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6 毫秒
1.
不当嘴把式     
编辑自然是以编稿为主的.不像记者以写稿为主。那么,是否编辑只会改别人的稿子,或指导别人改稿子,就算合格了呢?不然。先听听一位作者在日记中写的一段话吧:“我尊敬每一位编辑,但不佩服每一位编辑。有的编辑不过是嘴把式,谈起别人的稿子头头是道,鸡蛋里也能找出骨头。可自己呢,却拿不出一篇像样的文章。你既然不会写,又有什么资格修改或指导我修改我的文章呢?”话虽尖刻了一些,然而对我们编辑来说,实属苦口良药。其实,从来都不会写文章的编辑是没有的,绝大多数编辑都有从写到编的经历,只不过有的人自当了编辑之后,手变做…  相似文献   

2.
蒋剑翔 《今传媒》2006,(8):46-47
大凡写文章都要做一标题,如何做,这向来颇费脑筋。因为写的是业务自传,又因为心中一直有个目标,所以提起笔来我很快就想到了梁衡同志常说的那句话,也是去年他为我的著作《两副面孔》作序写的一句话:“是记者就要是学者”。记者不等于学者,但好记者大多都是好学者,这是无疑的。有学问的记者与没有学问或学问少的记者,其境界是大不一样的。做一个有学问的记者,一直是我的努力方向,也是我在新闻岗位上最大的心愿。评副高职称已5年了。5年是短暂的,然而回过头来,我却心里感到比较踏实。可以说,这5年是我甘于寂寞、乐于思考、勤于笔耕的5年。作为…  相似文献   

3.
据我所知,有不少报道员写作水平并不高,但却好高骜远,一出手就是洋洋洒洒一大篇。问其原因,答曰:“写小东西没意思”。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泥牛入海无消息”。我过去也曾因为这样做,结果走了不少弯路,虽然写稿不算少,但见报了了。当我向报社一位编辑求教时,那位编辑  相似文献   

4.
编辑要勤于写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羡林先生曾撰文呼吁编辑要多写文章。在《希望编辑多写文章》一文中说:“我向来非常支持和赞赏编辑们也能多写写文章。我的不少老编辑朋友写出的文章都很有特色,其结果让读者和编辑自己都会收益不浅。”在这里,季先生表达了他对当今的编辑不写或少写文章的现状的担忧以及呼吁  相似文献   

5.
我和副刊     
《今传媒》1995,(Z1)
我和副刊文/田长山已经当了十年多的副刊编辑,教训和经验都有,有的时候.也想写出来与人交流.当然,也可以采取别样的方式,譬如请人来做也能行.按目下世风,这文章应该由别人来写更合适,既收传播之效,又避自吹之嫌,聪明君子,不会家我这样笨拙。我和陕报副刊的缘...  相似文献   

6.
粱斌谈写作     
他说:“写东西,非有生活不行。你们要经常回老家住些日子.可别断了这根线儿,这是一辈子的生活基地。本村的人和事,一阍眼,就想象得出来。这段生活最重要了。光凭后来下下乡,体验一下就写,那还行吗?” 他接着又说:“古来的大作家,做状元的很少。因为一享受荣华富贵,脱离了人民生活,就写不好了。” 梁斌说:“要真正抓住生活写。你写你的;我写我的,不会形成一般化。写个人的感受,作品就有特  相似文献   

7.
晚上十点多钟,家里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我急忙拿起话筒,里面传来了宏亮但却陌生的“男中音”。长途电话是山东《石化工人报》副总编辑李明打来的。他邀我为他的新著《燃烧的记忆——李明新闻文论选》作序。这使我有些惊讶。因为,在这之前,我只和李明通过一两次信,看到他的某些作品,也编审过别人写的介绍他的专访。知道他是一位多才多艺而且多产的新闻界同行,然而毕竟没有见过面,况且为书作序也不是一件得心应手的活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志: 我向报社投了几篇稿件,都被退了回来。编辑说主要是材料太琐碎,眉毛胡子一把抓,因此不好采用。我也知道自己写稿不得要领,但怎样才能有效的克服这个毛病呢? 于敏之 于敏之同志: 你明白自己写稿不得要领,我看主要是犯了堆砌材料的毛病,对事例不加选择,事无巨细,一味堆砌,当然写成的稿子会给人不知所云的印象。有的通讯员写稿子总觉得没啥说,提笔两三行就写不下去了,你则是提笔写不完,这两种毛病虽表现形式不同,但原因基本相同,即写文章的基本功不到家,不会立意,不会确定主题,也不会选择材料和运用材料。 克服堆砌材料的毛病,办法有  相似文献   

9.
当报纸编辑,一要会编新闻,二要会写言论,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不愿、不会写言论的编辑,不能视为合格的编辑。这是许多新闻同行的共识。  在军报历届社领导的倡导下,编辑动手写言论的越来越多,水平也越来越高,出现了一批写作高手和快手。张志荣同志便是其中之一。他担任总编室副主任以来,在完成繁重的组版任务的同时,以“钟山”的笔名撰写了大量“编辑点评”。现由长征出版社出版的《风头与尾巴》,便是这些成果的集中展示。我很愿意为这本书的出版,同时也为繁荣军事新闻评论说几句话。  “每期的‘小言论’虽仅仅数百字,却是…  相似文献   

