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0 毫秒
1.
<正>《学记》中说:"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就是说教师要引导、鼓励和启发学生,而不要牵着学生走,不要强迫压抑,不要代替他们。苏霍姆林斯基说:"求知欲、好奇心——这是人的永恒的,不可改变的特性。哪里没有求知欲,哪里便没有学校。"因而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作文中有着积极的作用。笔者认为在作文教学中应做到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2.
《学记》中有这样一句名言:“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教师要引导学生而不要牵着学生走,要鼓励学生而不要压抑他们,要启发学生开拓他们的思路而不要和盘托出。简单地说:就是要求教师不但要注意启发学生思考,更要注意放开学生的手脚,解放学生的头脑。  相似文献   

3.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求知欲、好奇心———这是人们永恒的,不可改变的特性,哪里没有求知欲,哪里就没有学校。”唤起学生对学习、对知识的爱,唤起学生的自觉性,是“愉快教育”的核心。如何让小学生乐于作文,自觉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根据《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作文教学要求,我进行了愉快作文教学“三步曲”的尝试,具体做法如下:  一、从游戏入手,向生活取材  学生写作文时,往往不懂写什…  相似文献   

4.
作文难,难作文,原因何在?学生说:"无话可写。""无话可写"即缺乏作文材料。作文材料哪里来?叶老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的昼夜不息。"  相似文献   

5.
朱春兰 《教师》2011,(28):57-57
观察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对于儿童的智力发展、求知欲的启发等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练就一双善于发现的"火眼金睛",就能让学生的作文有血有肉,更有生活的味道。  相似文献   

6.
《学记》上有这样一句话:"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它的意思是说:"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而不是牵着学生走;要鼓励学生敢于表现而不是压制他们;要启发学生开拓他们的思路而不要和盘托出。"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始终把学生的自主性摆在第一位,让学  相似文献   

7.
正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可见教学中采用启发教学是必不可少的。适当地启发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而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启发教学主要是通过问题的设置来落实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记》中主张开导学生但不要牵着学生走,对学生提出较高的要求但不要使学生灰心;指出解决问题的路径,但不能提供现成的答案。所以问题的设置应该符合循序渐进的原则,遵  相似文献   

8.
鲍善冬 《云南教育》2002,(25):46-47
《学记》上有这样一句话:“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它的意思是说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而不是牵着学生走;要鼓励学生敢于表现而不是压抑他们;要启发学生,开拓他们的思路而不要和盘托出。简单地说,就是要求教师不但要注意启发学生思考,更要注意放开学生的手脚,让所有的学生都能表现自己,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既是教学的需要,也是学生的需要。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一堂课要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与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密切相关,归根到底要看学生自…  相似文献   

9.
席小丽 《语文知识》2016,(21):91-93
作文之高意为先。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的确,没有好的立意,文字虽然有生命,但却没有灵魂。而很多学生在写作时往往跟着感觉走,想到什么写什么,哪里还想到要精心选材、深刻立意、巧妙构思?有鉴于此,我设计了一次作业,统一观察身边的人物——"卖鱼的女孩",并自主立意写一篇记叙文。  相似文献   

10.
李光明  贾敏 《生活教育》2012,(19):50-53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作文最大的烦恼就是没有话可说。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找到"下锅的米",并"煮出香喷喷的饭"呢?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儿童的作文,也应多以生活为源泉,以生活为中心,倡导写真事,表真情。我校承担了泰州市级课题"基于儿童生活的情,  相似文献   

11.
现在的作文教学领域中,虚假作文、浮夸作文、灰色作文竞相登场,学生的笔端很难流淌出有灵性、有活力的真情作文来。问题的症结在哪里?起因是孩子们的精神家园荒芜,头脑中没有写作素材,记忆中缺少语言积累。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我们应该打开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映入学生的脑海,借以丰富学生的感情体验,激发学生的表达情感。"综合性学习活动是促进习作教学的重要手段,我们应将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渗透到写作教学中来,让学生融入到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去,生发对生活的感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成为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12.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樊发稼说:"只有快乐地生活才能健康地成长,孩子快乐生活包括快乐学习,当然包括快乐作文,作文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但事实上,很多教师对学生的作文都不满意,抱怨学生不爱写、不会写。每逢作文课,从备课开始,命题、指导、批阅、讲评,力气用了不少,可收效甚微,那么,学生快乐作文的出路在哪里呢?一、铺"路基",  相似文献   

13.
一、片段作文训练能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有人说:"作文是哭泣时的泪珠,欢笑时的音符。"这个比喻让学生意识到作文无需刻意地去搬去套。在片段作文训练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启发学生调动各个感觉器官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去看、去听、去闻、去摸、去想象……让学生从看似普通的生活中发掘出情趣和意义,在看似平淡的生活中采撷朵朵生活浪花,从而获得丰富  相似文献   

14.
叶圣陶曾经说过:"阅读教学总得读。"张天若先生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可见,在语文教学中,读是多么的重要!当下,我们一直在追求课改,强调打造高效课堂。那么在语文教学中,究竟我们还要不要"读",如何"读"呢?"读"会不会影响课堂的高效呢?其实,叶圣陶老先生早就说过:"教师教语文,无非是引导学生练习看书作文的本领,须反复玩味课文,由字句章节而通观全篇。  相似文献   

15.
石磊 《教师》2012,(13):78-78
作文活动过程是学生创造劳动的过程。而漠视生活、漠视美,往往使我们的学生失掉了许多发生在身边的好的写作素材,所以当他们动笔时只能说"我们生活太单调,无事可写"。这引起了我们的深思和探索。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上海市教研室主任陈钟梁曾认为:  相似文献   

16.
郑艳军 《考试周刊》2011,(53):74-74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我们的一切意图,一切探求,一切理论都会落空。"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用学生的话就是"无话可说,无话可写"。这两点正是作文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学记>中说:"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意思就是讲:"开导学生,但不要牵着学生走;对学生提出较高的要求,但不要让学生灰心;指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但不要为学生提供现成的答案."……  相似文献   

18.
《礼记·学记》中记载:“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意思是说,积极诱导学生学习,而不是牵着他们的鼻子走,学生就会自觉地对学习感兴趣;热情鼓励学生努力向上,而不是硬推着他们走,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就会感到容易接受;耐心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而不要代替他们作出结论,学生在学习上就能主动去钻研。在教学上能引导学生自觉地学  相似文献   

19.
作文批改的启发性原则和主动性原则○李俊彦作文批改要启发学生主动思考,让学生自己切切实实地知道自己的习作好在哪里,为什么要这样写,还有没有更好的表达方法,习作还有哪些不足,应该怎样修改,等等。这就要求教师在作文批改中多运用一些启发诱导性的语言,避免简单...  相似文献   

20.
课程改革应注重学生学习语文的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是指认识之外的心理因素,如兴趣、爱好、意志、情感等;而情感属于非智力因素,是人的一种内心体验,在写作中,强调"情"是写作的本源。然而目前的大部分作文教学却陷入了为作文而做文的困境,大部分学生的作文内容空洞,无病呻吟者居多,更不要说有个性。这是因为在平时阅读教学中我们往往忽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