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舞龙的起源问题是舞龙基础研究的重要方面,历来为我国学者所关注.对古代典籍以及考古发现中与有关舞龙的文字、图像记录展开研究,是解决舞龙起源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历来被广泛引用的两种重要文献证据<春秋繁露·求雨>和汉代百戏中"鱼龙漫衍"的文献记载进行再次解读,对舞龙在汉代就已存在的观点进行批判.汉代是舞龙活动形成的准备期,这一阶段舞龙虽然尚未以完整的形式出现,但其思想条件和物质条件已日趋成熟.  相似文献   

2.
敦煌壁画中保存了许多精彩的百戏表演图画,是研究我国古代百戏发展的重要资料.本文以文献资料为主,结合敦煌石窟、云冈石窟的形象材料,论证了百戏在六朝隋唐时期的流行和发展状况,以及对后代体育、杂技、武术、乐舞等方面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镌刻在汉墓画石像砖等载体之上绚丽多姿的乐舞百戏形象,正是汉代人用另外一种艺术方式保存、遗留给炎黄子孙的珍贵乐舞百戏艺术宝典。而且对我国传统戏曲艺术的形成、发展、完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根据我国目前出土的汉代画像石(砖)中乐舞百戏的图像,结合历史文献记载,建鼓在汉代雅乐、俗乐、俗舞、百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中国戏剧界出现的戏曲史"讨论热"中,相当多的同志对于中国戏曲产生和形成的历史渊源考察,只局限于我国古代的"乐舞百戏",而忽视或没有看见古代西域艺术对其发生的重大影响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室韦、蒙古族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之一,长期的游牧生活使其形成了独特的体育活动,对今天东北体育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山东博兴出土的骑马俑灯为中国古代俑灯里罕见的造型。该马为大宛马,该人俑为波斯(安息)人,其身份是百戏表演者,其行为为舞马表演。骑马俑灯罕见地表现了汉代舞马形象,丰富了汉代舞马的考古资料,罕见的灯具造型为中国古代灯具研究增添了重要的参考资料,也反映汉代人的崇马信仰与魂魄信仰。  相似文献   

8.
郭学智  崔新平 《天中学刊》2006,21(6):101-103
百戏是指流行于两汉的各类竞技、杂耍、幻术以及乐舞、俳优和动物戏等多种艺术形式。汉代的百戏,源远流长,内容丰富,种类繁多,表演形式多种多样。经济的繁荣为汉代乐舞百戏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百戏也是中外文化相互交流、相互融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体育运动是社会的文化教育活动之一。它具有多种什会职能,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在我国古代,体育运动用于军事称之为“武”,用于保健医疗称为“动”或“导引”,用于娱乐称为“戏”,用于教育就属于礼乐射御。秦武王举鼎,赵惠文王好观击剑,国学的礼乐射御,帝王的“鱼龙百戏”,民间的瓦市相扑、“齐云社”、“拳厂”、“打擂台”等等,显然,这些活动的目的不同,观念和方法各异。现代的体育运动也是这样,不过,现代各类体育运动项目更为丰富,划分更为显明,有军事体育、医疗体育、竞技体育、娱乐体育、社会体育、学校体育、职业运动等等,产生了更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百戏活动,是一种蕴含丰富的文化现象。它的体态与风姿,具有娱乐、游戏、健身等属性,是为文化相异的各民族所能接受的社会习俗。它反映了古代百戏与现代竞技、技巧运动等之间的血缘关系、演变为竞技休育之轨迹。  相似文献   

11.
唐代百戏杂技种类多样,表演技艺高超,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造就唐代杂技百戏艺术繁荣的原因主要有:经济的发展、政治的稳定、政治环境的宽松、统治者的倡导、对传统杂技百戏艺术的继承和发展以及对外进行杂技百戏艺术交流。  相似文献   

