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教学与艺术挂钩是何意?众所周知艺术学校的文化课难上,语文课也很难上。笔者经过教学实践发现,在教授语文课时与所教学生的专业知识相结合,授课会顺利得多,所以笔者说让语文课要"乘着艺术的翅膀"高飞。艺术专业学校的学生大多不注重文化课的学习,有些学生认为文化课不重要,对今后的发展没用。有些学生认为自己文化基础薄弱,学不会。如今演艺圈文化功底较薄弱,只是拥有姣好的面容、黄金比例的身材,便有人捧的艺人比比皆是。处于青少年阶段的中专生有些还不能明辨是非,所以对  相似文献   

2.
在中等职业学校以专业课、实习为主的情况下。学生往往对文化课缺乏重视,认为学会干活就足够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种情况下如果老师不加以引导,学生学物理就是蜻蜓点水,达不到开设该课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经常听人谈起职业学校的文化课教学问题,有人说职业学校应以学习专业知识为主,文化课可以少上;有人说,文化课不重要,是附带学的,甚至可以不上;也有人说,文化课就讲些最基本、最简单的知识就行了。笔者认为,文化课教学是职业学校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学校的教育就是创业教育,是以教给学生知识和能力,让他们立足社会、创业发展为最终目的的。  相似文献   

4.
目前,职业学校学生普遍存在这样一种心态:重专业技能课,轻文化基础课。大部分学生认为只要学会一技之长就可以了,同时,这部分学生由于基础知识稍差,掌握知识的能力远不如普高的学生,因而对语文等文化课学习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有些学生甚至连毕业自我鉴定、个人简历都写不好,以至于  相似文献   

5.
体校是读训并重,为国家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基地,学生是从各业余体校经术科、文化课等考试入校的。这些学生入校后,认为已经达到了自己初步的目标,因而产生了没有远大理想,训练不刻苦,学  相似文献   

6.
为了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艺术类学校的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因此,艺术类学生也成了高考大潮中的一支主力军。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普遍感觉艺术特长生的文化课难教,成绩提高不明显。这些学生不仅文化课基础差,而且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好学、不会学是他们的通病,往往只对专业课兴趣浓厚。把业余时间和自习课都用在了专业学习上,而把文化课置之一旁.造成了文化课欠账太多。但到了每年的3月份,当这支艺术大军手捧各大院校的专业合格证时,蓦然回首。才知道自己的文化课知识一片空白.  相似文献   

7.
很多学生认为上职校是为了学一门技术,为以后找工作方便,至于英语那是一门副科,学不学无所谓。部分学生进校前的文化知识水平较差,在学习文化课时有相当大的难度,因而厌学或是学不会。  相似文献   

8.
职业高中的学生,第一学年学习的主要是文化课,这对于学了多年文化课的这部分学生来说,那可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了,他们会感觉到自己的梦想与现实又远了一大截,似乎又要重复昨天的故事了。面对这样的情形,笔者根据十多年的职高数学教学经验,认为数学教学中要主动求变。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工作是个出力不讨好的事情,在中学老师常常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学生的语文成绩也未见有多少提高。久而久之,很多学生就不愿意在这上面多下功夫。相当多的人认为我们每天都在说汉语其实就是在学习语文。这种情况在艺术学校中反应更加明显,现实的情况使得艺术类学生很少有文化课很好的,这反过来让他们更加不喜欢上文化课。也确实存在这样的情况,一些民办的艺术学校几乎就不上文化课,因为他们觉得学好专业就可以了,这是以后工作的保证。在公办的艺术学校里文化课虽然都开着,但在学生的眼里这都是副课,和专业课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而文化课里语文课是非常难教的,学生的底子普遍很差,而中专语文教材所选文章很大一部分和高中语文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教学要求降低了一些。这对于这些艺术类学生来说还是不够的,  相似文献   

10.
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是应用型、技能型实用人才,这就决定了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应放在应用语文教学上。但中职学校生源质量普遍不高,文化课基础薄弱;学生普遍对文化课热情度不高,缺乏足够的重视,没有学习兴趣,认为文化课可有可无、无足轻重。  相似文献   

11.
职业中学的学生生源较差,学习没有压力,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不高,认为自己就是不爱学习文化课,学习成绩较差才来职业学校念书的;有的学生认为我就是来学习专业课的,学好一门技术就可以了,文化课就不用操那么大的心,尤其是对语文课兴趣就更不大。这些学生调皮好动,活泼有余而安静不足,上课好说话,好玩手机,有时还好睡觉。针对这些情况,如何上好一节语文课,让学生能注意力集中,学有所得,快乐学习,就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  相似文献   

12.
职业中学的语文课越来越难教了,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文化课基础较差,对语文课的学习没有兴趣。很大一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就是来学技术的,根本没必要学语文。学生没有学习的动力,教师教起来也觉得索然无味。因此,培养职中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让语文课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成为语文教学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艺术类学校的学生文化课基础相对薄弱,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不高,其中既有主观因素又有客观因素。客观因素是学生既要学习艺术专业课,还要学习文化课,时间被一分为二,影响了成绩;主观因素是学生的人生方向初步确定后,学生自己和学生家长认为只要搞好艺术专业课程就行了,而对于文化课往往是不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代的技工教育中,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得到了高度的重视,而文化课却逐渐被边缘化,认为文化课不重要,可有可无,有些技工院校干脆取消文化课,针对此类现象,本文从我国技师学院文化课现状谈起,重点论述文化课在技工教育中的地位,以及在技工教育中对文化课的要求和对文化课老师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有些学生受以往被动接受为主方式的影响,对自主学习方式表现出了不适应,由此有些学生产生了新学习问题,这些学生在参与自主学习活动有如下的消极表现。有的学生表现对问题探索没有主动性.学习没有积极性;学习是在外力的约束下“要我学”而非内在的“我要学”。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有些学生受以往被动接受为主方式的影响,对自主学习方式表现出了不适应,由此有些学生产生了新学习问题。这些学生在参与自主学习活动有如下的消极表现。有的学生表现对问题探索没有主动性,学习没有积极性;学习是在外力的约束下要我学而非内在的我要学。  相似文献   

17.
现在很多老师认为数学课难上,要上好就更难了,有的抱怨学生基础差,学习又不努力,有的说数学课枯燥,学生提不起兴趣,有的认为当老师没有味道,更何况是数学老师就更没有味道了,有的觉得数学不像其他课有故事,有趣味,一天就是字母和数字,学生烦,老师也烦,还有数学作业难改,实际运用不多有些家长和学生认为学起来没有用,有些认为数学老师工作量大等等原因,针对这些理由,我认为都是一种解说,没有道理,关键是我们数学老师自己怎么想,怎么做。  相似文献   

18.
杨胜 《班主任》2007,(2):28-29
有些班主任认为,到了高三,一切应以学习为主,班会课开不开无所谓。结果,班会课成了自习课。显然,这些班主任没有充分理解班会课的功效,也没有研究过如何按照高三学生的学  相似文献   

19.
当前,随着职高课程的改革,职高语文教学的难度也就越来越大,教学课时少,学生思想认识的偏差,认为只要学好专业技能,其他文化课学不学都无关紧要,表现出学习语文  相似文献   

20.
在阅读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读书效果不佳的现象。如学生读了好几遍课文,仍然不会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课文学完了,有些学生对课文内容仍然很陌生;要求背诵的课文,有些学生很快就背会了,而有些学生总是背不会。笔者认为,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忽视了读书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