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安江 《家长》2024,(7):76-78
<正>数学教学的本质就是指导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生成数学认知的思维。独立的思维能力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理解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的必要条件。没有数学思维,就没有数学学习。小学生正处在数学思维生成的起步阶段,科学恰当的培养至关重要。文章从趣味导入、独立探究、巧用实物、互动交流、归纳总结和生活作业六个方面,对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指导价值展开探讨。一、趣味导入,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性“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指出兴趣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刘晔 《考试周刊》2014,(40):68-68
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教师就要认真研读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教材特点,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开展趣味课堂教学。新编初中数学教材为教师提供了趣味教学的条件,在内容的呈现上诱发学生的求知欲,运用新颖导入、介绍趣闻轶事、开辟第二课堂、注意新旧联系、重视学生实际、设计问题情境、采用激励语言等,有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根据教材内容特点,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兴趣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因为大学的扩招,高职院校录取的文化分数逐渐降低,高职院校的学生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已经成为了高职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讨论问题。将不同文化水平发展、学习兴趣和能力的学生分层进行数学教学是当代高职数学教学的一种发展趋势。趣味导入法在高职数学分层教学中起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开发的作用,它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已经在高职数学教学中广泛的应用起来。本文将主要针对分层教学的相关概念、趣味导入法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和趣味导入法在高职数学分层教学中的应用案例三个大的方面进行详细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趣味教学法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是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关键。因此,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巧用趣味教学法,如多媒体辅助教学、趣味游戏导入等,不断改革创新小学数学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在新课改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摆在重要的位置上,数学解题的思路变化多样,对学生的学习能够体现出一定的兴趣.优化新课导入、设置教学疑点、让学生操作实践、开展学习竞赛都可以激发起学生爱学数学的兴趣.本文以高中数学教学为研究对象,阐述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想学数学、好学数学、爱学数学、乐学数学的趣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拓展学生思维,让学生主动地学,让学生创造性地有兴趣地学好数学.  相似文献   

6.
导入新课是数学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环,也是一堂课成功的起点和关键。教师可运用直接导入、设疑导入、情境导入、趣味导入方式,激发学生兴趣,提升课堂质量。  相似文献   

7.
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中,要求教师在仔细钻研课 本知识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采取趣味教学的 方式来培养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化为 主动学习,所以在初中数学中教师越来越重视趣味性教学在课 堂的运用。如果初中数学教师能够采取趣味教学的方式,则有 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本文 会在设计趣味导入、创设趣味情境、布置趣味作业三个方面来 进行探讨初中数学的趣味教学。  相似文献   

8.
高职教育在我国整个教育蓝图规划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我国培养专业技能学生的重要摇篮.趣味导入法是新时期教师使用最广泛的教学导入方法,将趣味导入法运用到高职数学教学中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陈友贵 《小学生》2013,(10):115-115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时会遭遇如下尴尬:教师教得非常辛苦,学生学得也不轻松,甚至收获不多。因此,如何让小学生快乐学习数学,轻松学习数学,这是数学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教师需要由学生认知特点与规律入手,采取他们乐于接受的导入方法、教学策略与方法,打造快乐趣味课堂,让学生乐于思考,乐于学习,快乐探知。一、导入形式多样,趣味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心理与情绪状态会影响学习效果。如果学生情绪高涨,思维兴奋,主动融入课堂,通常是事半功倍。反之,如果学生情绪不高,参与度不高,一般是收效甚微。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由导入环节抓起,选取故事、游戏等趣味方法,灵活呈现新知,引发学生学习内驱力,渴求新  相似文献   

10.
趣味导入法以其独有的新奇和趣味性在单调、枯燥的数学教学中,能起到事半功倍、一举成功的奇效,其关键就在导入新课时创设新奇和趣味,尽量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使学生思维处于兴奋状态,高度集中注意力,为学生能够很好地接受新的知识创设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而创设问题情境是学生从事数学活动的条件,有了情境的导入,学生就更能主动探究、领悟数学知识,更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和创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途径有多种,创设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创设问题情境需要学生有积极的学习态度,需要教师为学生创造平等的学习气氛.在教学中,教师应把握诱发件原则和适度性原则,通过联系实际、趣味导入、合作学习、课堂提问等途径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从而激发其创造性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新课导入是小学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需要教师通过有艺术性、趣味性的课堂导入来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本文从直观、趣味、温故知新、设置悬念等四种导入方法的运用入手,就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有效性进行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低年级小学生好奇心强、好玩、思维直观的心理特点,在导入、学知、练习、拓展等教学环节,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数学,切实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相似文献   

14.
张树安 《成才之路》2012,(33):18-18
数学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数学的严谨性和抽象性导致了数学学科的枯燥与乏味,一些学生对熟悉学习兴趣不浓,甚至把数学学习当成一种负担。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创新教学思路,给学生营造趣味性的数学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师从借助游戏导入新课、利用故事创设问题情境、布置趣味型数学作业、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四方面谈如何开展初中数学趣味教学。  相似文献   

15.
中学数学教学的导入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课堂的导入,具有艺术性和实践性。设计巧妙的导入,能够引起学生注意,激起探究欲望,形成学习期待,产生学习动机。采取直接导入,温故知新导入,创设问题情境,设疑解惑,观察导入,趣味导入等形式,可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学的导入,犹如乐曲的"引子",戏曲的"序幕",具有渲染气氛、酝酿情绪、渗透主题的作用.有效的"导入"能够抓住学生的心弦,设疑激趣,促进学生的情绪高涨,使学生进入思维的亢奋状态,有助于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成果,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里,笔者结合自身教学谈谈有效导入的方法. 一、创设情境,有效导入 小学数学课堂上,特别要注意创设生活情境,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这样,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从历史典故、趣味题、数学游戏、设置悬念等方面阐述趣味引入新课的方法,并说明了导入新课的重要性,巧妙导入新课,能够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高职院校入校学生数学基础参差不齐的现象日趋严重,在高等数学教学活动中,采取分层教学模式已成为一种趋势。本文针对分层后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提出趣味导入式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19.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的教学设计,一般可分为新课导入、新知探究、巩固应用三个环节。教师可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从童真的视角巧妙创设导入情境、探究情境、应用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到学习数学是快乐的、有魅力的,从而打造趣味化的数学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0.
<正>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不称职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称职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数学课堂就应该是一个发现真理的过程,在教师带领下,让学生进入一个探索的世界.课堂教学导入是关键环节,好的导入可以让学生对这堂课充满期待,创造良好学习氛围.因此,教师在课堂导入设计时,要本着实用、趣味的原则,通过多样个性化设计,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迅速占领教学的制高点.一、生活导入,体现数学实用性用生活实际应用导入,可以将数学和生活之间的距离拉近,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数学认知进行融合,学生会感觉更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