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深圳商报》出版5000期之际,由深圳商报主办的“中国区域性主流媒体峰会”,7月1日至3日在深圳召开,来自北京、上海、重庆、广州、杭州、成都、深圳、大连、宁波、厦门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20家主流媒体的老总及相关人士,围绕“区域性报纸经济宣传与经营谋略”这一峰会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做好做活经济报道经济发达地区的综合类报纸,如何做好做活经济报道?深圳报业集团社长、香港商报社长黄扬略认为要解决五个问题:一是全国性、世界性的宏观经济新闻如何能在本地找到接口。一份以经济报道为主的报纸,如果没有全国性、世界性的宏观经…  相似文献   

2.
张劼 《今传媒》2005,(12S):44-47
在“都市报纸冬日说”、“报纸消亡说”开始成为报业界的热论时,免费的精神午餐也开始疯狂的扑到鼻尖。今年,《河南商报》计划免费发行;1月6日起,《北京广播电视报》免费送报三个月;《Ⅰ时代报》在地铁沿线免费发行,《广东日报》即将出版免费报纸……免费报纸在国内开始正式抢滩传统报业市场,并试图分割报业利润。[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当下,全国报纸正进入一个“厚报”时代,从当初单一的各级机关报薄薄的版面到各级各类都市报、晚报、商报、时报和其他专业报纸厚厚的版面,谱写了我国报业改革新的篇章,也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相似文献   

4.
报纸的变化,其最外在的表现就是报纸版面的变革。报业市场的竞争,同样也是以“改版”为其重要的外在表现方式。2000年以来,《北京晚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成都商报》、《华西都市报》等一批发行和广告收入居国内报纸领先地位、市场化运作程度较高的报纸不约而同地进行改版,推出了在版面总体风格上非常接近的版式。出人意料的是,这两年新创刊的一些市场表现良好的“新锐”报纸,如《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都市快报》等,选用的版式也同上述报纸大体一致。  相似文献   

5.
国内第一张以综合新闻为基础的商务日报——《北京现代商报》5月15日在北京面世。《北京现代商报》是北京日报报业集团继《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北京晨报》、《京郊日报》之后,推出的又一张日报,是填补北京报业市场空白,满足日趋活跃的商务人士需求的新举措在北京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支持下,这张报纸利用原《北京经济报》刊号,凭着集团雄厚的资金和人才实力,以高起点强势介入报业市场。其版型为目前国际流行的瘦型报,每周一至周六出版;由综合新闻、产经商业、深度报道、生活时尚四大版块及  相似文献   

6.
骆赤明 《新闻知识》2006,(1):15-17,4
深圳商报是一张以经济报道为主的综合性大型区域性日报。从2005年7月以来,他们对如何报道好全国、全球经济大趋势、大动向、大事件进行了探索。7月2日至5日,来自北京、上海、重庆、广州、杭州、成都、西安、大连、宁波、厦门、香港和深圳的20多家区域性主流报纸的老总,围绕“区域性报纸经济宣传与经营谋略”展开研讨。深圳报业  相似文献   

7.
宋歌 《传媒》2015,(5):52-53
商业类报纸是传播商品交换过程中的新闻及相关信息的连续出版物.在报业发展史上,商业类报纸是出现最早的报纸之一,是商品社会形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报纸种类.目前我国大陆约有冠名“商”字号的商业类报纸60家,其中有国家级的《中国商报》、省级的《成都商报》、行业级的《机电商报》等.认真分析这些冠名“商”字号的报纸发现有许多却“在商不言商”,名曰“商报”,但实际上却演变成了都市报、大众生活报,还有的成为“四不像”的大杂烩.  相似文献   

8.
今年5月,成都报业市场风云又起,几家都市报竟相“手术”,展开了新一轮的竞争。成都4家市场化的报纸:成都商报、成都晚报、华西都市报、天府早报(以下简称商报、晚报,华西、天府),都有动作,原本形成的两军对垒(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和成都日报报业集团),捉对厮杀(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和成都日报报业集团属下的几家报纸形成的四川日报对成都日报、华西对商报、天府对晚报)的格局,如今显得更为激烈。  相似文献   

9.
(一)读者需要什么样的信息? 三峡大坝所在地的宜昌,人口仅有四百万,但在此发行的本地或外地超过万份的报纸竟有8家之多(最多的一家发行7万份),其报业竞争之激烈,在中国内陆中等城市中堪称少见。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三峡商报与21世纪同时诞生了。与众多老牌报纸相比,三峡商报不过是个瘦弱的“婴儿”。怎样在惨烈的竞争中杀开一条“血路”?经过反复论证,我们决定把传递信息作为争夺读者“眼球”的一个切入点。 当今的社会,已跨入注意力经济时代。所谓注意  相似文献   

10.
竞争本已十分激烈的成都报业新近又开辟“第二 战场”,将报业“战火”燃向昆明,一场更为“惨烈”的报纸大战在美丽的春城爆发。 报业“川军”南下昆明 在南下昆明的“川军”中,《成都商报》当属开路先锋。1999年,《成都商报》接手云南计委主办的《云南信息报》。《成都商报》副总编郭平出任执行总编辑,并率采编、发行、广告人员充实该报,将《成都商报》的新闻策划、版面模式、发行经验全面移植。同时,《成都商报》还带来600万元资金,并每天向昆明传送4个版面的新闻。由此,《云南信息报》这张原本名不见经传的行业报大受读…  相似文献   