12.
通过查阅有关解放后中国技巧运动方面的专著和文献,归纳总结出中国技巧运动的现状,得出结论:(1)中国的技巧运动研究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理论体系;(2)中国技巧运动的理论研究数量上呈螺旋式上升趋势,质量上呈波浪式前进状态;(3)中国长期从事技巧运动理论研究工作的专家学者非常少.建议:(1)加强技巧运动的宣传,使之能在中小学广泛开展;(2)注重引入国外技巧运动理论最新研究成果,以充实中国在这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文献资料的研读,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探讨汉代的政治文化、社会经济对体育文化发展的促进与制约.从中可以看到汉代体育的发展有着广阔的历史背景和深厚的思想基础.其活动形式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4.
先秦典籍在汉代流传 ,经过了汉人不同程度的整理 ,甚至改造。传世的“群经诸子”,主要是汉人的文本。汉王朝一系列的重大举措 ,有利于儒学占主导地位 ,从而形成中国学术史上的“经学时代”。“经学时代”之形成 ,除了社会政治的“外因”,也有学术本身及发展的“内因”,那就是 :各学派的“同源异流”、“其务为治”,以及彼此间的“相生相灭”、“相反相成”,发展为各学派均“兼综”他家的自我调适。从而形成新的学术“整合”。汉代新的学术是中国传统学术的实际源头  相似文献   

15.
永新盾牌舞是集武术、杂技、教育、娱乐、音乐、舞蹈和造型于一体的民俗体育表现形式,是在中华文明的孕育下,在吴越和荆楚文化的滋养中,在赣西山区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民俗体育。文章从地域环境、历史溯源中找寻永新盾牌舞形成和发展的土壤;从解放后的发展历程中找寻其今后的发展轨迹;从其表现形式中找寻先民的体育精神;最后探究永新盾牌舞存在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6.
游艺民俗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陕北汉代画像石中有丰富的游艺活动图像,从民间歌舞,民间竞技,民间游戏、民间杂艺等四个方面生动地展示了汉代陕北人民的日常休闲娱乐文化。汉代陕北游艺民俗具有表现形式丰富、娱乐性强、游牧文化的典型特点,充分体现了陕北人的生机勃勃、尚武尚勇的精神品质和粗犷豪爽的精神面貌。  相似文献   

17.
宋代笔记繁荣浩瀚,为我们留下了十分宝贵的城市娱乐及文艺发展的记录。本文主要通过《东京梦华录》、《都城纪胜》、《繁胜录》、《梦梁录》、《武林旧事》等宋代笔记对体育活动的记载,探讨宋代当时体育活动的情况。通过宋代笔记我们可以管窥到宋代中国传统文化高峰期中的体育娱乐文化的发展情况,在运动项目上多样繁盛,在活动形式上丰富多彩,民间市民开展的休闲体育活动极具普遍性。  相似文献   

18.
清代由小说《红楼梦》改编的"红楼"戏剧与曲艺作品,为其向多种社会文化传播途径转化,并最终能够成为一种社会性文化现象提供了途径与平台。但对于清代"红楼"戏剧总数、第一部红楼戏剧和曲艺作品,以及舞台演出最红火的红楼戏剧等问题,学术界却至今未有定论。  相似文献   

19.
汉代音乐文化随着国力强大和统治阶级的提倡,成为我国封建社会音乐文化发展的第一个高潮时期,主要表现在乐府机构的完善、鼓吹的盛行、乐舞百戏文化的新进展以及音乐由宫廷文化向大众文化转变等方面。汉代音乐文化在中国音乐史上写下了华丽的篇章,对后代音乐文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20.
五陵原人对汉代政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陵原地区是汉代重要的文化历史区域。五陵原人的活动与思想对汉代政治发展产生了积极与消极两方面影响。清正廉洁、重视教化、不畏权贵的官吏对吏治的好转、政治的清明起着积极作用;酷吏、游侠、奸商的活动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甚至造成政治悲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