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29年,一位中国留学生在日本东北帝国大学获得日本理学博士学位.这是第一个获得日本理学博士学位的中国人,也是在日本取得这一荣誉的第一个外国人.这个消息轰动了当时的日本,日本报刊以及当时世界主要报刊都在头版刊登了这一消息:日本的理科学者们专门集会庆贺他的成就.这位中国留学生,就是来自浙江省绍兴的陈建功.  相似文献   

2.
陈建功(1893—1971),浙江绍兴人,1929年在日本东北帝国大学研究生院获理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受聘到杭州,担任新成立不久的浙江大学数学系系主任。离日前,他曾与校友 另一位中国留学生苏步青“有约在先,日本留学学成后,一起回故乡培养人才”。  相似文献   

3.
《世界教育信息》2008,(5):11-11
3月31日,日本岛根县滨田市市长宇津彻在市政厅会见即将回国的中国留学生张绍铎,同时向他颁发委任状,委任他回到中国以后担任“滨田形象大使”,希望他向中国民众积极推介滨田市。消息传出后,许多在日中国留学生啧喷感叹,钦佩张绍铎与众不同的“学有所成”,不仅在学业、学历、学位上有斩获,还在两国文化交流事业上有收获。  相似文献   

4.
学位制度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近代学位制度是由西方传入,伴随着国内高等教育的发展而孕育、起步并逐渐完善起来的.在这一嬗变过程中,以留学生为主体的新知识分子群体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他们的直接推动下,学位制度自清末传入我国,民国前期顺势发展,民国中后期逐步完善,促成了近代学位制度逐渐由学士、博士两级制向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制的过渡,以及突破文、理等学科,开始在更多的学科设立学位授予点,最终形成了一套系统完善的学位体系.可见,不到半个世纪,中国近代学位制度逐步趋于完备,走过了西方各国上百年的演进历程,留学生是中国近代学位制度的引进者、传播者、建设者.但由于留学经历、兴趣特长、学术修养、教育理念的不同,他们对于学位制度的引进,不是采取单一的一国模式,而是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在价值取向上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学位制度引进的初期以模仿日本为主要内容,发展阶段效仿德法模式,最终以学习美国定型,并注意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以美国为主旋律、兼采法德日,具有中国特色的学位制度.留学教育的走向直接影响到学位制度建设的价值取向.学位制度的实施不仅促进了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加速了中国教育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进程,而且还架起了一座同国际教育沟通的桥梁,促进了中外教育的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行的学位制度是从西方传入并伴随着国内高等教育的发展而孕育、起步并逐渐完善起来的.留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是近代中国学位制度的引进者、传播者、建设者.留学教育的走向也直接影响到近代我国学位建设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6.
苏步青先生是蜚声海内外的杰出数学家,是师德崇高的杰出教育家,也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他从日本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后毅然回国,在大学里从事数学研究和教学70余载,对数学和高等教育事业作出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和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选择来华深造,其中包含众多的法学专业来华留学生。留学生获得学位的基本条件是完成一篇合格的毕业论文,但这一过程中普遍存在论文选题随意盲目、写作方法运用混乱、论文指导教师缺位、论文管理工作滞后等问题。文章探讨了来华留学生学位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班主任之友》2006,(7):62-62
据联合国官方网站消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新统计资料显示:中国是世界上在国外读大学的人数最多的国家,中国的大学留学生占全球总数的14%。公布这个统计资料的是教科文组织位于蒙特利尔的统计所,这一机构发布的《2006全球教育摘要》报告了全球100多个国家高等教育中“流动学生”的状况。教科文组织对“流动学生”的定义是:“在一个外国学习且没有取得该国永久居留身份的学生”。这份报告显示:作为全球最大的留学生输出国,中国留学生的去向大都集中在美国、日本和英国。这一趋势极大地改变了全球留学生来源的分布状况。1999年,东亚与西欧的留…  相似文献   

9.
通过考察1928年济南惨案后的报刊文章,可以发现当时中国舆论界对日本军阀政府与日本人民之关系的辨析,已由寄望于日本人民及在野党遏制军阀政府转向强调日本民众和军阀政府的一致性。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中国报刊舆论对日认识的发展过程,对展现这一事件的诸多面相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0.
中国留学生运动对中国近代科技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我国从1872年清朝同治年间开始派遣留学生,一百年来始终没有间断。当时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下,选派了一批批优秀的人出国留学,学成回国后促成建立了中国近代科学技术体系。最近,笔者采访了三百位中科院院士,其中227位院士出国留学获得学位。如今,早年留学生在我国的教育、科技和经济等许多领域仍然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留学生引进科学思想的渐进过程 新中国成立之前,由于国内  相似文献   

