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国的骑士、乡绅和绅士都不是贵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联史学界一般把英国骑士、乡绅和绅士归为贵族,我国史学界也多持赞同态度。一些学者在翻译时,把绅士(gentleman)直接译成贵族,或者把骑士、绅士称为“小贵族”,而把领有公、侯、伯、子、男爵位的达官显贵称为“大贵族”,这与英国史实不符。众所周知,贵族爵位制是中世纪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重要内容。从名义上讲,国王是全体封建主的最高宗主。他把大片土地分封给直隶于他的世俗和教会的臣属,这些大封建主就是以后的公爵、伯爵、边地侯、大主教、主教和修道院长等。大封建  相似文献   

2.
《史记》卷二一《建元已来王子侯者年表》与《汉书》卷一五上《王子侯表上》所载赵敬肃王子侯的数量、姓名、国名、封地皆有不同,需要考证辨别。封斯侯之名应为"胡伤",榆丘侯为"受福"。刘终古的封地为中山国柏阳县,刘义封地在东郡东武阳县。王子侯因犯罪被除国者甚多,原因是敬肃王自身的不端和对诸子的溺爱。众多侯国以赵国为中心向外扩散,受封时间也有先后之分。分批分散进行分封,既是为保证分封效果,又是为了稳定诸王,并为朝廷预留出时间。  相似文献   

3.
杨丽 《成才之路》2011,(10):52-52
同学们都知道,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4次较大规模的分封,即西周分封、汉初分封、西晋分封、明初明太祖分封。秦统一六国后,在地方上全面推行郡县制,仅至二世就灭亡了。而刘邦作为西汉政权的创建者,在楚汉战争的过程中和建国初年,  相似文献   

4.
<正>刘邦时期,陆续分封了113个关内侯.关内侯,是秦二十级军功爵的十九级.《百官公卿表》云,商鞅为法,为二十级军功爵:“一级曰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皆秦制,以赏功劳.”据朱绍侯先生研究,认为刘邦入关前奉行的是楚制;而入关后的约法三章“标志着刘邦放弃楚制,改行秦制……在战争中,刘邦积极推行军功爵制,争取各种人的支持,这也是刘邦战胜项羽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从刘邦定陶即位,到平定异姓诸侯王,与大臣共立“白马之盟”,可视之为汉初政治模式的调整时期。这一时期,就其政治形势而言,刘氏皇朝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接受与军功集团分享政治权力,军功大臣又在多大程度上愿意和可能与刘氏进行政治合作和分享政权,这是汉初政治体制创立过程中的首要问题。“白马之盟”所定立的“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非有功不得侯”的政治原则,是刘邦与他的核心层军功大臣之间的一种政治契约。它一方面保证刘氏宗室的皇权以及分封同姓为王的特权;另一方面保证了军功大臣阶层可以因功封侯并在汉皇朝政治中的保持其政治支柱的地位;通过“白马之盟”建立的这种政治模式又是对古代分封政治传统的有限继承。若就其对整个中国古代政治史的影响而言,“白马之盟”后确立的中央集权体制下郡国并行的政治模式,甚至可以说是为秦汉以后中国封建社会确立了基本的范式。  相似文献   

6.
汉初的封国制度与西周的分封制度在历史上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西周的分封制度与宗法制度紧密结合在一起,实行的是“授民授疆土”的分封形式。而汉朝的分封制度是建立在封建土地所有制基础之上,是“剖裂疆土”的分封。他们二者在维护国家的统一方面作用是一致的,但是在运用的手段上却是相异的。  相似文献   

7.
师:楚汉战争时,刘邦和项羽都实行了分封制,这两种分封是否相同呢?请大家积极思考并踊跃发言。生:我认为两者性质相异。主要依据是二者代表不同的利益;项羽的分封代表了封建割据势力的利益,逆历史潮流而动;而刘邦的分封则反映了封建统一势力的愿望,顺应了历史发展。生:对,两者在分封方面有很大差异,项羽盲目自大,缺乏统一天下的思想,而刘邦坚持统一思想。项羽是自觉地推行分封,而刘邦则是出于形势的被迫和策略的考虑。生:我不同意,项羽的分封是为了在称霸的形式上建立统一政权而采取的一种妥协退让的措施,与刘邦在目的、策…  相似文献   

8.
汉承秦制,但是在地方上却没有实行单一的郡县制,而是经过两度分封--先异姓再同姓的方式最终形成了郡国并行制的局面,异姓分封乃形势使然,而同姓分封实是汉高祖基于主客观方面的考虑作出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楚国是西周分封的吗中学历史教科书上,多次提到楚国。如春秋五霸中有楚国,战国七雄中有楚国,大诗人屈原也是楚国人。然而,中学历史教科书上讲到西周的分封制度时,只是讲周朝先后分封的重要诸侯国有鲁、齐、燕、卫、宋、晋等,没有提到楚国。那么楚国是西周分封的诸侯...  相似文献   

10.
汉初在政治体制上采取了与秦代郡县制不同的体制,即郡国并行制。那么,为什么西汉统治集团在间隔了秦朝的统治之后,又重新采用了这种封建诸侯国的政治体制呢?笔者认为这是由西汉初期的历史状况决定的。汉兴之初经济凋敝,中央政权力量薄弱,为了稳定社会,得到各派势力的支持,分封异姓诸侯成为一种事急从权的政治手段。第二期对同姓诸侯王的分封完全是为了对抗异姓诸侯王,巩固地方上统治的需要。汉景帝时的七国之乱使中央对消除地方王国的势力为最终目的分封,使诸侯王走向了末路。  相似文献   

