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已是必然趋势,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成为高等教育中的重要课题。通过对研究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深层次剖析,总结吸收国内外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经验,结合行业和研究型高校发展特点,构建高校创新创业质量管理体系模型。进而在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体系、教育支持体系、教育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从社会层面、学校层面、学生层面、教师层面提出培养和评价的各项指标,建立可不断反馈、持续质量改进的运行机制,从而保证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水平和教育成效。  相似文献   

2.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一直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创新创业教育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校的就业水平和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本文针对黑龙江高校创业教育现状的分析,研究如何发展当前黑龙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为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创业人才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3.
以河北省首批创业教育示范学校近三届高校毕业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抽样调研和实地考察。调研内容包括毕业生创业意识状态分析、创业准备意识分析、创业能力状态分析、对高校创业教育的认识与评价分析。调查发现,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已经走过扫盲期,进入发展期。高校创业教育理念仍亟待提高,创业教育应纳入专业培养体系,与专业培养目标相结合,是高校创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对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的认识,应上升到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层面,需要全社会共同推动和支持。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1998—2019年CSSCI数据库中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领域的文献为数据样本,利用CiteSpace软件制作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知识图谱,以期反映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与路径。研究发现: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领域发文数量波动增长,研究主要围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协同创新与创业教育、创业型大学的发展、“互联网+”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教育等五大方面展开。基于此,文章提出今后可以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其他学科领域相结合来拓宽研究视角;在研究内容方面可以重点关注大学生创业意愿与过程的调查与研究以及如何有效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等方面;在研究方法上可以采用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式。  相似文献   

5.
在声势浩大的创业教育政策呼吁与实践热潮下,高校创业教育实效性应引起重视。为此建立了创业教育实效性评价模型,从创业教育实施过程与创业能力两个维度构建了创业教育实效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对高校创业教育实效性进行了评价,样本涵盖了不同类别的高校以及教育部创业教育试点高校。数据收集与处理的结果显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实际效果不好,问题比较突出。在分析影响高校创业教育实效性因素的基础上,从加强学校、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协同效应的角度,提出了提升高校创业教育实效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学校综合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发展既涵盖学校内部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的统筹、协调,还囊括高校间、校企间、校地间的协调与配合。地理位置、资源条件的差异,导致高校间创新创业教育存在明显差别。近年,随着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高校内部学院、学科、专业间也表现明显差距。基于上述问题,以东北农业大学人文社科专业为例,以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竞赛为载体,分析人文社科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以大学生社科创新创业实验室为平台研究实验室创新创业育人模式与实践路径。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载体、平台建设,提升创新创业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社会就业压力也不断增加.通过创业教育来解决高职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本文就高职院校如何加强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支持学生自主创业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8.
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在实践上更好的发挥效用,通过创业教育实践与相关文献整理,首先概述了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与现状,然后从理论探讨创业本身的特性及其与创业教育的关系,进而对我国现行高校创业教育进行反思分析,发现多数高校以创业率评价创业教育成效背离创业的规律;部分高校营造全校性创业氛围可能影响学校的均衡发展;大部分高校脱离社会与市场,仅依靠自身力量开展创业教育,实践效果有限.对此,建议高校推行创业教育从战略上重视创业的特性与规律,培养学生创业素质,从策略上一方面要有针对性的利用校内资源,另一方面重视并加大对学校外部市场资源与社会资源的利用.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创业是一种实现充分就业的新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面创新.广西由于各种特殊原因而存在着大学生缺乏创业素质、创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学校创业教育支持环境不理想、社会创业教育支持环境还未成熟这四个方面的问题.因此,要改善高校创业教育的支持环境,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创业素质,建立完整的课程体系,加强创业师资培训,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10.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业在我国当今社会的发展中占据着主要位置,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已经得以形成并较为完善,创新性也伴随高校创业教育前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前瞻性是学生在新时代适应社会发展潮流的主导因素,在高校创业教育中应深刻重视。文章结合我国创新创业教育以及国外创新创业教育的特点进行研究论述,将其前瞻性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与主要途径进行论述,为有效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从人力资源管理(HRM)视角分析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表现及危害,在前人关于职业倦怠研究基础上,建立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模型假设影响职业倦怠的因素有11个。以广东省高校辅导员为调查样本,对模型进行数据统计和实证检验,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支持提出的理论模型和研究的假设。在此基础上,根据潜在变量路径系数提取出影响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关键因素,分别是高强度工作、学生对辅导员的不尊重程度、学校对思政教育的不重视、缺乏社会地位,冀望对以后研究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方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在"双创"背景下,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在理念、机制、教师素质、课程、社会支持体系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抓住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大好时机,以文化建设为引领全力打造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新机制,缓解社会对创新创业人才需求日益高涨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的矛盾。  相似文献   

