追求"和谐、自主、快乐、健康"的教育理想,  相似文献   

2.
打造"快乐成长和谐发展"的学校文化学校以"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是最公平的教育,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是最优质的教育"为办学理念;以办"优质特色,社区满意"的学校为办学目标;  相似文献   

3.
孔文东 《海南教育》2014,(12):13-14
培养"和谐发展、各美其美"的阳光少年,形成"和在自然、美在卓越"的和美文化,是我们深圳市滨河小学办学的主要目标。开发、建设好校本课程,是我校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建设有特色的学校文化的基础,更是"和美教育"理念的核心体现。我校在和美校本课程的体系完善、推进和美校园文化的建设上。  相似文献   

4.
孟宝彦 《天津教育》2011,(10):47-48
我校多年来在对"和谐教育"的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和谐教育"的理念、目标、体系,与时俱进地诠释"和谐教育"。我们的目标是:以整体构建自主和谐发展课程体系为切入点,实现教师自觉和谐发展,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发展,打造品牌学校,全面推广办学经验。  相似文献   

5.
心本管理是指"以心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走"心本管理"之路营造和谐心理环境是我校办学理念和校园文化特色,也是我校践行心本教育思想的体现。校园心理环境一词是由法国心理学家K·勒温提出的,通常是指师生在教与学的实践中所创建的物质、文化、人际心理环境的总和。  相似文献   

6.
沐浴着均衡教育的阳光雨露,江苏张家港市又将教育视野投向了美丽学校建设。东莱小学作为经开区(杨舍镇)的一所农村小学,正面临着学校内涵发展、品牌发展的重要抉择,建设符合东莱特色的美丽学校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秉承"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学校趁势而上、顺势而为,将校训"抱诚守真"视作文化引领,"开启七色之旅,培育美丽学生"的脚步正悄然迈出。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我区教育系统大力建设岭南校园文化、打造番禺教育品牌,践行上品教化的教育理念.我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校发展现状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工具,以军魂教育特色文化建设为内容,以综合实践课程为平台,以师生发展为根本,努力把我校办成具有鲜明学校特色的现代化少年军校.校园网是学校文化的一种新型载体,对学校文化建设可以产生重大的影响.为此,学校十分重视校园网的建设,目的是要充分发挥校园网的优势,展示我校的"军魂教育"文化特色.让校园网成为特色文化的宣传阵地;成为学校教育的特色网络教育资源;成为以学校为主体的校、家、社"三位一体"的沟通平台.  相似文献   

8.
乡村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必须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走适合乡村学校实际的发展之路。我校立足乡村实际,提出了符合农村地域特点的田园文化教育。主要以农耕文化为基础,加强对学生劳动实践的提升,倡导积极健康的学习氛围,以农耕文化劳动实践教育影响师生,达到育人的目的。一、立足农耕,确定学校办学特色我校在确定特色创建的时候以"田园农耕"为发展方向,让师生的生活更贴近自然,得到田园文化熏陶。  相似文献   

9.
我校实施和美教育,构建和谐校园的办学理念,是结合学校的发展历史和特色学科提炼出来的,将"和美"教育理念诠释为"和在自然,美在创造"。和美教育核心理念为"正心至和,励行尚美",即要求我们端正心性,滋养心灵;勉励行为,求真尚美;和美做人,踏实做事;快乐体验,和谐成长。这一理念结合了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科学发展观及开拓创新的新课程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教育思潮的影响下,学校逐渐成为文化孕育的土壤。文化塑校,也是学校寻求品位发展、内涵发展的必然之径。我校自"十二五"以来,以"为了一切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主动躬耕文化建设,努力实施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最终,学校确立以"和合教育"为文化特色,秉承"和而不同因合致成"的办学理念,努力实现教育教学工作的多元和谐。所谓和合,是和谐共融的统一,是对立统一的高层境界。承认差异  相似文献   