11.
西晋分封制度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西晋分封制度的研究。以往大多集中在评价它的政治作用方面,而从典章制度的角度进行探索的较为少见。由于这个缘故,分封制度本身的某些问题,至今仍然比较模糊,以致近期出版的史学著作中,很难展示出西晋分封制度的发展过程,甚至有人把曹魏制度视作西晋之制。有鉴于此,这里特提出分封中的阶段性、等级与户邑标准等几方面的问题,来加以讨论,以抛砖引玉。关于西晋分封制度的阶段性、等级与户邑标准,可以从西晋大臣石崇、何攀两人的一段奏  相似文献   

12.
论项羽分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封是秦汉时期相当普遍的政治行为,其中最突出的是项羽与刘邦.史家对此,聚讼不已,各执己见,多贬项褒刘,以为项羽垓下被围,乌江自刎,实与分封有莫大干系,这自然是不错的.但,应该深究,项羽的分封活动,在什么范围内是历史的必然,什么范围内是其“偶然”之作,以后新建的汉家王朝,所以能重建统一的专制政权,与项羽的分封活动有什么关系,本文仅就上述问题略述陋见.  相似文献   

13.
(一) 邵阳鸿古开启,历史代远年长。境内多处古人类聚落文化遗址的发掘,勾勒出斯土始于新石器时代的人文兴替轨迹。尽管自远古洪荒便有了境内先民筚缕的屯居活动,然而这些先民的姓氏却无资料可考。汉代始有昭陵县行政建制之后,境内除土著“蛮”人之外,中原汉人或受封,或谪戍,或从征,相继进入昭陵境内落籍定居。“衣冠王化”相融合,显示出其独特的光彩和魅力,世代传承,贯通古今。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长沙定王子刘义、刘遂分封为夫夷侯、  相似文献   

14.
试论西周春秋时代宗法制与分封制的结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周春秋时代存在着严密的分封制度,这种分封制是与宗法制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主要表现在一是分封制以宗法的“亲亲”关系为基础和原则,从而使“分封”与“分宗”相一致;二是分封的土地既是建国、立家的经济基础,也是宗子“立宗”的经济条件,这是西周春秋时代宗统与君统相结合的最深刻的经济原因;三是不仅宗族组织与统治组织、宗法等级与政治等级是相一致的,而且其管理方法也是相一致的,这是宗法制与分封制相结合在组织系统和管理上的反映。  相似文献   

15.
<正>明朝是我国历史上将分封制纳入治国策略的重要典型之一,也是分封制为害最深的一个朝代。而分封诸王又是其分封制的主要内容,因此,研究明朝的兴亡史离不开对分封诸王这个重要课题的探讨。 一 朱元璋分封诸王概述 1368年,朱元璋创建了明王朝.天下初定之际,他便处心积虑地总结周、秦直至宋、元历朝兴亡的经验教训,认为要使朱明王朝长治久安,必“惩宋元孤立、宗室不竞  相似文献   

16.
金元更替时期,受丙申分封、壬子分封等蒙古分封制度和忽必烈行使汉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邢州及其附近的洺、磁、威等州行政变迁极为复杂,再加上由州升路,出现顺德路和广平路的建制,造成分分合合局面的几度出现。置身于蒙元王朝对中原地区实施统治过程的历史时段,邢州至顺德路的历史嬗递是华夷政治文化变迁的微观表现。  相似文献   

17.
郑懿 《英语沙龙》2010,(5):50-53
6.萨克小岛——最后一个实行封建制度的岛屿 萨克岛仅有三英里长、一点五英里宽,这使它成为海峡群岛四座岛屿中最小的一座。位于英吉利海峡中的萨克小岛作为西方世界最后的封建堡垒而闻名,被认为是欧洲最后一个实行封建制度的领地。岛上的最高统治者领主在法律上拥有分封给他的萨克岛,领主再将土地分封给岛上的地主。  相似文献   

18.
在春秋贵族出奔这一事物中,周礼是客观存在的.体现在贵族出奔中的周礼正是周代国家结构、国家形态的反映.这其中隐含周人的国家观念.西周分封的诸侯国并不是独立的国家,而是西周宗法分封所建立起来的与天下相对应的宗盟政权的二级政府.而宗盟政权则是周初周人在宗教观念、政权建设、文化建设上革故鼎新,进行一体化创新的结果.周人并无狭隘的国家观念.  相似文献   

19.
晋始祖唐叔名虞,分封于唐(其子燮徙居晋水傍而始称晋侯)的时间史籍无明确的记载。今本《竹书纪年》虽然载有唐叔受封之年,但那是不可靠的。(详下文)《史记·周本纪》:“武王崩,成王立,唐有乱,周公诛灭唐”,后成王戏言授封叔虞而史佚请实现“诺言”,“于是遂封叔虞于唐”。灭唐和封叔虞于唐的时间均不详。  相似文献   

20.
卷首     
春秋战国时,韩国的昭侯一次酒醉而假寐,管理冠冕的人担心昭侯着凉,便给他盖上一件衣服。不久后,昭侯醒过来,很高兴部下有这份心意,因此就询问左右侍卫:“到底什么人为我盖上衣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