11.
通过考察1928年济南惨案后的报刊文章,可以发现当时中国舆论界对日本军阀政府与日本人民之关系的辨析,已由寄望于日本人民及在野党遏制军阀政府转向强调日本民众和军阀政府的一致性。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中国报刊舆论对日认识的发展过程,对展现这一事件的诸多面相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2.
加州州立大学洛杉矾分校工程技术学院宣布1999年至2000年杰出学生为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庄文彬。加州州立大学洛杉矾分校特为此发布新闻消息。消息称,庄文彬以杰出的学术成绩、领导和服务能力,被评为该校工程技术学院的杰出学生。庄文彬将在该校2000年工程周和每年一度的荣誉大会上获颁荣誉证书。庄文彬是来自中国大陆的留学生,曾获得澳门大学艺术学位。目前他在该校民用工程系统攻读,还是该校辅导员,帮助学生举办讲座。庄文彬是美国民用工程师协会会员,自1997年起被评为优秀学生,上了校长榜,还获得过多项奖学金。中国…  相似文献   

13.
本文反驳了否定"科举学位说"的观点,认为中国的科名与西方学位不仅形似而且神似.中国近代曾采用科举学位体系,清末的科举学位体系已具备了现代学位的所有特征,当时不仅西方人和中国人将科举名位看成是一种学位,而且连在中国引进西方学位制度中起过重要作用的日本也将科名认定为学位.科名的学位性质毋庸置疑,"科举学位说"可以确立.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初,作为教育部选派的国家公费留学生的朱鸿民就读于日本东北大学.27岁的他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并顺利地就职于该大学.  相似文献   

15.
刘红云 《文教资料》2009,(10):86-88
清末民初的留日运动是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留学运动,然而却出现了留学史上的一种奇特现象--留日学生集体归国事件时有发生,达13次之多.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反对日本社会对留学生的限制和歧视,中国近代留日运动在战败中开端,留学生感受最深的自然是战败国的屈辱;然而日本朝野对留学生的歧视和限制却无处不在,强烈地刺激了留日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二是革命反清,追求民主共和.革命排满成为东渡日本的主要目的.留日学生成为当时中国革命活动中最活跃的一个群体.三是抗议日本侵略中国的暴行.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中国成为日本首要的侵略目标,促使了留日学生强烈的民族意识的形成,激起了他们投入到抗日救国运动中去.  相似文献   

16.
1895年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以甲午战争为界,中国人前后的日本观变化很大,之前对日本充满轻视,之后则是主张学习日本,这一思想的变迁轨迹也反映在近代报刊中,《申报》作为当时影响力巨大的近代报刊,发表大量有关日本的社论,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人日本观的变迁。  相似文献   

17.
《留学生》2007,(2)
五代留学生的留学比例"留学生"这个词,在中国已经很熟悉了。但实际上,"留学生"这个名词,最早还不是中国人发明的,不是指中国人到国外学习,而是指这个外国人到中国读书。发明这个词的,是中国盛唐时期日本的遣唐使。当时,有不少学生随着遣唐使来,随着遣唐使回,当时叫海学生。有的学生留下来较长时间在中国学习,这类学生日本人叫留学生。留学生这个词,实  相似文献   

18.
一位在英国某著名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与一日本留学生合租了套平房。这位日本留学生和很多外国人一样钟爱中国美食。一开始,日本留学生就向中国留学生讨教美食烹饪方法,常常鼓动中国留学生下厨弄两盘小菜吃。中国留学生只好答应给他做炒面。此后,日本留学生多次哀求中国留学生再下厨房,中国留学生都没答应,一来没时间,二来担心把厨房弄脏,不好跟房东交代。一天晚上,中国留学生正在卧室里看书,忽然闻到一股浓重的焦糊味,开门一看,浓烟滚滚中,日本留学生正在厨房中自己动手炒面条呢。这时,“呜呜”的警报声接二连三响起,油烟惊动了…  相似文献   

19.
前不久,世界各地不少报纸均在显著位置刊登了一则骇人听闻的消息:美国艾奥瓦大学一名中国留美博士生因论文未被提名参加评选该校优秀学位论文而开枪打死四人打伤二人后自杀。这名留学生就是从国内一所著名大学去的××,而被枪杀的一名中国留学生就是他的竞争对手,原中国科大85级地球与空间科学系的学生单林华,被枪杀的另外三名  相似文献   

20.
对鲁迅先生散文名篇《藤野先生》中“‘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一语的解释,人教社初中语文的各个版本都有各自的表述,现摘抄三则如下:1、指当时新到日本,先在东京弘文书院速成班学习日语的中国留学生。当时还是清朝,称“清国留学生”。(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四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六册,1995年4月第1版)2、指当时新到日本,先在东京弘文书院速成班学习日语的中国留学生。当时还是清朝,称“清国留学生”。(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六册,2002年12月第1版)3、指清末到日本留学,先在东京弘文书院速成班学习日语的中国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