11.
<正>淳化小学建于1932年,历经八十多年的发展,形成了较为浓郁的文化积淀,学校师生和谐、质朴、向上,作为一所农村中心小学,特别是2008年被确定为100所市小班化精品学校,"让每一个孩子更好的发展"的教育理念,在充盈着淳真文化的校园得到崇尚和落实。学校把传承科技教育,打造学校特色,启迪孩子未来作为突破口,不断丰富学校发展内涵,提升办学品味。我校科技教育以"淳真"少年科学院建设为平台,初尝喜果,近两年共有六名同学  相似文献   

12.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也是体现职业教育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当前,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重点在农村。以职业中学(县级职教中心)为龙头,以乡村初中、小学和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为基础,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程",把县级职教中心建设成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劳动力转移培训、  相似文献   

13.
蔡建中 《考试周刊》2013,(70):172-173
<正>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展现学校教育理念、学校特色的重要平台。多年来,我校开展以"环境育人、制度育人、活动育人、文化育人、特色育人"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和谐、高效的育人环境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等综合素质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一、构建优美、高雅的环境文化,促进学校健康发展校园环境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隐性课程,是课堂教学的  相似文献   

14.
我校是一所有着70多年办学历史的乡镇中学,有着优秀的文化底蕴。根据学校的实际,我校确定以"继承"和"发展"的思路来开创学校特色校园建设的新局面。为此,我校不仅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作为一项重大的科研课题,而且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这已成为了我校成长发展中的一个特色。  相似文献   

15.
学校特色发展的本质是内涵发展,其教育价值终归是体现在独具魅力的文化形态中。石家庄市东风小学正是将"博雅文化、蜜蜂精神"作为创办特色学校的大课题来精雕细琢,逐渐形成了以"博雅"为核心,以"蜜蜂"形象为载体的特色校园文化。一、活动引领,知行合一,丰富学生行为文化学生行为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一种亚文化,是学生在学校活动中所表现  相似文献   

16.
<正>文化部孙家正部长说:"文化如水,滋润万物,悄然无声。"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软实力的充分体现,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它通过教育教学、师生管理和组织生活等表现出来。一所优秀的学校必须塑造有特色的优秀学校文化。在争创苏州市现代化学校的过程中,我校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和谐、创新"为主旨践行法制教育,建设具有"法治"特色的学校文化,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相似文献   

17.
学校是知识、文化、创新的重要阵地和优秀文化的辐射源。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打造和谐温馨校园,彰显充满人性光芒特色是所有学校的共同向往。校园文化建设应该作为一项工程来抓紧抓好。基于此追求,2010年,我校开始重点全面地进行"打造温馨校园,提升办学品位"新一轮的校园文化建设课题的研究与实验。  相似文献   

18.
课程是学校文化育人功能的直接体现,是实现学生培养目标的载体,优秀的课程体系能立足学校的定位及其发展,促进学校育人质量的提升。多年来,我校为了打造富有中国韵味的墨香校园,在充分挖掘和利用学校周边地域资源优势及多年来开展书法教育所积淀的独特的人力资源优势上,构建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传承理念遵循文化确立校本课程核心"传承翰墨文化,奠定做人基石"一直是我校的办学理念。我们认为,"传承翰墨文化"是书法教育的显著特征,是我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它强调,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育者应确立文化育人的意识,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用博大的精神文化影响人、培育人。  相似文献   

19.
文化能汇聚无穷的力量,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真正成为发展的不竭动力。我校以美术教育为特色,追求"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美术教育至高境界,用"美"指引和深化学校教育和管理的方方面面。在现代教育的大背景之下,以美术教育指引文化建设,举全校之力,凝合作智慧,描绘出一幅艺韵流彩、优美隽永的文化画卷。  相似文献   

20.
王薇 《河北教育》2013,(7):63-63
"有戏"是对教育目标、教育过程、教育结果的美好、内敛且趣味化的表达,在相当程度上呈现了教育的本质,同时也是我校京剧特色课程和教育本质二者之间的无缝连接、彼此彰显的体现。一、课程—课堂—课外,处处有戏丰富课程的设置,用"有戏"的课程与社会、世界接轨,是学校文化发展的基石。我校是河北省校本课程实验校,在满足国家规定课程开足开全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