11.
深圳商报社从1993年6月提出创建报业集团到现在,已经走过了五年的历程。五年来,我们以这一宏伟目标为动力,创一流报纸,创一流管理,努力探索集团化的道路。对照报业集团的标准,在领导体制和队伍建设上,在报纸质量和传媒规模上,在内部管理和经营机制上一在经济实力和建设规模上,基本上达到了报业集团的标准。可以说.已成为没有挂牌的“深圳商报报业集团”。在创建报业集团的五年间,我们就集团化的管理模式和内部机制进行探索,建起了一整套科学有效的运行机制,为正在创建的报业集团注入了无限活力。建立企业化的管理机制我们创建…  相似文献   

12.
地市报如何彰显摄影报道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华 《新闻记者》2005,(5):75-76
今天,各级各类报纸已进入“厚报时代”、“渎图时代”,新闻摄影报道也进入了“电子时代”、“数码时代”,在保持和发扬晚报特包的前提下,推进新闻摄影报道创新,为读者提供思想性、新闻性、可观性兼备的图片.是新闻客观规律的要求,也是报业竞争的要求,更是读者和市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两会”年年开,如何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想方设法推陈出新做好“自选动作”,以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报道“两会”,深圳商报作了积极的探索。在今年的深圳“两会”报道中,深圳商报继续按照深圳报业集团党组和党组书记、社长黄扬略  相似文献   

14.
到深圳商报任经济版块的责任编辑,碰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这里实行的是编辑主导制。深圳商报是一份以经济报道为主的大型综合性日报。虽然过去长期在经济类杂志任编辑,但身为大型日报的经济编辑,而且要担负起“主导”之责,在强烈的责任感油然而生的同时,不知所措的惶惑和唯恐有负重托的紧张也相伴而至。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这句老生常谈的话,是我渐渐进人编辑主导制运作机制的实实在在的开端── 实施编辑主导制是办出报纸特色的必然选择 编辑主导是一种机制创新。 在对新闻界老同志的访谈中,得到的较为一致的看法是:传统的报纸运作…  相似文献   

15.
1995年1月1日,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主管主办的《华西都市报》创刊,成为我国的第一张都市类报纸,并引来无数模仿者,都市报旋即风靡全国,形成了蔚为壮观的“都市报现象”。而且都市报的横空出世、异军突起,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报业奇迹,也加速了中国报业市场化、产业化的发展进程,都市报这一全新报种迅速开启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中国报业“都市报时代”。20年,经过创业的艰辛,不断地探索,都市报跻身主流媒体行列,并成为集团或母报的重要经济支柱。然而,仅仅20年的时间,由于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与冲击,都市类报纸遇到了一个拐点,2014年,全国多家都市类报纸经营出现了断崖式下滑,2015年年初各大媒体纷纷减薪、裁员甚至鼓励员工去创业。不仅如此,2015年7月,《生活新报》休刊;9月21日,《长株潭报》休刊;10月1日,《上海商报》休刊。  相似文献   

16.
可以肯定的说,未来的报业绝不仅仅是报纸业。宣告“报纸行将消亡”或许是不智的,但报纸在新的媒体发展格局中被边缘化,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部分媒体研究者认为,报业并不是人们通常认为的报纸产业,而是报道产业,未来的报业势必将转型为新型媒体机构。报与网之间建立起来的关系,将是一种“共生关系”,“报即是网,网也是报”,媒体也不会像现在这样界限分明。全媒体时代的媒体产业形态。差异性将会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17.
当今时代是个“品牌时代”,消费者青睐名牌产品,企“品牌”已经渗透到经济生活的角角落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新闻事业的改革深报纸、报业与经济领域的关联度日益提高。报业作为报纸作为一种产品,同样面临着一个品牌形象创办名牌报纸,是吸引读者、服务读者、增强报首先,报纸形象是中心。报纸作为一家报社向读者提是其打造品牌形象的中心环节和落脚点。办一张高质量的报纸是社会主义新闻是读者的要求,也是打造报业品牌形象长期以来,由于传统的、僵化的新闻思维模式和只强调报纸的宣传使报纸的大部分版面都被一乏味的官样文章…  相似文献   

18.
《深圳商报》是深圳报业集团四大主报之一,根据报业集团内部子报差异化竞争原则,《深圳商报》被定位为一张由深圳市委主管主办的以经济报道为主的大型综合性日报,以白领和中等收入阶层为目标读,走的是大众经济报的路子。《深圳商报》的办报思路是既要坚持综合性,又要突出报纸的经济性特色,同时还要增强作为党报的权威性,力争使《深圳商报》成为中国特色鲜明的白领和中等收入阶层必读的大型综合性日报。目前,《深圳商报》已成长为深圳市乃至中国华南新主流媒体,发行密集覆盖深圳与珠三角,广告总量跻身全国报业10强。  相似文献   

19.
深圳报纸读者市场结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圳一度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报业竞争市场.但随着前几年深圳特区报和深圳商报的合并.深圳报业的市场竞争活力也开始淡化。虽然报纸众多.市场较大.但在有竞争力的综合性报纸中除了南方都市报外.都属于同一家报业集团。目前深圳报纸的读者市场究竟是一种怎么样的状况?本文通过“覆盖率”指标来进行考察.“覆盖率”就是指报纸在整体居民群体中、或者在某一特定群体中拥有的读者比例。覆盖率与发行量是有区别的两个概念.有的报纸发行量大.但传阅率不高.读者人数也就不大.从而覆盖率不高。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20.
新竞争环境下证券报的财经新闻报道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第四季度,《每日经济新闻》和《第一财经日报》两张财经日报相继在上海诞生.这是中国报业史上的一件大事。因为此前,中国内地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财经类日报,只有《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等财经周报或周二报.或者是财经类报纸的分支——以《上海证券报》为代表的证券类日报。财经类周报以深度报道见长,证券类报纸以细分市场的专业性报道见长。由于《每日经济新闻》和《第一财经日报》兼具了时效性强和覆盖面广的优势,对于俗称“三大证券报”的《上海证券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