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明代冯梦龙的拟话本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塑造了杜十娘这个在中国文学史上个性极鲜明的女性形象,长期以来,人们对造成主人公悲剧命运的原因进行了多种诠释。本文重点探究造成杜十娘人生悲剧的内在和根本原因,从杜十娘在当时社会环境中的个人遭遇,扩展到当时普遍社会现象,由此得出结论有着刚毅不屈性格的杜十娘对现实生活的绝望是造成她人生悲剧的内在原因,而金钱却是造成杜十娘人生悲剧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
冯梦龙在《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塑造了杜十娘的悲剧形象,读罢小说,掩卷深思,杜十娘的悲剧,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又有普遍的社会性。明代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发展最为充分和繁荣的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金钱在实际生活中的地位日益提高,金钱冲击着传统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鼓励公平竞争的商品经济给社会带来了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3.
杜十娘是冯梦龙《三言》中最具悲剧色彩的人物形象之一。小说写了杜十娘与观念、与人性、与良知、与金钱、与社会的艰难复杂的斗争过程,展现的是一个不屈自尊的灵魂,一个积极向上但并不完美的人生历程。数百年来,人们一直在探讨杜十娘悲剧命运产生的原因,本文也试图通过辛瑶琴、李甲角色的塑造去探讨杜十娘悲剧的深层原因,从明代的金钱利益关系与杜十娘执著追求的个性品质中,探讨杜十娘悲剧之必然。  相似文献   

4.
冯梦龙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除了摹写杜十娘的爱情悲剧和命运悲剧外,从欲望书写的角度来看,它还为人们展现出了情爱欲望、金钱欲望以及仕途欲望的相互交织,并且在摹写这些欲望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传达出明代中后期的社会风气和当时社会及思想状况,为研究明代中后期的社会思想以及同时期文学和文学创作者的思想基点提供了有力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杜十娘是冯梦龙在"三言"中刻画的最光彩照人的悲剧形象,她身上凝聚了善良多情、聪慧机警、仗义刚烈等诸多优秀品质,却难逃投江自沉的悲剧,本文从其个人的身世命运、社会的封建礼教等方面探讨这一形象的悲剧内涵,得出杜十娘的悲剧是现实的,社会的.  相似文献   

6.
冯梦龙笔下的杜十娘作为一个一心追求幸福却被抛弃的妇女形象,敢爱敢恨,性格鲜明,最终绝望地纵身一跳更引来学术界对爱情、人性和当时社会现状的探讨。本文从杜十娘、李甲在处理彼此爱情关系时的一系列所想、所作入手,分析得出杜十娘和李甲的相互猜忌,封建礼制影响下的社会以及双方性格上的弱点是造成杜十娘悲剧命运的真正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7.
杜十娘是冯梦龙三言中的名篇《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一个受奴役、受压迫的悲剧形象。对于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大家进行了多方面的诠释,但也未能得到一个令众人满意的答案。本文试就杜十娘之死谈几点浅见。我们说一件事的发生总有它的外因和内因,所以光讲外因是不够的。  相似文献   

8.
高中语文第四册所选明代冯梦龙的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我国古代短篇小说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它通过杜十娘与李甲的爱情悲剧深刻揭示了人物命运与封建制度的矛盾冲突,反映了典型环境下人物的悲剧命运。作为一出爱情悲剧,《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以其细腻的笔触塑造了一个沦落风尘而又执著追求美好爱情和  相似文献   

9.
杜十娘的一生带有浓重的悲剧色彩,真正夺去杜十娘生命的是其生活的社会,以及伴随资本主义的萌芽所滋生的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在这种关系下,情与钱的冲突亦在所难免,而杜十娘恰好是这种关系的牺牲品。"百宝箱"是杜十娘悲剧意蕴的象征,从"百宝箱"这个意象入手解读杜十娘悲剧的社会根源,如金钱和权势对人性的腐蚀、传统观念对女性尊严的无视和戏弄等。  相似文献   