13.
当前,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释义存在多种误区与分歧,需要对其进行历史考察和语义分析,以明晰其来龙去脉,厘清应有之义。在中国大陆,创新创业教育经历了引入、探索、发展和创新等四个阶段,至今,它已经成为创新驱动高校发展、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素养的一种自觉性行为和教育范式。从语义分析来看,创新创业教育在构词结构、哲学维度、价值维度分别表现出创新力与创造力、知与行、个体与社会的系统结合。创新创业教育概念可以在实际中精确化为三个基本问题,即明确"全覆盖""分层次""差异化"相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主体;采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高校主体"与"政府驱动、企业参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教育方式;构建多种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传授"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14.
高校创业教育评价的类型与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效开展评价研究和评价实践对于推动高校创业教育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规划工具、监测工具和影响力评估工具的高校创业教育评价,存在宏观政策与发展现状评价、过程评价以及影响力评价三种评价类型。我国在开展评价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高校创业教育目标的多样性、实施过程的多层次性、评价主体的多元性以及创业教育的时滞效应等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改革,全国各大高校不断扩招,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完成人才培养,实施创新,创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已经成为必然,而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科学的评价也成为一种需求,建立起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导向,质量标准,评价方式.同时,分析高校研究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人才流动等问题,如何促进研究生的社会就业机会.本文基于推拉理论的视角分析影响研究生进入社会就业的推力和拉力的因素,从而进一步的结合我国研究生进入社会就业的现象,提出了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评价机制协同推拉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水平与质量.  相似文献   

16.
《实验技术与管理》2020,(2):282-287
学生创新灵感实验室是美国教学型大学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最为重要的依托平台之一。以加州州立波莫那理工大学作为个案,描述、分析学生创新灵感实验室建设模式,了解其优势与不足,对于我国高校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实效性具有较好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实效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针对我国当前教育现状,加强创业创新教育已成为高职院校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创新人才、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基于多年来对高校创业创新教育的调查和研究,高职院校创业创新教育开展得好坏对大学生自主创业影响很大,良好的社会创业创新氛围、政府帮扶机制的建立,学校领导重视,构建复式、实践课程体系和筹资体系,搭建校内外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创业创新教育,与学生所学专业有机结合,才是提高职业院校创业创新教育实效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校地合作"模式,有利于厘清学校与地方政府、学校与社会的关系,为学校的发展赢得更大的空间。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地方和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认识不到位;创新创业教育顶层设计要求不高,课程体系建设不系统、制度设计不健全;创新创业师资力量保障不足;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应将人才培养和地方人才需求进行有机结合,开设与地方社会经济结合紧密的课程,设置高校与地方融合的创业性课程,设置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结合紧密的选修课程,培养大学生兴趣和特长;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角度,打造特色专业,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构建基于"校地合作"的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构建基于"校地合作"的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等。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非常需要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同时,创新创业是当今社会发展进步的源泉,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本内容。高校要在学校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的基础上,不断推动高校双创课程改革和发展,革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改革考试评价方式,提升大学生双创课程的实用性,加强学生对双创活动的参加,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其创业就业能力。本文在对我国高校大学生双创课程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如何提升大学生双创课程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社会创业教育"既是高校创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转型时期高校创业教育转型的方向。"社会创业教育"因其社会性与创业性,故不同于高校一般意义上的"商业创业教育",其在课程设置、培养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与商业创业教育有很大差别。高校在"社会创业教育"实践中形成三种实施模式:学校统筹模式、商学院聚焦模式和专业融合模式,基于这样的发展模式,我国高校实施"社会创业教育"必须明确其定位,在师资、学科建设、课程体系、支持服务系统上进行探索和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