10.
1994年下半年,《语文学习》准备在10月号上发一组文章纪念爷爷叶圣陶诞辰100周年。他们当然不会放过爸爸至善先生,约他写一篇纪念性的文章,内容由他自己定。爸爸那时候在做26卷《叶圣陶集》的编辑收尾工作,实在没有时间。他对我说:“小妹(注:爸爸、爷爷经常叫我“小妹”,叫我弟弟永和为“小弟”),你来写一篇吧。”我很少写文章,要写有关爷爷的纪念文章,更觉得题目太大,一时间不知道从哪里说起,觉得非常为难。  相似文献   

11.
千手千眼当可为吕良铁对于编辑工作,行外人常有误解,以为就是:别人写稿,你拿去印。大学者钱钟书却有相反的意见,认为做编辑工作的,“非如观世音之具千手千眼不可”。钱先生所谓的“千手千眼”,当然是指常识和能力。如果以为这只是钱先生赠给编辑的溢美之词,那是不...  相似文献   

12.
电视连续剧《编辑部的故事》和前《文学故事报》副主编黄伊新出版的文集《编辑的故事》只有一字之差,却迥然不同。前者的故事是虚构的,谁也不会从其中寻找编辑工作的参考材料:后者却是真实的,正因为如此,所写的故事情节更感人,更有声有色。作者称他的这本书不是“堂而皇之地写编辑学”,但与某  相似文献   

13.
电视连续剧<编辑部的故事>和前<文学故事报>副主编黄伊新出版的文集<编辑的故事>只有一字之差,二者却截然不同.前者的故事是虚构的,谁也不会从中寻找编辑工作的参考材料;后者却是真实的,正因为如此,所写的故事情节更感人,更有声有色.作者称他的这本书不是"堂而皇之地写什么编辑学",但与某些徒有"编辑学"的虚名,内容并不切实际的论著相比,我觉得他的故事中包含的编辑学问更多.  相似文献   

14.
我曾有幸听过著名语言学家朱德熙教授上的一堂写作课。那堂课给我感受最深的一点是:写作要有严谨屿态度,而不要宽容自己。“不要宽容自己”,这是朱教授在讲课中说的一句话。他在这堂课中自始至终贯穿了这一精神。朱教授说,他写文章时,每写完一句,都要从第一句开始读一遍或几遍,如果一篇文章写了一万句,就要读一万遍以至几万遍。这位老教授的教诲是很有道理的。不少人只知道写文章给别人看,而殊不知自  相似文献   

15.
县电台王编辑告诉我:“写人物,要让别人知道学他的什么.”这话对我启发很深.每逢采写人物,我下笔前常用这话问自己:“叫别人学他的什么?”  相似文献   

16.
巴金在晚年写的回忆性文章中曾特别指出:"我一直被认为是作家,但我也搞过较长时期的编辑工作."[1]与巴金相知甚深的作家萧乾也回忆说:"谈巴金而不谈他惨淡经营的文学出版事业,那是极不完整的.如果编巴金的<言行录>,那么那十四卷以及他以后写的作品,是他的‘言',他主持的文学出版工作则是他主要的‘行'.因为巴金是这样一位作家:他不仅自己写,自己译,也要促使别人写和译;而且为了给旁人创造写译的机会和便利,他可以少写,甚至不写."  相似文献   

17.
新华社一位资深编辑曾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编辑改稿好比医生给病人输血,但医生为病人输入的是别人的鲜血,而编辑为稿件注入的是自己的心血。 在人民日报社,就有这样一位为新闻事业倾注心血的编辑,他的名字叫李济国。 怎一个情字了得 李济国在人民日报工作了30年,却做了25年的夜班编辑。他有一张严格的作息时间表:每天下午  相似文献   

18.
有一句老话,“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确是这样。有的人,一生都在挖空心思地沽名钓誉,到头来却事与愿违;有的人千方百计想埋名,到头来却还是出了名。譬如说郭吉安吧,他只想做一名默默无闻、“乐为别人做嫁衣”的编辑,他坚决“抗议”我写这篇为他扬名的文章,拒绝采访,可结果还是被推选进京,参加了1984年底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表彰大会,在那令人倾慕的光荣榜上有了名;而他所坚决反对的这篇东拉西扯的小记,到底也还是出了“笼”。  相似文献   

19.
杂家与通才     
当《新闻战线》的编辑在电话里约我为《与你同行》这个栏目写点东西时,真有点“受宠若惊”。因为,作为《新闻战线》的忠实读者,知道能上这一栏目的大多是首都全国性大报的“大腕”,得过大奖,出过书。经编辑一再解释:要在各省市自治区同行中选点不是“大腕”的同行以活跃这一栏目,自己方敢应承下来。编辑有言在先,要避免与前面已刊发的内容雷同。但这颇难,别人写过的不许再写,便越到后来越难写。灵机一动,不妨来点求异思维,别人往高度上攀登,向深层次  相似文献   

20.
方力钧是我想念最多的一个朋友。其实我只写过一篇关于方力钧的稿子,有时太近了反而不知道写什么,而且我又不会象那些艺评家那样评论他的画,说他“玩世”或者“泼皮”,而且他在艺术上的成就我以为是为国争光为人类造福,对我却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我读过他的“艺术手记”,其实那“手记”在别人看来好象跟艺术没大关系,说是全是人与人的关系;我也看到过别人的文章里援引“手记”,每当这时我都想发笑——因为我觉得他的“手记”象小学生作文,稚嫩得能掐出一把水来,而引用者居然还真把它当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