10.
许炜 《学语文》2008,(5):52-52
从文学的殿堂一路走来,我们目睹了中国女性太多的爱情悲剧。杜十娘是冯梦龙笔下的一个社会底层的、受凌辱的形象。这个人物之所以在几百年之后仍能绽放出耀眼的光辉。正是因为她绝望之中的不屈抗争所赋予的人格力量在人们心里产生强烈的震撼。她的不屈抗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法国十九世纪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小仲马在《茶花女》中塑造了茶花女的形象,这个形象与我国明代通俗文学作家冯梦龙在《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塑造的杜十娘,同为风尘女子,都是世界文学形象中典型的名妓形象。虽然她们生活的时代和国度不同,个人的性格也存在差异,但是却都上演了一幕人生的悲剧。本文将对造成她们人生悲剧的原因作初步的探讨和比较。  相似文献   

12.
杜十娘的悲剧,首先源于当时的封建社会。同时,在那个社会背景下,杜十娘本身的弱点,如京都名妓的骄、娇二气,严重的娼门意识,以及她所受到的封建毒素的毒害,也是产生她的悲剧的一个重要根源。至于李甲,由于他的“忠厚至诚”,则成了杜十娘悲剧的又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13.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明代冯梦龙所著"三言"中乃至是整个明代白话短篇小说中最优秀的作品。小说中的主人公杜十娘的独立人格堪称彪炳千古。本文通过对杜十娘独立人格中人性、社会、文学三个层面的剖析,来透视其独立人格所蕴涵的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杜十娘、陈白露和玛格丽特分别是作家冯梦龙、曹禺和小仲马笔下的人物形象。三人悲剧结局形成的相同原因是:人物的身份地位和世俗社会的偏见;爱情失意、婚姻不顺的打击;人物自身的性格缺陷。她们悲剧结局形成的不同原因是:杜十娘抗争社会的刚烈性情;陈白露被上流社会庸俗虚荣生活方式的熏染;玛格丽特单纯而又任性的孩童心理。研究这一问题的价值与意义是:从研究的学术价值看,注重古今中外文学形象的比较研究;从人物的思想意义看,启发我们追求独立人格,又要有克制理性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15.
冯梦龙的话本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塑造了一个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杜十娘。她是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具有独特个性、魅力无穷的女子,因为她的出现,文学画廊多了一道亮丽的色彩。在小说中,作者通过李甲与杜十娘的对比,更增添了人物的光彩。在对比中,我们看到杜十娘这个巾帼女子,无论从立身行事还是见识作为上都远远超过李甲这个须眉男子。  相似文献   

16.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故事始见于明代宋懋澄的文言小说《负情侬传》,同时代作家冯梦龙辑入《情史》,且在其《警世通言》卷三十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初以白话小说敷衍其事。本文主要通过文本的对比分析以及相关文献资料补充对作者的创作视角进行深入挖掘,认为从《负情侬传》到《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故事的创作倾向发生了变化:宋懋澄是“借以言志”,冯梦龙是“借以警世”;尽管存在差异,作家不同的创作视角对我们深入理解悲剧发生的原因以及洞悉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对整个晚明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都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红 《甘肃教育》2011,(11):83-83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明代拟话本中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之一,选自明末小说家冯梦龙的《警世通言》,小说通过生动曲折的情节,描写了杜十娘的爱情悲剧,表现了作者对追求幸福被迫牺牲的妇女的深切同情,揭露了封建社会对妇女的摧残。  相似文献   

18.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一篇激动人心的悲剧作品,小说通过对京城名妓杜十娘追求理想生活、美满爱情,最终无法实现含恨而死的叙写,揭示出造成这个悲剧的原因。杜十娘天真幼稚的错判,李甲的软弱退缩以及以李布政为代表的强大的封建礼教势力及其观念,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构成了杜十娘悲剧的成因。这个悲剧的发生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19.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艺术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艺术特色唐达晋晚明杰出的通俗文学家冯梦龙所写《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我国古代短篇白话小说中一篇具有高度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现实主义杰作,是一部伟大的爱情悲剧.小说通过动人的爱情故事,描写了被压迫受侮辱的京城名姬杜十娘为摆脱非人的境遇,追...  相似文献   

20.
以《李娃传》作为参照,可以看出杜十娘产生悲剧的原因:她追求人身的自由和生活幸福,最后却"怒沉百宝箱"投水自杀。与唐代李娃成功帮助荥阳郑生走上仕途,从而也为自己创造了美满的婚姻家庭相比,杜十娘为自己所设定的解放的目标太低,所依托的李甲太懦弱,这是她悲剧产生的主要原因;而明代社会封建礼教加强,特别注重女子的贞操问题,已无唐代社会的宽松,仕宦家庭不可能接受一个从良的妓女,也是杜十娘悲剧产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